这些人工智能大机会,源于对日本经济的典型误解

麦格里团队新推出了一期关于日本债务的报告,这份报告有着不同的立足点,为“失败典型”日本经济洗冤。它认为,核心通胀是根本起不来的,日本作为最早发明量化宽松的国家,也最早意识到问题所在。这种现象,过去仅仅是局限于日本,但是未来,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因此,反倒是日本更早地意识到现在这一套工业化体系早已有些过时,所以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走在了世界的顶端。

欢迎收听中环脱水研报。这一期节目,我们也还是来讲讲“亮瞎我的眼”系列的最新的一期——日本的债务。这个话题,其实讨论的人和相关方也特别多,此次之所以来介绍这个报告主要是因为这个报告的立足点有所不同。

过去主要的,尤其是国内的券商,提到日本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警钟长鸣的例子,或者是作为一个非常反面的例子——也就是日本的失败。当然这个报告并不是说日本成功,而是通过日本目前的一个发展轨迹,推出麦格理团队一直以来所保持的结论——核心通胀是根本就起不来的,而日本作为最早发明量化宽松的国家,最早意识到问题所在,它用非常激进的资产购买政策——央行可以买政府债券、公司的债券、公司的股票,即便这样也带不起来日本整体的通胀。

这种现象,过去仅仅是局限于日本自身,但是未来,从麦格里团队的结论来说,是会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在这边,反倒是日本更早地面对了这个现实,意识到现在这一套工业化体系早已有些过时,或者说旧时的工厂依赖于劳动的产出、资本的支出这么一个模式,已经不再奏效,因此日本也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走在了世界的顶端。在这个方面,其实日本是进步的,并不是完全是因为自身的经济危机还是人口危机,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因此这个报告的立足点和它的论据都比较有意思,供大家来一起分享,比较有味道。

日本央行:最浮肿的资产负债表

当然,本文的一个主旨还是在说日本的债务。从1980年一直到2016年,日本的国家债务占整体GDP,这个债务包括国债、企业债、居民的负债以及金融公司的债务,加在一起从1980年的250%已经上升到了530%,也就是GDP的5倍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话题,因为日本不单单是有着巨额的债务负担,也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老龄化现象,而且日本也并不非常鼓励移民,从文化上比较单一——大和民族无论是在吸引外来劳工方面,还是在自身的文化方面都是比较排他的。因此对日本来说,能否支撑住债务负担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日本是最早将债务货币化的一个国家,也就是说它是最早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之前也讲到了,日本人早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因此从90年代末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债的主要的持有者还是日本国民,也就是说自己持有自己的债,这个极大地降低了日本国债的波动性以及整体的脆弱程度。当然,这种非常极端的货币政策也有它的代价,也就是说央行成了日本国债的大庄家——目前持有整体市场存货的45%,5年前它只有10%的存货,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更夸张的是日本央行持有所有日本ETF总量的60%,已经超过公司债的15%。如果看央行的总资产占到GDP的总量,做一个全球的对比,日本占到它GDP的93%;欧洲只有40%;美国只有23%。可见在发达国家当中,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浮肿最严重的。

日本经济免遭通缩的要义:极端量宽和研发

这篇报告也从来没有美化日本泡沫崩裂的事实,相反它也强调,其实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崩盘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举个例子,日本的国民整体的损失,根据现在的统计达到了5万亿美金,如果跟当时的GDP相比,几乎是100%的GDP了,也就是一年GDP全都赔在里面了。08年的金融危机占到美国的损失只有(GDP的)1/3,也就是说,实际上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从比较的角度来说,是3倍于08年的金融海啸对于美国国民整体的影响。

同时,日本的国力也衰弱了非常多。在80年代末期,日本占到整体全球出口的10%,目前它的比重只有3.8%;相比德国当时是10-11%,到目前仍有8%的占有率,日本的萎缩非常明显。但是,这里也强调了因为它采取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货币政策,从GDP也好,还是人均所得也好,还基本维持和当时差不多的水平,也就是说没有出现大幅度通缩,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进入恶性循环,也是有赖于对货币政策的觉悟。

当然仅仅把此归功于货币政策,显得有些偏颇。这边也谈到了,日本企业还维持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比较ok的竞争力。同时,劳动生产力在整体的西方国家当中是名列前茅的,比如说从90年到17年间,劳动生产力的复合增长率是2.1%;美国只有1.8%;德国1.6%;英国只有1.4%。这个比例说明日本相对来说,还是维持着其劳动或者说劳工的比较高的生产力的增加,这有赖于日本的企业非常重视研发,整体占到全球研发的比重也是非常高的,同时占到自己GDP的比重也有4%左右,也是非常高的一个水平。

从日本企业的角度,它的经营负债比息税前利润的水平,目前还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就2.8倍,历史平均这个数字达到了4倍。只有在1960年和1970年早期,日本的企业是更加低的杠杆率,也就说明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公司的债务情况还是有非常长足的改善。

日本:并非纯资本主义国家

写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会感觉这个报告的观点都似曾相识,那么,后面的一些结论就比较有意思,或者说更有突破性。它说日本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纯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可以概括为国家控股的,或者说国家资本主义或者是政府控制的资本主义体制。尤其是在1950年到1960年间,当时的计划经济成分是非常非常重。日本的MITI(经济产业省)对于公司业务的窗口指导非常频繁,管理也非常之严格。这种模型因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也被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台湾省以及中国效仿。

这里也必须要提到中国,中国跟日本像的东西还是挺多的——每个国民的储蓄率非常高;有一个比较高的经常项目的盈余;国债的持有主要还是国内的机构,两个国家都是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但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1985年广场协议时期的日本不同,对于资本项目都有非常严格的管控。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很多的企业,或者是政府部门的独立性或者说自行决定意志的能力反而强于日本。我也看过很多的报告和书籍,但是这样的言论我也是闻所未闻,也是比较开眼界的一种思路。

结论:日元升值压力高,不推荐买入日股

最后的结论也非常惊世骇俗。它认为首先日本整体从货币政策来说,它是有着从麦格理的角度非常正确的三观——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未来不会有通胀。美联储认为要缩表也好,还是欧央行认为要减少资产购买也好,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三观,但是日本非常正确、看得很准,这是结论一

结论二就是日本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自动化方面在全世界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也是更加准备好拥抱未来,也就是说对于未来老龄化的预判早已经做了充分准备——通过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研究来达成。第三点其实是比较头疼的,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它的竞争力其实是增强的,也就意味着日元其实是有更大的升值压力。除非出现直升机撒钱的现象,日本人要实现CPI超过2%,从麦格理团队角度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从资产类别也好,还是从资源配置也好,如果要买日本股票的朋友可能要注意了,日元升值的压力持续地存在,以及日本目前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并不能构成购买日本股票的动因,因为日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是,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包括发那科(FANUC)、三菱、任天堂等公司,对于未来产业布局是有非常独到的布局,因此他们也推荐这些比较独特的日本股票,但是他们并不推荐购买日本股票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类别。

从结论上来说,这个报告还是因袭了麦格理之前的论断。通过日本这个例子,得到的结论也是非常发人深省或者说值得我们去思考一番,那么中国未来是不是会跟日本比较相近的,我相信在未来的节目中我们也会做更多的比较和研究。今天就说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

更多香港市场见识加入邹凌老师的见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