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投资24小时》—
一把“双刃剑”:理性分析进出口铁矿石因素 | 铁矿石·进出口
本期时长11分28秒
▲ 全年订阅 加入专属交流群(进群方式见文末)
* 以下文字为内容梗概,详细课程请点击收听上方音频课程 ↑
内容梗概
大家好,今天在进出口篇里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铁矿的部分。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铁矿石进出口总量的变化;第二是政策有哪些更迭;第三是怎么来算进口铁矿石的人民币价格。
一、铁矿进出口总量变化
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且我国国内铁矿石品位较低、生产成本高,故需要从澳洲巴西等国大量进口铁矿石。
1、进出口总量分析
首先看第一部分进出口总量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钢大国,但是铁矿石分布品位非常低,不是很集中,并且生产成本很高。所以我们每年从澳洲和巴西要进口大量铁矿石,因此理所当然成为了全球进口第一大国。
图一:进出口总量变化
我们国家的进口铁矿石的量基本占到全球铁矿石产量的一半,而出口几乎就可以忽略了。截止2017年10月份,我国进口的铁矿石达到接近9亿吨的水平,大概是8.96亿吨。而出口仅有417万吨,所以出口基本上不用去关注的。
图二:进口、国产矿贡献度示意图
2、进口矿贡献度:一把双刃剑
这里我们给出的这个图(见上图一)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几年的进口量是直线上升,最高的时候全年进口量突破10亿吨。第二张图(见上图二)看到的是进口矿的贡献度,意思就是生产一吨生铁,用了多少进口矿,图中也是非常明显的看到2010年开始,整个贡献度越来越高的。
到了近几年,我们使用外矿比例可以达到80~90%,也就是一吨生铁中可能只有不到10%的量使用国产矿,剩下全部来自进口矿,所以我们对于进口矿的依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在谈判价格的时候有一定话语权,很多的钢厂这几年也不会把原料库存压的太低。有时候有人提到说,为什么国家不通过一些政策去打压进口铁矿石价格呢?其实也不好打压,毕竟我们是最大的需求方。
下面来看一下影响进口量有哪些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需求端,也就是国内的生铁产量、钢材的利润怎么样,决定它的产量大小,这是影响进口量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有一点规模的钢厂都会跟矿山签订长协,剩下的可能有一部分进行现货采购,各个钢厂的比例不一样,钢厂也会根据明年自己的生产计划来确定采购比例,这是从长周期来说。
短周期会有一些波动的因素,比如进口的利润,是在港口买现货合算,还是买美元或买普氏指数定价的货更加合算呢?这有时候就会影响本周期进口的变化。当然几大矿山发货量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每年它会按照它一个季度的计划来,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动。
3、国产矿的产量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就是国产矿的产量,影响因素比较小,也就是说某些阶段如果国产矿的成本比较低,用国产矿更加合算,钢厂可能会比较偏好,那进口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进口量影响因素:1、需求端,国内钢材利润及生铁产量;2、进口利润,即港口现货干基含税价-普氏人民币干基含税价;3、国产矿产量,但影响较小。
总体来看,国产矿影响因素就比较小。从进口铁矿石当月值的变化上可以看到,进口铁矿石有着明显季节性的变化。一般每年的最低点会发生在2月份,也就是一季度是进口铁矿石的量比较少的一个季度。
由于我们国家整个生产是在一季度,因为春节的因素会影响,主要也跟澳大利亚那边发货的季节性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像一季度,那边雨季、台风天气会比较多,所以会影响海运的量,所以一季度的量会比较低。
高点都在9月份,这也是除了季节性的因素、国内的需求之外,跟他们每年下半年7月份开始作为新的财年度,整个天气也比较好。今年的计划定的会相对高一点,高点一般都会发生在9月份。这里就跟大家提一下国外的四大矿山,他们的财年是从每年的7月份开始,所以7、8、9三个月份相对于他们是第一个季度。
二、铁矿石进口政策变化
第二部分来看一下进口铁矿石的政策变化。在2005年之前,国家对于资源类的产品都是实施进口鼓励政策,铁矿石也会享受免进口关税的优惠,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进口的消费。
随着后面几年长期价格上涨得非常快,也是为了防止铁矿石的价格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会侵蚀钢厂的生产利润。由宝钢代表与国外矿石商进行海外价格的谈判,谈判落定之后,国家开始对铁矿石进口市场进行严格的规范。
1、进口铁矿石政策条件
2005年的2月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了第九号的公告:自2005年3月1日起,对铁矿砂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与之配套的《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草案)》也在北京正式获得通过。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商会提出,要求钢铁企业上一年粗钢产量在200万吨(含)以上(生产特殊钢产品企业可适当放宽);流通企业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上一年铁矿石进口数量在30万吨(含)以上,或2005年1-2月进口数量在10万吨(含)以上(以海关统计数字为准),这使市场上500多家进口企业一下子被缩减到118家。所以2005年对于铁矿石的进口其实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控制。
这里就稍微提一句,也就是大家了解到为什么铁矿石的贸易市场跟钢材完全不同,铁矿石为什么可以形成寡头垄断这样的市场?是因为它对整个流通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它的资金量占用也比较大,所以不是一个家庭作坊或者几个人开个小公司就可以有直接进口资质的。
2010年,根据《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等新规定,要求2009年进口量在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共105家,其中钢铁生产企业65家、贸易商40家。
而到2011年以后,铁矿石长协定价制度出现了崩塌,国内由于进口资质限制,依旧呈现供应垄断的格局。而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铁矿石依旧处于价格高位,国内钢铁企业呈现大面积的亏损。
2、网上申领铁矿石自动许可证
故2013年6月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铁矿石和氧化铝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的通知。内容显示,7月1日起,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只要具备进出口经营权就可以申领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没有其他审核标准限制。所以铁矿石进口资质真正全面放开就是在2013年的7月份。
3、铁矿石进口税率
- 关税
紧接着来看一下跟政策变化相关的铁矿石的进口税率,首先大家要明确的一点,铁矿石的进口是没有关税的,只有出口10%的税率。
- 增值税
同时有17%的增值税,而增值税有一个政策是从2009年1月1日起,金属矿采选产品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由13%恢复到17%。也就是2009年之前进口铁矿石的增值税是13%,2009年之后是17%,和其他商品是一样的。
三、如何计算铁矿石进口价格
普氏人民币干基含税价=(普氏指数*1.17*美元兑人民币汇卖价*0.92+30)/0.92
1、干基与湿基比较
最后一个部分来看一下如何计算铁矿石的进口价格。可能大家整体上也都比较了解,简单的把它的组成跟大家介绍一下。首先介绍一个名词干基,干基的意思就是不含水分,进口的铁矿石没有那么多水分,因为水分比较重。跟它对应的就是湿基,一般在港口现货露天堆放的铁矿石都是含水分的,湿基价格自然比干基价格要低一点。
这里面的水分近几年来有一些变化,可能不同的货要不同的去算。通常会给8%的行业标准,大家如果简单的算8%就可以了。如果普氏指数的价格在60美金,这时候首先要乘以它的税率,进口是有增值税的。
2、干基含税价公式
首先是60美金乘以1.17,然后再乘美元兑人民币的汇卖价,乘以汇率,把它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这就跟港口现货只差干湿基的水分了,所以乘以0.92,就把8%的水分减掉,它就和港口现货价格能够对应起来。
但是进口铁矿石在进口到国内之后,在港口有一些费用,有30块钱的港杂费。如果粗略一点算,就直接算完了之后,后面直接加上30就行了。但是严谨一点,30块钱对应的是现货每吨30的港杂费。所以我们这里采用稍微严谨的方式,就是把它换算成跟港口对应的现货之后,再加上30块钱的费用,这时候是跟港口现货完全对应的价格了。
如果回到最开始的要求是算普氏人民币干基含税价,那要把水分再去掉,也就是再除以0.92,这样就得到普氏人民币干基含税下的公式。我在下面举了一个例子,大家也可以自己算一下。
好,今天进出口篇的铁矿石的部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以上是音频梗概,详细课程请收听上方音频内容 ↑
-END-
>>> 感谢您订阅本特辑,全年订阅用户加见闻小秘书微信(wscnPREMIUM)后发送用户名与订单截图,即可加入黑色系专属微信讨论群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