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写 | Uber创始人“被开”的真相:拒绝庞氏的股东“暴动”与本轮互联网风投的终结?

对于采用准庞氏模式扩张方式的Uber,股东们越来越不安并最终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从结果来看,股东选择改变Uber目前的模式。不过,Uber转向可能标志着本轮互联网风投热潮的“终结”。

Uber的创始人卡兰尼克因为一连串所谓“领导力”问题被迫回家休息,所谓原因主流媒体已经进行过诸多报道。然而,这却是媒体试图让公众相信一种说法而已。

小卡被迫离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股东的“暴动”。聪明的小卡在Uber创立之初就运用AB股结构(Class A是普通股,Class B每股投票权是普通股的数倍。如马云仅持有阿里7%的股份,但却拥有半数以上的投票权),让自己在疯狂融资之后,仍能够保持对Uber的绝对控制。

但对于Uber采用准庞氏模式的扩张方式,已经越来越让股东们不安并最终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采取相同模式的亚马逊已经开花结果,但Uber却已经完全进入了庞氏的轨道),摆在股东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继续填Uber的无底洞以期奇迹的发生或找机会出货;二、改变Uber目前的模式。

从目前的结果上来看,股东们显然是选择了后者。但问题是,从投票权上来看股东们根本没有权利这么做(但Uber的股东是全世界有权有势和有钱的投资者),于是就有了突然间出现的密集媒体曝光和对小卡领导力和自我管理的质疑。在小卡拒不接受下台提议的时候,却又巧合地发现自己的母亲因意外丧命。

或许,这一切都是巧合而已。但如果细看会发现,Uber必须改变,否则680亿美元的估值和此前投资者们的真金白银最后只有蒸发的命运。而Uber的转向或将标志着本轮互联网风投热潮的“终结”。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每日五到十篇,覆盖投资精英必读核心资讯。请付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