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轻税

将个人所得税视为调节贫富差距的税种,是一个常见误区?

本期节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杨志勇讲读《大国轻税》。

今年的“两会”,减税是热门话题,增值税税率档次要从三档并为两档,制造业增值税和交通运输业税负都要下调。个人所得税每个月3500元的免征额要上调,此外还要有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大国轻税》涉及公众关心的诸多税收热点问题,如海外购物的税收因素;企业是否面对“死亡税率”;个人所得税如何让人民满意;房地产税如何轻等。

  • 导致境内外商品价格差异不可忽略税收因素。如日本的消费税税率8%,这实际上是中国的增值税。而中国的消费税是特别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些消费品征税。如果消费者的税负减轻了,境外消费就可能回流吗?
  •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之后的余额课税,但哪些成本费用可以算,哪些不能算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各种收费、基金等隐性负担会吞噬投资回报率,此类广义税负如何进一步下调?
  • 将个人所得税视为调节贫富差距的税种,是一个常见误区?以年所得12万元作为所谓“高收入”的标准而课以重税,只不过说明中国人的整体收入水平还很低,这样反而会误伤正在成长的中等收入阶层?

在节目中,你还将听到:

  • 机器人课税的争议只是未来社会税收难题的一种表现。
  • 人工智能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选择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