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过去一个月可谓是搅动市场最大的力量。
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特朗普宣布退出的同时,美国财政部宣布在涉及到对伊朗制裁上,将启动90天和180天的“缓冲期”,其中能源部门“享受”180天的缓冲期。
随后,5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伊朗新一轮制裁。特朗普随后紧接着发声:“希望能够与伊朗达成更好的协议”。
特朗普一边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一边又称希望能与伊朗达成更好的协议,一边又在加大对伊制裁。
就在刚刚美国财政部又发布了最新伊朗制裁名单。
而朝鲜刚刚在5月24日销毁核试验场准备迎接“特金会”,特朗普当天就给金正恩去信称:“特金会”不开了。然后第二天特朗普又改口:会面还有可能举行。
与中国的磋商也不例外。
中美不到两周前刚刚在华盛顿就搁置贸易战达成框架协议,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美方宣布搁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但特朗普突然变卦,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有关清单将在6月15日公布。另外,对中国向美国的投资限制和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将于6月30日公布。(详见:环球网)
这一连串的出尔反尔仿佛已经成了特朗普的“既定模式”,然而其效果却不仅仅是表面上威逼利诱、争取更多筹码这么简单,其背后还有更加深刻的市场逻辑。
如果说对伊朗的反复折腾,正如伊朗油长所言:“特朗普就是想要更高的油价”(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伊新制裁后油价又快速走高),那在朝鲜和中国方面的反复折腾也是为了在市场中创造巨大的不确定性,让市场爆买美国最主要的“产品”。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每日五到十篇,覆盖投资精英必读核心资讯。请付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