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了金融危机的股市泡沫分析框架 | 诺奖书系0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160年股市泡沫分析框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针对美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繁荣景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那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是一种“非理性繁荣”。本系列节目,即主要围绕美国的股价史、房价史等的变迁和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

  • 1990—2000年股价的走势十分惊人,这肯定与该时期实际收益的不寻常表现有关。在1992—1997年的5年中,实际收益增长十分迅速,实际标准普尔综合收益翻了一番。实际收益连续5年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也属罕见。不过,1992年正值经济萧条末期,在萧条时期收益率只是暂时处于低谷。
  •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经济不景气和萧条之后,降至低谷的收益往往会出现类似的增长。事实上,当经济从1921年的极度萧条时期进入“飞速发展的20年代”时,实际收益在1921—1926年间增长了3倍以上。而在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三段时期之后的5年中,实际收益都翻了一番多。
  •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利率水平逐步提高,而市盈率水平则逐渐下降。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正如格林斯潘所言,利率下降而股价不断攀升。股票市场与10年期利率的这种关系被称为联邦储备模型(Fed model)。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利用联邦储备模型来判断市场水平的高低在专业人士中已经十分盛行。当人们看到利率水平降低时,就会想到股票的价格相对于其收益将有所上升。

在节目中,你还将听到:

  • 美国市盈率的历史变迁
  • 联邦储备模型事实上是相当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