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寒冬大风刮到ofo,做共享的公司是如何死于挤兑的?

面对需要退还的11亿元,戴威发出了“在痛苦和绝望中坚持着”的最后一搏。


ofo已经在徘徊在倒闭的边缘,另一巨头摩拜又传来剥离欧洲业务的消息。2017年下半年以来,小型共享单车公司接二连三倒闭、小蓝单车靠滴滴“起死回生”、摩拜“贱卖”给美团……共享单车正经历着流量和资本的双重寒冬。

摩拜欧洲业务估值为1亿美元,摩拜目前在欧洲6个国家拥有20万量单车。值得注意的是,摩拜自今年4月被美团收购以来,就进入了精细化运营的阶段,不仅缩减海外业务,在国内市场也停止投放新车。

共享单车行业的泡沫终于在2018年的尾声被赤裸裸地戳破,这个复制极容易的行业曾经在短期内吸引大量资本。或许从一开始,“烧钱大战”就是推倒这场倒闭潮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掀开共享单车行业的“伪共享”面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公共交通领域的私营重资产公司,这也就必然导致了“灯塔效应”和“公地悲剧”的轮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