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提前发行对社融和资金面有什么影响?

明明
中信明明表示,提前下发地方债务限额意味着一季度的供给规模将明显增加,但对社融的整体影响有限,虽然会导致财政存款增加,从而引起基础货币回笼,但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影响,两者的负相关性表现的并不明显。

报告要点

地方债的提前放量发行对社融的整体影响有限。而实体融资环境作为政策关注的指标之一,未来宽信用的政策仍有实施空间,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保持宽松予以配合,未来更多创新型的货币政策仍可能出台,此外也不排除在一季度出现降息的可能,受以上因素影响,未来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去年年初信贷基数较高,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企业长期投融资意愿不足,2019年一季度信贷同比增速难以大幅增长。近期公布的12月官方制造业PMI跌至49.4%,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CPI持续下降,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盈利能力弱,不断探底的M1同比增速也反映了用于应付日常经营的企业活期存款不足,侧面反映了企业的长期经营性投资不足。

受国家经济转型影响,地产和基建投资减弱,居民及企业对信贷融资依赖相应减少。从不同部门的信贷变化情况出发可以观察到,对于居民部门而言,长期信贷占居民部门信贷总额的比例则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为房地产受限的结果,购房需求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部门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从企业等非金融部门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到近年来短期信贷的占比有所提升,而长期信贷的占比下滑也较明显,表明企业等非金融部门当前更多地是需要短期资金来解决短期流动性的问题,而其长期投资意愿不足,则导致了长期信贷的占比不断下降。

社融中表外融资项目一季度后才出现下滑,在基数效应影响下,2019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同比增速将持续下降。2016年后,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为主的表外融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表外业务也存在着风险,2017年初以针对表外委外为主的严监管拉开序幕,去年年末以来,针对表外融资的文件接连出台,表外融资规模在一季度后开始显现出下行趋势,且目前来看,表外融资下行的走势未见改变,预计2019年一季度这一趋势仍难扭转,考虑到去年基数较大的因素,今年一季度社融中的表外融资增速仍将持续下行。

地方债发行缴款导致财政存款增加,从而引起基础货币回笼,但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影响,两者的负相关性表现的并不明显。以地方债发行规模和储备货币进行比较,其负相关性不是那么明显。由于储备货币余额还受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2016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和力度都大有改变,且通过MLF释放流动性达到万亿级别,所以自然储备货币与地方债发行规模的负相关性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

正文

地方政府债自2015年来发行规模不断增大,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去年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对贷款、企业债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为了将这一接替效应反映到社会融资规模中,去年9月央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正式纳入社融统计口径。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较大幅度增加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会议中也提及将提前下发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那么地方债的提前供给将对社融增速产生怎样的影响?去年8月份的地方债放量发行与资金利率的上行有一定的关联,未来这一情景是否会重新上演?我们将在下文进行探讨。

地方债提前发行是否会引起社融明显反弹?

地方政府债债务限额提前下达,2019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将有所增加。地方政府债限额一般在两会上公布,因此地方债一般在二三季度发行规模较大,一四季度发行较清淡。近3年来,一、四季度地方债月均发行规模为6073亿元,二、三季度月均发行规模则达到10238亿元。据全国人大网报道,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此次提前下发地方债务限额意味着一季度的供给规模将明显增加。

去年年初信贷基数较高,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企业长期投融资意愿不足,2019年一季度信贷同比增速难以大幅增长。一般在早放贷早受益的原则下,大部分商业银行有动力在年初投放贷款,因此往往年初的信贷增量较高。明年信贷虽能对社融起到一定的支撑,但需求动力不不值得关注。近期公布的12月官方制造业PMI跌至49.4%,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CPI持续下降,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盈利能力弱,不断探底的M1同比增速也反映了用于应付日常经营的企业活期存款不足,侧面反映了企业的长期经营性投资不足。此外信贷中,票据融资占比仍较大,一方面体现了银行风险偏好降低增加票据类短期融资,另外也反应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意愿不足。

受国家经济转型影响,地产和基建投资减弱,居民及企业对信贷融资依赖相应减少。从不同部门的信贷变化情况出发可以观察到,对于居民部门而言,其短期信贷占居民部门信贷总额的比例有所上升,而其中长期信贷占居民部门信贷总额的比例则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对消费的需求,消费贷的产生则进一步推升了这种需求并且导致短期信贷占比的上升。而居民部门中长期信贷占比的下降则考虑为房地产受限的结果,购房需求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部门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而房地产贷款的数额普遍较大,因此降低了中长期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占比。从企业等非金融部门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到近年来短期信贷的占比有所提升,而长期信贷的占比下滑也较明显,表明企业等非金融部门当前更多地是需要短期资金来解决短期流动性的问题,而其长期投资意愿不足,则导致了长期信贷的占比不断下降。

社融中表外融资项目一季度后才出现下滑,在基数效应影响下,2019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同比增速将持续下降。2016年后,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为主的表外融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委托贷款2015年全年约从9.7万亿元增长到了约11万亿元,信托贷款约从5.4万亿元增长到5.6万亿元。但表外业务也存在着风险,且其风险表现形式较表内业务更为分散、隐蔽性更强。表外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涉及的流程多、部门广,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2017年初以针对表外委外为主的严监管拉开序幕,但是实质性的政策并未出台市场并未产生悲观预期因此表外融资维持了前期的增长惯性,但增速有所缩窄。去年年末以来,针对表外融资的文件接连出台,《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对银信合作、委托贷款及票据贴现业务进行规范。但表外融资规模在一季度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一季度后才开始显现出下行趋势,且目前来看,表外融资下行的走势未见改变,预计2019年一季度这一趋势仍难扭转,考虑到去年基数较大的因素,今年一季度社融中的表外融资增速仍将持续下行。

社融中信贷及表外融资占比较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占比不足5%其对社融的拉动效果有限。社融分项数据中占比最大的是人民币贷款项,近年来大约维持在67%左右,其次为表外融资项,在监管的引导下表外融资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占有12%左右的比重。而新纳入社融统计口径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仅占不足5%,占比较小。

鉴于数据可得性,我们把2016年严监管前阶段作为乐观情景,2018年至今作为严监管中阶段作为悲观情景,以两个阶段的环比增速均值作为中性情景进行预测。假设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速保持乐观,表外融资收缩幅度下降,其他融资也处于乐观情景,且假设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达到二四季度均值,经测算新老口径下一季度社融同比增速分别为9.5%和8.5%。这意味着即使在较为乐观的情景下,地方债的提前发行仍难以扭转社融增速下滑的走势。

对资金面的冲击?

地方债发行缴款导致财政存款增加,从而引起基础货币回笼,但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影响,两者的负相关性表现的并不明显。银行认购地方债时,货币当局负债端下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下降,政府存款上升,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下降。非银金融机构认购地方债时,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体系的存款下降,从而货币当局负债端下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下降,政府存款上升。以地方债发行规模和储备货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负相关性不是那么明显。由于储备货币余额还受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2016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和力度都大有改变,且通过MLF释放流动性达到万亿级别,所以自然储备货币与地方债发行规模的负相关性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

去年三季度随着地方债发行量加大,资金面出现收敛资金利率有所上行。去年年初以来在央行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利率整体下行,但8月中旬后随着地方债的放量发行,货币市场利率从2016年以来低位反弹,前期十分充裕的流动性有所收敛。11月之后,地方债发行节奏放慢,资金利率也随之下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的资金利率已经低于政策利率超出央行合意区间,因此央行在此期间也曾多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整体而言,资金利率波动可控未出现大幅的波动,且资金利率处于央行的合意区间。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地方政府债放量发行的情形,央行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降息降准的方式加以应对,未来随着地方债的发行量增加,降息仍可期。2015年也曾出现过地方政府债放量发行的情形,但央行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2015年3月初,关于地方政府债巨量供应的预期逐渐发酵,央行随后释放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连续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bp以及引导7天回购利率开盘价格的方式抵御恐慌情绪。2015年6月初第二批5000亿至1万亿的地方置换债冲击再起,6月25至27日,央行先后通过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并下调利率,超额续作MLF并下调利率,以及降息降准的方式加以应对。2019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量的增加也将增大央行降准的概率。

整体而言,考虑到去年的基数效应以及地方债在社融中占比较小等因素,地方债的提前放量发行对社融的整体影响有限。而实体融资环境作为政策关注的指标之一,未来宽信用的政策仍有实施空间,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保持宽松予以配合,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央行除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对冲地方政府债放量发行的影响外,也会采取降息降准等措施,因此未来更多创新型的货币政策仍可能出台,此外也不排除在一季度出现降息的可能,受以上因素影响,未来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本文作者:明明,来源:明晰笔谈,华尔街见闻对文章内容有所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