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丘吉尔到G20:元首会谈的诱惑与离合 | 峰会外交01

峰会是一种外交手段,是在最高领导人之间开展的国家间对话。对这些峰会展开分析为研究20世纪国际关系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纪里,我们看到的要么是全面战争,要么是积极备战。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本书作者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戴维·雷诺兹。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说起“峰会”,其实它的背后还牵扯出了许多历史脉络、政治根源和经济博弈,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

  •  “Summit”(峰会)这个词由温斯顿·丘吉尔首创。在冷战时期的黑暗日子里,1950年2月14日,丘吉尔在爱丁堡的讲话里呼吁“在最高领导层面上与苏联再进行一次会谈”,并且补充说:“峰会外交不会让形势变得更糟。”是什么原因促使丘吉尔将“summit”一词引入外交领域尚不清楚,但这个词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期攀登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活动而不断地出现在英国的报刊上。
  • 峰会是一种外交手段,是在最高领导人之间开展的国家间对话。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纪里,我们看到的要么是全面战争,要么是积极备战。在这个世纪里,1914—1918年间血战的阴影挥之不去,人们生活在空袭的阴霾之下,因此开始尽力思考如何避免战争。慕尼黑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是绥靖政策在外交方面的延续,人们在之前往往把这一政策看成为实现和平而做出的牺牲和忍辱负重。
  • 历史上的几场大型峰会都被人肤浅地理解——有些会被看成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然而还是有不少新东西值得一提。比如,慕尼黑会议如今已被视同凄惨卑微的投降,但是认真梳理过1938年张伯伦和希特勒之间的三次会晤之后,你就会发现局势其实更加错综复杂,会议的主动权在英德两国之间反复易手。战争没有在1938年爆发并非因为张伯伦,而是因为希特勒在峰会的压力下丧失了开战的勇气。
  • 有一种峰会可以被称为成效性峰会 ,其综合了个人峰会和全方位峰会的各个元素,但除此之外,峰会本身其实也是一系列会议之中的组成部分,双方的最高领导人和他们手下的各方面专家纷纷登台亮相。1972年的莫斯科峰会开启了这一模式,不过没有大获成功——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尼克松和基辛格两人偷偷摸摸、尔虞我诈的做法。相比之下,1985年的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则要归功于罕见但至关重要的合作关系——双方领导人之间的融洽关系和他们的顾问之间的团队协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