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正在逼近!英伟达在GPU市场的宝座受到威胁

AMD发布了全球首款7纳米Radeon VII游戏GPU。有评论称:“如果光线追踪技术不成功,AMD又继续推进芯片设计,未来几年英伟达可能会变得艰难。”

在AMD发布了Radeon VII游戏GPU之后,对手英伟达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似乎很不屑:“性能很差,没什么新东西。没有光线追踪、没有人工智能。它只是7纳米的HBM内存,几乎赶不上英伟达RTX 2080。”

黄仁勋的话一部分是对的,但也有一部分错了。

根据CES展会上的信息,AMD的Radeon VII GPU实际上在若干视频编辑和3D动画任务中都击败了英伟达的RTX 2080。在射击游戏Strange Brigade和其他一些游戏中,Radeon VII的性能表现同样完胜,特别是在4000分辨率上。

黄仁勋指出的AMD Radeon VII GPU缺失的功能确实是真的。 Radeon VII没有光线追踪、软硬件集成G-SYNC、基于AI人工智能的DLSS消除图形混叠。

这就是说,AMD不仅推出了一款能让英特尔(Intel)感到不安的CPU,而且还推出了挑战英伟达的RADEON VII GPU。更重要的是,它是世界上第一款7纳米级GPU,虽然并没有光线追踪(ray tracing)和DLSS功能。

不过,这些缺失的功能尚未证明对游戏玩家有用,而且对内容创建者毫无帮助。

迄今为止,人们对光线追踪等功能的看法并不一致。在Battlefield V游戏当中,光线追踪确实能够消除转桢卡顿和其他一些问题,但当这个功能关闭时,帧速率仍然能有一半左右。

黄仁勋高度重视解决光线追踪技术问题。他在最新一次公开演讲中的重点就是讨论光线追踪,而不是Max-Q GPU。

许多人认为,不值得为英伟达的技术支付巨额溢价,这些技术还必须集成到显示器当中——这是英伟达将用户锁进自家生态系统的方式之一。

话说回来,英伟达的GeForce RTX 2080售价也并不便宜,达到345美元。

美国科技媒体Engadget评论称,尽管英伟达设法将芯片缩小到一个GeForce RTX 2080 Max-Q GPU能装进一个4.5磅重的笔记本电脑的程度,这一点本身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光线追踪不成功,AMD又继续推进芯片设计,未来几年英伟达可能会变得艰难。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华硕的TUF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AMD的芯片,配置了Ryzen 5 CPU和Radeon RX 560离散图形卡。

Engadget还称,AMD将很快开始出售更多移动设备使用的GPU。但在那之前,英伟达一直都是GPU市场的主导者。

从股价表现来看,2018年,英伟达的股价大跌32%,但AMD的股价却大涨了71%。

对此,Susquehanna半导体分析师Christopher Rolland认为,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这两只股票之间的一些差异只是因为英伟达是一个纯GPU(图形处理器)生产商,而AMD既有GPU,也卖CPU。”

简单地说,GPU只能完成CPU的部分功能,但它的执行速度却惊人地快。因此,GPU在加密货币挖掘方面更具成本效益,但CPU却拥有更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Christopher Rolland表示,2017年的加密货币热潮导致英伟达和AMD为加密货币挖掘行业过度生产GPU。当2018年数字货币崩溃时,这就引发了产品积压的问题。

对于AMD来说,多亏了它的CPU业务,市场前景才有了更多的希望。“他们的CPU业务发展前景相对于英特尔来说是几十年来最好的。”

截至去年9月中旬,AMD的股价飙升了230%以上,原因就是竞争对手英特尔的10纳米芯片生产延迟。

AMD的股价至少从基本面上帮助投资者拥有更多乐观立场。1月9日,AMD宣布将发布新一代更小、性能更强的电脑芯片和图形处理器,且明确表示目标就是与英特尔和英伟达展开竞争。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AMD首席执行官Lisa Su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AMD为桌面用户研发的第三代中央处理器芯片,将与英特尔的同类产品展开竞争。AMD将从2月7号开始发行新一代显卡,这将与英伟达的新一代游戏芯片竞争。AMD还将于今年年中推出下一代服务器芯片。

这三款芯片都采用了AMD的7纳米新工艺,在更小的芯片上封装了更多的晶体管,可以在低功耗下提升性能。AMD的新服务器芯片和新中央处理器芯片由自己之前芯片结构改进而来,使AMD的芯片在性能方面做到了和英特尔旗鼓相当。

分析师们表示,这对于英特尔而言,可能意味着一部分市场份额会被AMD夺走。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VIP会员,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