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养老FOF季报出炉!专业机构如何打理万亿养老钱?

关于养老基金的建仓细节,很多在预料之中,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甚至还有个别推理、猜测惨遭现实打脸。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自2018年9月陆续成立、建仓以来,投资者只能凭净值反馈大概推断所配资产类别,而个中细节并不得而知。

1月21日,首份养老基金季报——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2018年四季报正式出炉,建仓的层层面纱悄然揭开。

作为专业机构,基金公司是如何打理基民的养老钱的?它们能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么?这些问题开始有了答案。

建仓仍处于半山腰

1月21日,业内首只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公布了2018年四季报,这也是此类创新产品自落地以来,公布的首份季度报告。

养老基金建仓节奏如何?配置了什么资产?基金经理建仓思路怎么样?在季报公布之前,市场众说纷纭。如今季报披露,一锤定音。

四季报显示,截至2018年四季末,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50.45%的资产建仓于普通公募基金产品,37.54%的基金资产用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1.69%的基金资产置于“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余下0.32%的基金资产用于买入其他资产。

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成立于2018年9月13日。基金合同规定,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也就是说,截至2018年末,在建仓3个多月后,目前配置于公募基金的仓位仍在“半山腰”水平。

权益基金投资仅占1%

目前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的最新净值披露日停留在1月16日,截至1月16日,其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0.99%。而截至2018年底,收益率更是仅为0.38%。

在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大举建仓的2018年四季度,A股市场整体回落,沪深300指数下跌12.45%,中小板指数下跌18.22%。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仍能保证正收益,且净值波动小。这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无疑是主投货币类、固收类基金使然。

如今推理基本坐实。

四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基金名单中仅列出8席,这表明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仅买入8只基金产品。除华夏上证50ETF这一只权益类产品外,其他7只产品均为风险较低的货币、固收类基金。

具体比例上,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买入华夏上证50ETF共80万份,占基金资产总规模的0.56%;余下7只产品则占基金资产总规模的49.96%。也就是说,仅论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在基金上的投资,其98.89%的资产投在货币、固收类基金上,余下的1%资产投在权益类基金上。

对此建仓情况,基金经理也在四季报中作了说明:2018年四季度,基金仍处于建仓期,在综合考虑国内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并结合产品投资目标和资金属性的特殊性,该基金在报告期内以本金安全为第一目标,依照CPPI策略,以配置货币工具和固收类资产为主,减少市场短期博弈和波段行情的参与,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重大拐点保存实力。

打脸刻板思维:外部性更突出

实际上,在养老基金的资产配置上,“只买自家产品,还是全市场配置”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今,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出于申购费、尽调难度、风险控制的考虑,此前分析人士多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在建仓期大概率会主配自家旗下产品。然而,这一判断再遭打脸。现实情况是:外部产品(即配置其他公司产品)的比例要远大于内部产品(即配置自家旗下产品)。

四季报显示,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的8只重仓基金中,5只是“外部产品”,分别是东方添益债券、易方达高等级信用债A、广发聚财信用债A、博时信用债纯债C、易方达纯债A。这5只产品均为债券型基金。

余下3只是“内部产品”,分别是华夏纯债A、华夏现金增利货币B、华夏上证50ETF。不过内部产品的品类较多,货币、固收、权益类产品均有配置。

若仅论华夏养老2040混合(FOF)在基金上的投资,目前其近74%资产投到“外部产品”,余下的26%资产投到“内部产品”上。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线索和反馈请发邮箱 am@wallstreetcn.com原付费产品“主编精选”已升级为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开通后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