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成为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越来越大的终端需求目的地,相关衍生品合约交易量正在飙升,特别是基于标普全球普氏能源(S&P Global Platts)每日估价的亚洲现货LNG日韩标杆。
这一标杆全称为日本-韩国液化天然气标杆(Japan Korea Marker, JKM),由标普全球普氏能源每日提供LNG现货市场的基准评估价格。据普氏能源介绍:
这些现货实物货物运往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由于日韩两国占全球LNG进口量的最大份额,JKM标杆成为衡量从供应来源地到目标地的市场价格关键参考。
基于普氏能源对JKM标杆的每日估值,洲际交易所集团(ICE)于2012年推出一款LNG期货合约,成为目前全球至少六种LNG衍生品合约中最受欢迎的产品。
据彭博社统计,2018年12月上述合约的交易量超过1.7万手,是2017年1月时(即两年前)的十倍。而第二位活跃的是芝加哥商交所CME集团基于同一价格标杆创制的LNG期货合约,在2018年11月时交易量曾触顶至3335手合约。
文章称,整体的衍生品交易在2017年初占据全球液化天然气产量的2%左右,但到去年底,衍生品交易量已经涨至产量的近23%,可谓增长迅猛。虽然LNG衍生品合约的流动性赶不上更主流、历史更悠久的能源类基准合约(例如布伦特原油),但需求增量已经超越了其他化石能源。
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既是全球最大的LNG生产商之一,也是JKM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全球LNG业务总经理Philip Olivier认为,期货市场要想被视为真正具有流动性,衍生品合约的交易量应为实物交易规模的十倍。目前LNG衍生品的交易量基本一年涨三倍,在五年内可实现真正流动性。
ICE公用事业市场的董事总经理Gordon Bennett也指出,旗下LNG衍生品的未平仓合约(open interest)价值已经超过了ICE创设的Newcastle煤炭合约,这两种化石能源在现实生活中也在发电领域相互竞争:
“煤炭衍生品市场是从2000年代中旬真正发展起来的,花费了近十年才成为一个流动性的市场,所以从JKM LNG合约自2017年开始腾飞算起,液化天然气合约的市场成熟速度更快。”
分析指出,虽然天然气通常是原油开采的副产品,但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之间联动关系越来越弱,想要参与衍生品对冲或套期交易的投资者,也更加不想绑定到原油市场。
随着LNG产品在供需两端都大幅增长,不断有新的期权产品产生,衍生品市场也越来越转向现货交易,反过来也会增加对LNG衍生品合约的需求。据国际LNG进口商组织(GIIGNL)统计,2017年时,约有27%的LNG是现货交易或利用短期衍生品合约,这一比例在2013年时只有12%。
液化天然气的衍生品之所以能吸引到更多市场参与者,主要由于供需两旺的现状。从供给侧来说,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LNG供给都经历暴涨,特别是随着页岩油的发展,美国已经成为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而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强劲需求,令去年起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飙升。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过去一年,亚洲现货LNG价格同比几乎翻倍,能源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亚洲天然气与LNG主管Nicholas Browne认为,高油价、LNG市场趋紧和强美元都参与制造了LNG价格的上行压力。
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标准天然气 (ID:stdgas)总结称,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新年1月16日发布了《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预计为1254亿立方米,同比大增31.7%;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尔街见闻VIP会员,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