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Yourseeker (ID:yourseeker2018),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前言:
最近在密集地回顾国内外优秀 startup 创始人和投资人的访谈、聊天、经验分享,有的来自媒体采访,有的纯属主角爆料。
现在回看,里面不少几乎完全失掉了时效性,但你依然能感受到主人公想讲一个故事、想分享一些经验的强烈愿望,以及真诚。
我觉得这样的感受很妙,像是他们把一家公司的灵魂拓印下来,然后拿给你看。
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东西。
比如,这个公号叫 Yourseeker,seek 意为「探求、寻找」。它不是简单地了解信息,而是向泛创投圈最优秀的人/机构学习,发掘精英头脑的想法,获取他们的见解和经验。
这应该是一种让内容具备长线价值的途径。
但它其实有个小问题。为了让读者更感兴趣,我一直在有意识地预设大家关心的话题,寻找可能激起兴趣的角度和手法。
这样做的逻辑是,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用户往往愿意通过社交关系(朋友)和媒体(公众号)消费那种「紧贴热点」的文章。
这类文章的广泛传播当然很有价值,比如疫苗、保健品、传销等话题,引发关注的同时,还能倒逼一些对的事情发生。
但我发现,这种爆款文章也有个缺陷:来去匆匆。往往时效性越强,有效期就越短。
所以,有没有那种无视时效性、保质期足够长的内容?
我猜也有。而且更让人惊喜的是,它们虽然没法在短期内获取很多人的注意力,但总有一些真正好的,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效用,让碰巧遇到它的人有所收获。
再加上“好看”的上线,把投票权更多交给了大家。你每点一次好看,都是在投票,投票选择你认可的那种内容。
基于这样的考虑,除了部分参与大家都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外,我还希望分享一些能够穿越时间的内容。
这类文章里,硬的(所谓)干货要有,柔软的东西也不该缺席。
以下是正文:
今天是湿货的第一篇,作为泛科技、创投类公号,这里最关注的一个核心母题是「公司」。
我们每个人的身份不尽相同,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参与者、拥有者、投资者、观察者。但你有没有想过,公司意味着什么?一家「好」公司又意味着什么?
早在 6 年多前,硅谷顶尖的前创业者、现投资人 Ben Horowitz 就给过答案:
A good place to work.
他想表达的是,哪怕一家公司什么都做不到,但它依然是 good place,那就值得你 work for it。
以下是 Ben 发表在 A16Z 官网的文章,我做了精心编译,希望对你有启发:)
因为深信员工培训的意义,在 Opsware,我给员工上过不少培训课程。当时我明确表示,希望每位经理都能定期和他的员工开个短会。我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避免可能产生的问题。
但是有一天,我高高兴兴地去上班,却惊讶地发现,我的一位经理,居然有六个多月没有和他的任何一位员工开过短会了。
我十分诧异,超过六个月没开过?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在员工管理上,准备了大量材料去培训他们,居然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哇,如果大家都不听我的话,我来上班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一直认为,以身作则,就能让公司里的人都按照我预期的路径成长。但为什么大家没能养成这种好习惯呢?我已经失去权威了吗?
我回想起多年前和父亲的一次谈话,主题和 Tommy Heinsohn (时任波士顿凯尔特人篮球队教练)有关。
Tommy Heinsohn 曾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教练之一,带领球队两获 NBA 总冠军。然而,他很快就走下坡路,现在依然保持着联盟里的最差纪录。
我问父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说:
“球员们不再关注他的差脾气了。Heinsohn 之前常常对球队大吼大叫,他们还总能做出回应。但现在,大家都开始无视他了。”
我在想,我的团队现在也开始无视我了吗?是因为我曾经对他们大吼大叫吗?
我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想,然后明白了,虽然我告诉团队应该“做什么”,但并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可能是因为大家手头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没法排优先级?显然,这位经理并不认为与他的员工会面有多重要,而我也没有向他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很重要。
如果是这样,我为什么要求每位经理都得这样做呢?我考虑很久,想了一套说辞,然后打电话给这个经理的上司 - 以下称他为 Steve - 我告诉他,我要立刻见到他。
当 Steve 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Steve,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来上班吗?”
Steve:“什么意思?”
我:“我为什么要起床?为什么要来公司?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明天就把公司卖掉不是能拿到更多的钱吗?而且我也并不想成名。”
Steve:“嗯,我明白。”
我:“所以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来上班?”
Steve:“坦白讲我不知道。”
我:“好吧,我解释一下。我来上班,是因为如果能让 Opsware 成长为一家很棒的公司,对我个人来说非常重要。那些每天愿意在这里度过 12 小时甚至更久的人,他们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里,如果我能让大家有好的生活,证明我来这里上班是有意义的。”
Steve:“明白了。”
我:“你知道一个好的工作场所,和一个糟糕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区别吗?”
Steve:“啊,知道的。”
我:“有什么区别?”
Steve:“呃,我想......”
我:“我来告诉你。在好的组织里,人们可以专注于他们的工作,并相信,如果他们完成工作,公司和他们个人都会有好的结果。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就会很开心。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他们所做的工作是高效,有效的,就能为这个组织和他们个人带来好的改变。这样一来,手头的活儿才会让他们觉得既充实又有目标感。
“另一方面,在一个糟糕的组织中,人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与组织内部的对抗、消耗和明争暗斗中。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所以也就没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完成了工作。就算有奇迹发生,他们花了些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根本不知道这对公司或他们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更糟的可能是,当他们最终鼓起勇气告诉管理层情况有多糟糕时,管理层否认了问题,反而继续保持现状。”
Steve:“好的。”
我:“你知道你的经理 Tim,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没有和他的任何员工开过短会吗?”
Steve:“我不知道。”
我:“那现在你知道了,你有没有意识到,他现在没有办法知道他所在的这个组织是好是坏?”
Steve:“意识到了。”
我:“所以,你和蒂姆现在是我实现目标的阻碍因素。如果蒂姆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没有和他的员工见面,我就只能炒掉他,以及炒掉你。你明白吗?”
Steve:“完全明白。”
现在回过头看,我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你可能会想,无论公司管理得多好,如果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它会失败。或者你会说,有不少公司管理得很差,但产品非常满足市场需求,它们也挺成功。
这两个说法都没错。那么我到底有没有必要,和我的一位高管讲这样的话,还去威胁他?
我认为必要性有三个:
1)生与死的区别
当一切进展顺利时,你留在公司的原因很多:
但是当环境开始变差,以上这些理由的反面都可能让你选择离开。事实上,当环境变糟了,唯一能让员工留在一家公司的原因 - 除了他需要这份工作以外,是他喜欢这份工作。
2)事情很难一帆风顺
不存在股价永远上涨的公司。在差公司里,经济效益没了,员工自然会离开。而这往往会带来一个恶性循环:公司市值下降,最好的员工离开;因为缺乏好的人才,公司市值继续下降,于是第二好的员工走掉。这个循环很难逆转。
3)做一个好公司本身就是目的
当我第一次见到 Bill Campbell 时,他是 Intuit 的董事长,当时也是 Apple 的董事会成员,他还是业内许多顶级 CEO 的导师,包括 Steve Jobs 和 Jeff Bezos。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如他经营的一家名为 GO 的公司令人印象深刻。GO 想做的事,简单来说是在 1992 年做一个 iPhone 出来。这个公司筹集的资金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多的,损失也是最惨重的,然后在 1994 年,它把自己卖给了 AT&T。
现在你听起来可能无动于衷。但在当时,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后来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了数十名 GO 的员工,包括 Mike Homer,Danny Shader,Frank Chen 和 Stratton Sclavos 这样的人才。
令人惊讶的是,我遇到过的每一位 GO 员工,都认为 GO 是他们工作经历中最耀眼的一段。尽管他们的职业生涯没有好的发展,被很多人定义为失败者。但他们依然相信,那是最棒的一段工作经历,GO 是一个好公司。
这让我意识到 Bill 有多神奇。而且,John Doerr(KPCB 的主席)也这么认为。
尽管在 GO 这个案子中,John 因为 Bill 损失了一大笔钱。但后来当 Scott Cook 需要为 Intuit 招募一位 CEO 时,John 依然选择推荐 Bill。
多年来,每个与 GO 员工接触过的人,都知道 Bill 的为人。他是能够建立一家「好」公司的人。
所以我想,既然我在这家公司,就算别的统统做不到,至少也像 Bill一样,先建立一个「好」公司吧?
P.S 关于公司故事和成长经验分享,我之后每周会更新一个(除去正常更新以外)。
已经入选的有:Adobe、Airbnb、Buzzfeed、Craigslist、Duolingo、Etsy、Evernote、Flickr、GitHub、Imgur、Lyft、Medium、Nextdoor 等教育、内容、工具、平台、泛社区社交类(但没被写烂的)公司,以及一批有风格、有魅力的投资人们。
为了防止错过,记得置顶~
如果喜欢,欢迎好看或转发~
西昻翔
读金额,猜手机号码
原标题《Ben Horowitz:一家「好」公司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