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上涨之痛:死前一个月花掉全年费用的10%? | 医改经济学03

美国的实践经验是,如果不提高医疗实质的效率,而只是简单地抑制某些部门的医疗费用增长率,结果可能导致其他部门医疗费的急速增长,犹如“打鼹鼠效应”。

本期节目将由“肖恩大侠”讲读《医疗改革的经济学》。本书作者是日本医师俞炳匡,其期望通过欧美和日本及其他国际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引出更多思考,给当局的医疗改革提供建议和思路。

  •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医疗体制很不一样,但在被认为导致医疗费用高涨的原因却是类似的,主要包括五个,分别是:1,人口的老龄化;2,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3,国民收入的增加;4,医生数量的增加(或者说医疗的“诱导需求”);5,医疗产业和其他产业在生产率上的提高。这五个因素便是被大家认为的“罪魁祸首”。
  • 虽然已经普遍有人认为美国医疗费用高涨的原因是高端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但过去的一些美国政府人士并不这么认为,即使有些专家也已经开始这么说了。哈佛大学的纽豪斯教授曾研究了美国自1940年后的五十年时间内的数据,认为以上提到的五个影响因素只能解释美国总体医疗费用增长率的25%-50%;因而,纽豪斯教授也仅仅是推测“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其中可能的最主要原因。
  • 可以看到个人短期的急性治疗费的剧增一般出现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且基本不受寿命延长的影响,寿命的延长主要导致了护理费用的增加。随着寿命的延长,护理费用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总医疗费用,按照日本的经验,100岁死亡所消耗的养老院护理费甚至高达80岁死者的7倍。
  • 70岁时的健康状况对死前总医疗费用的增减影响比很小;但是,70岁以后到死亡为止所需要的总医疗费与70岁时的健康状况几乎没什么关系。研究还表明,即使对70岁的老年人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其健康,但从70岁以后到死亡为止所需的人均医疗费用(特别是短期急性治疗费)也不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