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见闻:曾跟我一起长大的那些“医二代”们

申万宏源闫天一
家乡的经济现状依旧沉闷。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乐观与失落并存。

家乡的经济现状依旧沉闷。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乐观与失落并存。

医疗:跟我一起长大的那些“医二代”们

我1989年出生于一个东北省会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我的爷爷与父亲都是医生。我2008年出来读书,2014年毕业回国开始工作,10个年头过去了。

虽然颇有医学渊源,但是周围医生子女继续从医的似乎不多。因为历史原因我所就读的小学医院家属子弟很多,不少人后来上了同一所初中,又上了同一所高中,高考之后各自奔赴天涯。50多名同学中医院子弟的大约20人,大家成年之后仍然以医生为职业的只有3人,其他人或从事科研,抑或进入完全不相干的行业,做证券行业医药研究员的就我一个。

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修行

"等我当医生发财了,就和你离婚"
他淡淡地说。
听完后,她心里暖暖的,
她想,
没有比这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承诺了。-----最扎心微小说

段子虽然有些诙谐夸张,但青年医生前半生经济状况堪忧也是事实。我的医生朋友中,似乎北京上海的青年医生抱怨最大,没有家底普遍难以生活,买房无望。而来自东北或者中西部地区的医生生活压力适中,尤其是在几个宇宙大院里面的(华西医院、郑大一附院等)年轻医生工作虽累,但收入地位颇高。29岁的青年医生,八年制毕业,期间海外交流一年,规培一年,最终得以子承父业在省内前三的三甲医院从医,基本工资4500元,加上奖金年收入在12-14万区间(同龄医生中的佼佼者了),并无所谓的灰色收入,药品0加成,高值耗材集采等系列政策卓有成效。工作状态:6:15出门,晚上9点离开医院(平均),回家之后看文献,写文章,业余时间回实验室养动物垫钱做实验,报销跑断腿。每6天一个24小时班,手术随叫随到(初二同学聚会医生朋友做完一台手术才赶过来)。40岁之前收入有望超过20万,每步晋升都需要谨小慎微。50岁以上的医生收入成谜,方差大,而且彼时更多是物质之外的追求,金字塔尖的明星医生自带人脉圈被动扩张属性。整体上来看,与30岁出头就能崭露头角的新财富大佬相比,医生的确是一个大后期的职业。

悭吝与慷慨

国产高值耗材挂网后价格从1.2万直降到5000元,45岁的主任医生为了多方面考虑可能会优先建议患者自费使用1.5万元的进口耗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自费的比率,缓解了医保的压力;30亿收入的三甲医院,来自于医保的应收账款在12亿元上下,且账期有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商业公司泪目);医保科规定细致,何种手术4天出院、何种手术5天出院都有严格要求,部分患者不理解政策,认为自己的刀口没有愈合拒绝出院,最终导致收治患者的医生扣奖金,还被患者埋怨;医保支付标准下,重症病人费用超标医保拒绝支付,医院无奈之下规定医保支付超标部分相关科室共同承担,若医保额度结余还有奖励。某科室前年亏了30万,按规定科室承担30%,落实到医生个人每月奖金扣4000元,去年终于做到略有结余。医务者工作长期在一线,面对的不仅是自己可以处理的疾病与痛苦,也面对一些自己本无法处理的社会矛盾,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在美国、英国看过病的同胞都知道中国医疗系统的好,唯有致敬吧。

据亲戚介绍,半年以前在几家药店还可以刷医保买到牛奶等生活用品,被媒体曝光后已经绝迹。虽然荒诞,但本质上还是消费个人账户的资金,某种意义上提高了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学术界这几年不断有呼声取消医保个人账户,对于人民群众是有利的,对于零售药店来说是有些不利的,通道费减少了。

此外基层医院一直存在的虚构患者住院“刷医保”的乱相,也经央视焦点访谈的《雇人住院为哪般》报道而曝光:分级诊疗背景下,基层医院报销高(自付3%,城乡居民医保付97%),医院从基层招募健康老人提供身份证与医保卡,虚构住院病历,医院与医保结算,最终返现给患者。 以1000元为例,报销的970元医保部门会直接与医院结算,应由患者自付的30元,由医院垫付。这些老人最终通过中间人得到300元好处费,从而滋生了当年的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组团去住院赚钱的乱相。曝光后,国家医保总局的领导亲自来沈阳、长春督查整改,不正之风得以遏制。

家乡最好的医院,5900张床位,年收入据说超过70亿人民币,信息科每年采购预算超过1亿元,用来升级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IT系统。我觉得这个投入还挺大的,医院作为非盈利机构,“建设靠国家,运营靠自己”的历史遗留问题,确实有很多外行人不理解的无奈之处。我父亲所在的医院也经历了信息化升级,要求病历、处方不能手写草书了,需要打字录入。父亲打字慢,想了一个办法将常用诊断以及对应的处方复制在记事本中,医嘱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重新排列组合,也算是努力跟上时代的变化了。

医生诊室已经安装上了电子支付系统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医联体与分级诊疗

距离老家180公里外的某县医院是省会三甲医院的“医联体成员医院”。起初以高年资教授专家下基层为主,然而高年资专科医生往往缺乏的基层全科医学经验,在大医院他以一天看几十个拿手的专科病人的疑难杂症,在基层一天只能看几个专科病人,存在浪费专家资源的问题。出差总共2天1夜,路上往返要1天时间,基层当地医院宴请、饮酒应酬较多,一次补贴2000元左右,专家积极性不高。后期通过制定政策,使下基层服务次数与中青年医生职称晋升挂钩,中青年医生积极性大幅提高。此外,外科医生下基层,存在设备跟不上,麻醉队伍专业度不够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医联体、分级诊疗的改革方向不错,细节需要继续探索。

中小药企的挣扎

有长辈曾经在药监系统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做药品代理,也经营着一家改制过来的中药厂。中药厂这两年经营遇到很多困难,GMP改造花了不少家底,核心产品进入辅助用药目录,前年花费很多精力成功运作了一款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无奈放量状况低于预期,新形势之下费用空间狭窄导致医生处方动力不强。长辈认为目前在三甲医院推广困难重重,想围绕医保赚钱越来越艰难,但是老龄化之下需求很好,需要做营销改革,向第二、第三终端渗透。对此我个人持谨慎态度。

有人才,但是外流了

我的母校是省内高考成绩最好的高中,每年为北大、清华输出70-80名毕业生,一度占两校在我省录取总数的50%。我所在的班级不是竞赛班,班上60名同学,目前留在家乡发展的不足20人。粗略统计了一下,在北京工作的10人,在上海工作的7人,在广深、香港工作的6人,在北美、欧洲、澳洲的17人,据说高中同届的那几个学霸已经在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做助理教授了(AP),均是细分领域的大牛,管中窥豹,人才外流可见一斑。

留在家乡的同学,体制内的工作为主,银行、电力系统、公务员系统,尝试创业的同学鲜有成功的案例。一胎基本都生了,二胎意愿似乎不强。

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多年,我父亲的兄弟姐们中,有跟随儿子迁居北京的,有冬天居住在海南的,家庭聚会的规模小于20年前。

学区房的教育彩票

2018年家乡的房价经历了一波20-50%普涨的牛市,但户籍人口过去几年是下降的,从2011年的761万下降为2017年的753万。学区房是上涨的主要推手。

家乡最好的小学,据亲友介绍择校费在30万元以上,还需要恰当的关系。周边50-60平米的学区房,均价高达5万元/平米令人咋舌。直观的感受,很多家长对本地长期的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自己年轻时曾尝试通过教育逃离但未成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通过高考做再次跨阶的尝试。私以为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教育的投资像购买了巨额彩票,教育消费是政治正确,有希望总是好的。教育产业红红火火,早教是幼儿的“健身房”,1万块钱的会员一年就去4、5次;初高中老师通过补习,到手收入可以达到40-50万元,且收入阳光、合法,属于家乡的金领职业。

我对家乡经济现状的反思

我的童年经历过亲人的下岗,对经济衰退有过碎片化的记忆。

东北地区曾经的优势有两个:工业基础好,自然资源丰富。建国前关内战乱频仍,而东北地区由于张家父子、日本半个世纪的经营,工业体系完整(当初一汽建厂就是因为靠近鞍山钢铁与吉林丰满水电站,可以满足汽车制造业对钢铁与电力供应的需求)。建国后苏联的援建项目也大部分放在东北(苏联不愿把军工援建项目放到我国西南地区等大后方,而是放在自己装甲部队可以覆盖到的东北平原)。

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产能从东北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家乡地区轻工业、重工业、高端制造业都比较发达。改革开放之初,家乡的轻工业最先亏损、倒闭,原因是轻工业技术门槛低、资金投入低,长三角、珠三角人力资源低廉,且出口贸易发达不愁销路,全国的轻工业向珠三角、长三角转移。身边在橡胶厂、毛皮厂工作的亲友90年代中后期最先下岗。而家乡的重工业、制造业由于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工艺技术与资本积累,在80、90年代仍然保持全国领先。不过由于当时的价格双轨制,滋生了很多大型国企的腐败现象,这种风气影响深远,几乎渗透到当地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大型国企踏步不前。2000年之后,民营资本完成了原始积累,从轻工业升级为高端制造,对家乡的汽车工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4年曾对沈阳、长春两市的近千名下岗职工进行过专项调查,她当时的调查显示,下岗职工平均年龄42岁,其中45至49岁所占比例最大。

中年下岗的东北国企员工,上有老下有小,让他们背井离乡去沿海发达地区重新开始是天方夜谭,留在本地却没有相关的产业承接。从第二产业下岗的产业工人无法退回到第一产业(城市户口没有土地),只能生硬的转向第三产业谋生。服务业当中唯有批发零售(小卖部)、餐饮(烧烤摊)和交通运输(出租司机)能够容纳有限的失业人口,尤其是烧烤啤酒店格外红火,形成了经济衰退时期特有的“口红效应”,“一天三顿小烧烤”的习俗由此而来。我记得那时候烧烤大多价格低廉,价格从一毛到五毛不等。正值壮年的下岗工人,在这二三十元换来的醉生梦死中可以短暂的逃离现实。

客观来讲,东北经济地位的衰弱,是相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落后,如果将东北地区看做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它在过去的35年仍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从1980年到2015年,35年时间世界排名从第51位上升到第16位。从我切身的体会来说,过去2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大幅提升,幸福指数高,只不过从“共和国长子”跌落的失落感一直难以弥和。

我对家乡的爱

离家十年,我对家乡爱的深沉。

跟许多东北人一样,我的祖辈也来自于山东。东北文化骨子里是齐鲁文化,而地处荒茫的塞外之地,环境影响之下又产生了变种。东北人对权威的敬畏与渴求,对于尊卑、秩序、人际关系谨小慎微的维护,都体现了孔孟之乡的儒家思想内核;但作为塞北移民地区、历史上的法外之地,民风生养的更加彪悍,崇尚武力与实用主义,这点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德州又有几份相似之处,情理往往高于法理,无拘无束甚至无法无天,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矛盾性。或者说,历史长河中东北这块寒冷、广袤的土地一直属于游牧文明而非农耕文明,战乱时期因为避难而得以发展,和平年代重新回归中原、江浙、岭南等传统汉族文化中心。

我热爱、留恋我成长的故乡,却也从未后悔离开她。

我很感激这个时代,让我与父辈相比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可以选择舞台,可以选择拼搏,也可以选择奉献。始终觉得我们这批离开了东北的“东北人”,似乎保留了更多祖辈流传下来的那股“闯”劲:100年前为了更好的生活从中原迁往东北,100年后为了更好的生活从东北迁往各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从没有改变。我相信创新与经济的转型需要这股“闯”劲,愿我们把这股“闯”劲延续下去。

家乡的“兴亚式”建筑,竣工于1936年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本文作者: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闫天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