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没有听从众人的劝阻,穿着露肩的白纱裙,一脚踏上了甲板。她的前方,是地球上最后一片纯净的大地——被冰雪覆盖的南极。
虽说是当地的夏天,但南极大陆上的最高温度也只有5度,乘客们都担心年轻的姑娘会被冻着。但对她来说,想要在南极拍婚纱照的热烈意愿,足以抵御刺骨的严寒。
在南极呆了半个月,归来之后,飞猪国际业务部GSKA运营总监仁馨依然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不过,更让她觉得难忘的,则是在邮轮上度过的那个除夕之夜。中国时间2月5日晚上,航行在南极的“海达路德号”上,中国游客吃上了饺子,还自发地举办了一场“春晚”,其中,几位50多岁的阿姨来了一场旗袍秀,让台下的观众大呼“惊艳”。
在离家2万多公里远的冰天雪地里欢度春节,这听起来颇有几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在“海达路德号”上,400多名中国游客都认为,这可能是自己度过的最特别的春节,还有人手拿“福”字,专门和船舱外的冰山来了个亲密合影。
阿里旗下旅游平台“飞猪”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旅行过年”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新民俗。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行的整体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9%。其中,境外游的增长达28%,全球各地海岛游增长超过90%,港澳台地区、日本、泰国是最受国人欢迎的目的地。
与此同时,南美洲、南极等“非常规”目的地也越来越受中国人欢迎。英国权威时尚及消费零售财经媒体《时装商业评论》在一篇分析中国消费升级的文章里,专门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南极旅行,作为佐证案例。
那些在南极过春节的中国人
一位69岁的阿姨,带了20多套旗袍,登上了“海达路德号”。“春晚”时,她身着旗袍,袅袅婷婷地在台上“凹造型”,她71岁的先生,则忙着给她拍照。
1月22号起航的这艘邮轮上,“老年组”占比不小。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五六十岁的“资深玩家”,在激情和体能上,并不输给“青壮年组”。在登船之前,部分老人家已经在南美洲深度游了大半个月。
“青壮年组”则是南极游的主力。这其中,主要包括新婚夫妇和单身贵族两类人群,不少人是铁杆“驴友”,去过至少20个国家。一位30岁,从事视觉设计工作的单身游客透露,自己一个月前就在南美洲“浪”,从加勒比沿海出发,一路穿越巴西、智利和阿根廷。在阿根廷时,他听说有艘邮轮要去南极,立马就买了票,非常潇洒随性。
这让仁馨洞察到,如今年轻人的消费方式,正在从物质型,向体验型转变。在“单身贵族”身上尤为明显——他们可能不买房,也不买车,但每年会花很多钱去旅行,认真地看这个世界。以南极游为例,虽然通过飞猪包船,已经将动辄10-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降到了5万元起步,但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对热爱旅游的单身贵族们来说,这钱花得值。
邮轮上,还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仁馨特别羡慕这些活泼的小家伙们,小小年纪,就可以跟着父母,把世界看遍。
除夕夜的“春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中青三代们,感受到了家的氛围。那晚,船上的大厨专门包好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还上了包括北京烤鸭在内的中式“年夜饭”。因为船上所有的食物都要冷冻在冰库里,平时,游客们的餐饮以方便快捷的汉堡等西餐为主。如今,吃到这么地道的中餐,不少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年”的味道,也这么出来了。
在一片白茫茫,只有冰雪和海水的世界里,想要上网,只能通过海事用的、不太稳定Wi-Fi信号。据说,有人专门熬到了凌晨2、3点,在大部分人沉沉睡去,信号不那么拥挤的时候,给家人发去了一张张“南极春节照”。
旅行的意义
一对来自四川的老夫妇,今年70多岁了。之前,他们带了一年多的孙子,如今,趁着春节放假,儿女执意出钱让老夫妇出来玩一趟。说到这里,老夫妇的脸上,不经意地露出了笑容。
春节假期时间够长,又是一年里难得可以真正放松下来的时间,近年来,“旅游过年”已经成了越来越多“潮人”的标配——这里说的“潮人”,既包括年轻人,也包括中老年人。飞猪2月10日发布的猪年春节旅游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行的整体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9%。其中,境外游的增长达28%,港澳台地区、日本、泰国是最受欢迎目的地,欧洲则成了同比增长最高的旅游目的地。此外,人们出境游不再只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飞猪上,境外导览、旅拍、美食、SPA等商品的预订增长,接近500%。
与此同时,越来越会玩的中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极等“非常规”路线。
英国《时装商业评论》在一篇讲诉中国消费升级的报道中,开头就援引了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的数据,提到去南极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07年,去南极旅游的中国客人大约在100人左右,2018年则增长到了5000人,翻了50倍。而飞猪也在2017年推出了南极专线,目前一共让4000多名中国人体验了南极之旅,中国也在2018年,一跃成为南极第二大客源国。
仁馨表示,不少游客选择南极作为目的地,不仅因为这是一片纯粹、宁静的大地,让久居都市的人们,有种远离喧嚣的“逃离感”,更是因为南极的旅游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有探险的趣味。
以1月22号启航的1月22日起航的“海达路德号”为例,受天气、浮冰等地貌的影响,邮轮随时要调整和改变航线,每天晚上8-10点,才能把第二天的行程确定下来。
一旦行程确定,第二天早上5、6点,探险队的队员们就会事先下船,凿冰开路。随后,船上400多名乘客分成8组,分别登陆。
为了保护南极这片净土,1959年,多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中,环境保护议定书对不同动植物有着严格的保护条例。比如,看到企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很兴奋,情不自禁地靠近,但《条约》规定,人和企鹅必须保持至少5米的安全距离,才不至于惊吓到他们。另外,游客还要填平自己留在雪上过深的脚印。
船上的向导向游客们解释,那是因为人的体重比企鹅要重,会踩出很深的脚印。企鹅跳跃的时候,有时会跌入这样的“深坑”里出不来,只能活活饿死。所以,在南极,常常可以看到一路走,一路填平自己脚印的人们。在南极,有句话,叫做“到了这里,最好什么也别留下,包括你的脚印。”
旅途中也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比如,在抵达南极之前,邮轮会花费大约48小时,通过一道名为德雷克的海峡。该海峡为洋流交汇之处,海浪高达10米,有着“魔鬼海峡”的外号。经过时,船上很多人会晕船、呕吐,而不少人为了避免晕船,选择了终日平躺、不进食。不少游客刚上船时,还好奇于船上的房间为什么这么小,在床上转个身就会碰到墙壁?直到大风浪来临,船体剧烈晃动时,他们才明白,小房间更安全,在狭小的空间里,人和行李不至于跌落下来。
在仁馨看来,爱旅游的中国人,视野越来越开阔,表现出来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进行南极之旅的邮轮上,会有科学家进行地理、动物相关内容的讲座,几乎场场都爆满。不少人在晕船的状态下,还赶来听讲座。
2018船季,去南极的中国游客们,严格遵守当地的规定,很少有人出现违规行为,表现出了很高的素质。这令“海达路德号”的探险队长Karin Strand都惊叹不已,回去之后还在社交软件Instagram上夸赞中国游客。
“旅行不仅仅是娱乐,也是种生活方式。”仁馨表示。她认为,在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之后,人必然会变得更有趣,更包容,而整个社会,也将因此而发展出更加多元的文化来。
本文作者:倪轶容,来源:天下网商,原标题《69岁阿姨带着20多套旗袍去南极过春节,中国已成南极第二大客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