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继续“双降”,又到购房者出手的时候了吗?

1月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继续“双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全国房贷利率市场还有回落空间。但由于目前银行贷款额度变化不大,所以现在的利率影响还很难刺激到需求。

伴随着数次央行降准,以及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强力调控,全国范围内的房贷利率下降,终于成为了现实,且这一现象有持续趋势。

融360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其统计样本来看,2019年1月,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环比下降了0.35%、0.02%,达到5.66%和6.02%。其中,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已经连续2个月回落,全国二套房贷平均利率也已经连续3个月呈下行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全国房贷利率市场还有回落空间。但由于目前银行贷款额度变化不大,所以现在的利率影响还很难刺激到需求。

房贷利率又降了

“北京新年房贷利率下调 热点区域置业窗口正在打开”、“广州房贷利率松动,刚需敢入场了吗?”、“房贷利率已现松动,一线城市集体回调”……春节前后,国内多个一线城市相继传出银行了房贷利率松动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

事实上,房贷利率下降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一线城市。数据显示,继去年12月之后,1月全国房贷平均利率继续回落。

根据融360最新数据, 2019年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6%,相当于基准利率1.155倍,环比上月下降0.35%;同比去年1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43%,上升4.24%。1月全国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6.02%,较上月回落2BP,已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二套贷款平均利率环比下降0.33%。

在融360调查的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首套房贷利率走低或持平的银行数量占比逾9成。其中,有34家银行回调利率,占比6.38%;有479家银行较上月持平,占比89.87%。

分城市来看,2019年1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最低的城市前十分别为上海5.09%、厦门5.36%、大连5.36%、北京5.43%、福州5.46%、太原5.47%、乌鲁木齐5.47%、天津5.46%、昆明5.54%、广州5.55%。

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中,1月最低值为上海5.09%,持平上期;最高值为武汉6.16%,较上月下降8BP。

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全国房贷利率连续两个月回落,接下来,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吗?

对此,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认为,未来整体利率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央行公开信息显示, 1 月 24 日,中央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为 3.3%,较上一期回落 72 个 BP。央行国库现金定存是商业银行批发性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下滑以及 定向降准的生效,银行在资金充裕程度以及流动性上出现明显好转,进而对房贷利率的下行起到支撑作用。

“从目前市场资金情况以及央行的定向调整政策来看,未来银行的资金将会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预计受银行流动性利好影响,后期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下行,具体调整时间以及幅度因城市实际情况而异,总体而言未来刚需在购房贷款成本上将会有所下降。” 李唯一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春节前后,银行的资金面并未完全宽松,因此,预计短期内银行大幅下调房贷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利率下调,相对基准利率来说,也是上浮状态。

房贷利率下降短期对市场需求的刺激有限

连续上涨近两年后,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终于开始继持续双双持续回落。这一迹象是否会重新点燃“投资者”们的热情,开始释放大量的购房需求呢呢?

对此,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从当下信贷市场看,最紧的时间已经过去,包括认房又认贷,首套房与二套房的认定标准,贷款成数、按揭利率的变化,将是未来几个月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最关键要素。目前资金面虽然有所宽松,但银行贷款额度变化并不大,所以现在的利率影响还很难刺激到需求。

中银国际分析师田世欣在研报中表示,2018 年房地产销售以及土地成交双双走弱,无论是终端需求还是投资需求都明显下降。短期来看,放松房贷利率有利于降低居民按揭贷款现金流,刺激购房需求提升,引导需求边际改善;但长期来看,居民部门加杠杆后,自有资金水平已明显减少,放松房贷需求并未能改善居民部门的存量资金情况,释放需求有限。

易居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认为,首付比例的调整才是影响大量购房需求的关键因素,而利率松动对整体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接下来就算利率继续松动,市场交易需求也不大可能大量释放。“可能需要等到5月、6月,配合一些观望需求的不断减弱,市场需求才会开始释放。”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原付费产品“主编精选”已升级为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开通后即刻获取金融市场体系化服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