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老虎证券的招股书,获客成本超1800元,这个行业依旧苦逼

柳胖胖
这个市场的未来发展是不断收窄的。因为港美股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如果没有当初相当多一批高估值的高科技公司被逼以VIE架构去海外上市,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此拿到公司期权后成为令人追捧的财富神话了,这个特定市场的用户基数也就不存在了。

本文作者@柳胖胖,独立互联网分析师,资深产品经理,个人微信号:leslie0724,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老虎证券正儿八经开始运营应该是2015年的时候,到现在依然是亏损状态,所以三年多的时间里它想抛给资本市场的也是一个所谓亏损换规模+高速增长的故事。

唯一问题是老虎的估值到底有多少,上一轮(半年前)老虎放出来的消息是10.6亿美金,但无法验证,这个价格基本是富途按公布的价格区间(10-12美元)IPO全部融资到位(1090万ADS)以后的市值了,而富途在2018年Non-GAAP已经连续两年盈利,且从交易用户量、交易总量和DAU时长等细分指标都全面胜出老虎一筹。

当然我觉得一级市场虚报融资额和估值是常态,唯一问题就是虚报了多少。如果真的没虚报,那么最后一轮投资人上市就得认亏,因为我真的看不到老虎为什么可以比富途更贵的理由。

不过之前路透社有消息放出来是富途的估值有25亿美元(我没核实),如果这样算,老虎10多亿倒也不算太贵。尽管路透社有时候忽悠能力也挺强,但倘若这个价格体系到时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愿意接盘,顺带还能拯救一下正在转型困局里的雪球。

虽然雪球比老虎成立早4年,且拥有独一无二的社区氛围,但是其自有港美股交易雪盈证券起步过晚,且没能实现对雪球社区里用户的转化,据说至今交易用户体量只有老虎证券的四分之一左右。

否则以雪球差不多和富途同时起步的优势,如果能把交易用户做到和前两者差不多的量级,加上自己社区的影响力,早就成了这几家里第一个上市的带头大哥了。

(2018年的时候阿里投资总监谢鹰对外表态说阿里已经不做财务投资,美团和陌陌的教训太惨痛,现在阿里只做纯粹的战略投资,哪怕不控股和收购,也要进董事会同时让两边业务团队资源彻底对接,所以个人觉得,被阿里投了的雪球大概率失去独立上市的机会了。)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富途做得有多好,总的来说它失去的机会也比抓住的更多,包括和香港证监会之间的摩擦。财报数据里也看得出老虎虽然客户规模小但交易更活跃,全年交易规模也已经超过富途。

总的来说,在这个其实很小众的市场下,大家都还在坚持免佣低佣这样的一种畸形互联网打法,这种革命精神也是蛮可贵的,也是要向双方别后的投资人脱帽致敬的。

说投资人是如今互联网用户的衣食父母绝对没有任何夸张,他们不但花钱请我们打车、吃外卖、买衣服,还要花钱让我们免费买卖股票,与巴菲特和索罗斯等人有同场博弈的机会。

我看了下老虎2018年的营销市场花费是1052.7万美元,按6.7汇率算是7053.09万元人民币,而2018其新增入金客户数量增加了3.97万,所以单个入金客户成本是1776元,单个交易用户(新增3.79万)成本是1860元。

富途的状况也好不了多少,营销成本1252.3万美元,算下来是8390.41万人民币,然后2018其入金客户(富途没有公布交易用户量)新增52764人,单个成本是1590元。

这么高的获客成本,如果现金贷等利润率,可能还可以有不错的利润率,但是但这个行业如前面所说始终坚守互联网的免费大旗,价格战和客户挖角战的惨烈不输打车和外卖大战,但是其以交易佣金为主的盈利潜力却和共享单车有得一拼,也就是几乎收不到太多钱。

所以双方都只能尽量讲未来会发力打新客户和融资融券的高利润率盈利方式,但其实这部分客户的比率在整体交易客户里我估计达不到20%。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富途和老虎的开户客户量刚好都在50.2万左右,也太一致了,不禁让我怀疑是不是两家都做了太多开户就送红包的活动,导致羊毛党们两边都跑去开了一遍,所以最后这个数字就趋同了。

富途和老虎虽说看似一个专注港股,一个专注美股,其实大家本来针对的基本就是同一客户群体:有国际视野且愿意自己折腾开户操作的个人散户和公司上市拿到期权股票的高管员工。

只是这两家的初始发力点不太一样,李华是腾讯员工,巫天华是网易员工,手里一开始拿到的分别是港股和美股的公司股票,自然对两边市场熟悉程度不同。

但他俩说起来本身也算是一个行业的同行了,如果没有出来创业,肯定也会被后来别人做的富途老虎给拓展开户一遍,没准他俩作为还在打工的基层同事,看到8元-888元不等的红包和一堆开户小礼品,想了想在家全职带两个娃的老婆和才还了一半的房贷,就顺手把富途和老虎的户都一起开了,然后继续把钱都用来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

当然了,现在的互联网港美股券商早就精明了,羊毛是有,但必须入金以后才能拿到,但羊毛党也进化了,转账一下取了红包就走;所以券商们再推出了交易红包,必须交易一次才给,羊毛党也很配合的买一股最便宜的股票,拿了红包就走。。。

这个循环其实可以无限继续下去,但到最后结果就是红包越来越难拿,普通用户看了规则一脸懵逼,愿意来拿的绝对是资深高阶羊毛党,你用补贴刺激来的用户都不会转化为你的客户,同质化竞争的游戏场就是如此残酷。

如果在12个月前的今天,非要让我在老虎和富途之间选一家买,我一定毫不犹豫选择富途,富途的现有数据更好,而且已经盈利(起码是可以财报上做成盈利了),而老虎还要讲亏损换增速的故事;同时港交所开放同股不同权后对深耕港股的富途大大有利,去年小米打新应该富途的认购量我记得是第一还是第二,因为散户市场对小米相当有认知度,所以富途的成绩还算相当不错。

但是如今因为科创板一切全变了,港股市场的这个大利好对富途来说不存在了。2018年本来小米+TMD+快手都预计会去香港上市,结果头条、滴滴和快手都遇上特别利益要害型的致命问题,而小米和美团因为市场波动+一二级估值倒挂,上市后跌得惨不忍睹。

之前已经有头条要上科创板和百度是不是要回来的消息,头条、滴滴和快手这几个巨无霸我个人觉得出于内容监管和安全层面因素的考虑都应该选择科创板去IPO,抱紧祖国这根大腿。科创板的速度和力度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从大大讲话开始三个多月,中间还过了个春节,就把细则等等都理出来,据说第一批公司上市名单也有了。

港交所本来的发展选择特别好,而且反应在2018年的财报上也是相当强势,各种数据同比增速都超20%,IPO全球上市公司数量和集资金额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奈何港交所命不好,之前体质僵化失去阿里的上市,好不容易改制之后又遇上市场遇冷和内地资本市场发展加速,A股也有复苏迹象,整个2018年其实港交所一年下来市值也完全没涨。

而且如果看一下港交所2010-2021战略规划会发现,其有愈发被通道化、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和世界资本对接的桥梁的趋势,而且深圳的GDP和金融力量也在渐渐赶超香港,尽管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制度优势和相关创新经验方面还是可以给内地市场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

整体来说,我自己的判断是,这个市场的未来发展是不断收窄的。因为港美股会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如果没有当初相当多一批高估值的高科技公司被逼以VIE架构去海外上市,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此拿到公司期权后成为令人追捧的财富神话了,这个特定市场的用户基数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国内的证券市场还是越来越开放的,最终都回到国内IPO是大势所趋,而且国内散户也愿意给互联网公司一个远超海外的估值,换汇限额什么的就再也不是问题了,国内券商的交易佣金也很低。长远来看,尤其对主要用户是在国内的to c类的公司来说,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肯定是最佳选择,它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兑现更好的市场效果。

而高净值富人的财富配置和全球化资产管理的需求当然有,但这永远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类似诺亚财富的模式,这其实是一个to 一撮小B的行业,而不是一个to c的行业,所以互联网券商照抄“拿补贴换发展”的思路绝对是错误的。

港美股互联网券商行业的苦逼可能只有这个行业里从业的同学才懂,因为大家在最初加入的那一天开始,甚至于巫天华李华方三文们,可能想到的都是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多么巨大的产业,想到的是余额宝的颠覆和奇迹,想到的是自己创立的公司可能可以和前东家比肩。所以如今被国内国外的各种限制(比如国内的牌照问题和国外的换汇问题)打得左右支拙,也是蛮无奈的。

虽然俺已经脱坑了,但依然祝福还在这个行业里奋斗的同学们,愿上帝给你们一个好估值,愿老板给你们多一些期权,没期权的只能祈祷股市能好一点,这样产品和运营的数据都能好看一点点,年终奖可能会多一点点。

PS:具体投资的事大家要自己思考,这个行业的热度其实相对几年前来说已经大幅降低了。3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复盘了下雪球和牛股王的发展历程,自己回看了下,觉得真是沧海桑田,当年火爆的牛股王(获得过红杉、君联和险峰的投资)基本已经出局了,过去整个一年里APP都只更新了3、4次。

然后上次富途发招股书的时候我也出了个偏负面的吐槽,但因为当时有其他文章要发我就只在即刻发了下,图片在下面一并附上。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