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抛售创史上第二高纪录!单日百亿砸盘后,海外机构意在何为

代表外资动向的北上资金于3月25日大幅卖出A股逾百亿元,创历史单日净卖出第二高。外资巨幅抛售后的次日,通常有怎样的投资规律?大幅砸盘后,外资大概率又会采取怎样的中期投资策略?

卖出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北向资金3月25日净卖出了107.74亿元,这比当日A股大跌1.97%还要惹人关注。

从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股看,除海康威视、平安银行、中国国旅和海螺水泥4只股票仍被外资净买入外,其余股票都被大举卖出。其中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五粮液分别被净卖出11.19亿元、6.89亿元、4.41亿元、3.34亿元、2.78亿元。

统计历史数据发现,每当外资出现大幅净卖出时,A股短期都会迎来一波调整。但中期看,外资仍会再次回流,市场也将重拾升势。这次也是如此演绎么?

外资在抛什么?

从当日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股看,20只股票中,仅中国国旅、海康威视、平安银行和海螺水泥仍被外资净买入,其余16只股票均被净卖出。

(附图:3月25日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股)

这16只股票合计被净卖出51.63亿元,前20大成交股合计被净卖出则对应为47.2亿元。前20大股票外,占了北上资金抛盘的近半壁江山。

外资的抛售也引发了市场的跟风。当日沪指大跌1.97%,深成指跌1.80%,创业板指跌1.48%时,以保险、券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大金融跌幅最大。此外酿酒板块下跌1.82%,食品饮料跌0.99%,家电行业跌0.90%,蓝筹和前期热门股普遍遭遇回调。

(附图:3月25日跌幅较大行业)

此前连续多日净卖出

在今日外资大举卖出前,上周外资已连续净卖出4天。

累计计算,外资在上周分别净卖出五粮液、格力电器、中信证券、招商银行22.16亿元、15.35亿元、2.42亿元、1.1亿元。与此同时,净买入贵州茅台和伊利股份分别只有1505万元和9661万元。

但周一,外资一转手把上周净买入的茅台,几倍抛售了出去。

考虑到外资此前对A股大金融、大消费行业的偏爱,以及上周外资的资金动向,结合今日行情综合看,另外60余亿元净卖出股票大概率还是出自这两大行业。

这似乎是个阶段性的特征。

外资多久会回来?

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外资单日净流出超过100亿元的情形,3月25日已是第3次。累计净抛售超过90亿元的情形,有5次(含流出超百亿的天数);超过40亿元的情形,有10次。具体数据见下表:

(附图:北向资金短期回流情况)

从上表还可以看到,每当外资出现单日大幅净卖出之后,次日往往会惯性净卖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周、一个月以后,外资通常会再次回流,且累计净流入额也会超出当初净流出额。

以今日被外资净买入的4只股票为例,上周5天时间,海螺水泥合计被净卖出6.09亿元,海康威视被净卖出3.24亿元,平安银行被净卖出2.71亿元。

此外,从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数据看,单日或短期资金的大幅净流出,只是偶发现象。长期来看,外资仍会持续流入A股。

截至今日,沪股通已累计净流入4344.04亿元,深股通也已累计净流入3227.36亿元,北向资金合计累计净流入7571.40亿元。

(附图:北向资金累计资金流入)

A股有何惯性规律?

统计历史上每次外资大幅净卖出后的A股表现,可以看出,A股的表现(沪深300指数)会在随后的1~2天内受资金流出和市场情绪影响,继续惯性调整。

但随后的一周或一个月时间内,指数往往会再次迎来反弹。

(附图:A股市场短中期表现)

而再拉长时间周期看,外资出现大幅净流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阶段性的高点,有时也是行情中继的调整。

机构未见恐慌

面对调整,卖方和买方机构都不恐慌。

中金分析师王汉锋指出,A股今日下跌幅度虽然并不算小,但市场并未表现出恐慌状态,跌停股票数量有限且仍有不少股票录得涨停,表明市场风险偏好依然未受到根本动摇。

此外,他还认为,市场对全球经济走软的担忧可能使周期性因素驱动的北上资金阶段性减弱,但结构性因素驱动的资金流入未来可能还会持续。

中欧基金表示,北上资金流入速度连续五周放缓,上周北上资金净流量更是转负,海外国家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外资加速流出。

但中欧基金同时指出,在美欧日等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仍在时,政策对冲带来的利好也将逐渐发挥效果:

1)融资成本快速下降,对购房、购车,以及企业投资可能带来提振作用;

2)减税降费效果或将从4月开始陆续体现,刺激居民消费;

3)基建数据持续改善,未来可以更加乐观一些。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资事堂(微信ID:Fund2019)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线索和反馈请发邮箱 am@wallstreetcn.com开通华尔街见闻金卡会员,马上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