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半年内再次调升融创评级

融创中国
2018年报业绩抢眼的融创中国(01918.HK)持续受到国际评级机构和境内外大行的关注和青睐。

2018年报业绩抢眼的融创中国(01918.HK)持续受到国际评级机构和境内外大行的关注和青睐。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先后调升融创中国主体信用评级,其中,标普由B+正面提升至BB-稳定,穆迪由B1正面提升至Ba3稳定,惠誉则由BB-稳定跃过BB-正面直接提至BB稳定,这是继2018年9月以来,时隔半年三家评级机构又一次同时提升融创中国的评级。

与此同时,包括德银、花旗、摩根士丹利、中金、美林、瑞银、瑞信、海通、中信建投及天风在内的多家境内外主流券商都纷纷出具融创买入报告并大力推介,德银更是将融创中国目标价由41.71港币/股大幅提升近50%至60.2 港币/股,显示了对该公司前景极为乐观的判断。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于融创信用评级提升的高度趋同,以及境内外大行的集体点赞,显示出融创的潜在价值正在被市场发现和重估。

业绩增长前景可期,三大机构调升评级

3月29日,融创中国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 4608.3 亿元,同比增长27.3%,蝉联行业第四名,同时,营收和利润均表现出色,经营利润高达214.9亿元,融创出色的业绩表现获得了三家评级机构的一致认可,不约而同提升了融创的评级。

标普对融创评级的提升反映了对其经营持续强化的看好。标普认为,截至2018年底,融创已售未结收入高达5810亿元,这些收入大部分将在未来两年内进行结算,这将有力地支持融创盈利的增长和杠杆率的下降。

穆迪在评级报告中表示,得益于强劲的销售表现带来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拿地和非地产业务投资速度的放缓,融创的杠杆率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改善至75%-80%;同时,随着融创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穆迪预计融创的EBIT比利息覆盖倍数也将在12-18个月内提升至3.0-3.2。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提升融创信用评级时表示,融创的土地储备布局十分优质,85%位于需求强劲的一二线城市,且分布均衡,能够很好地应对政府因城施策的政策风险。

财务表现抢眼,境内外投行集体点赞

2017年以来,融创主动调整策略,寻求高质量稳健发展,积极将战略优势转化为优异的财务表现。历经一年有余,这一战略调整已成效卓著。数据显示,融创净有息负债率连续三个业绩期稳步下降,截至2018年末现金余额达1202亿。

抢眼的财务表现和出色的经营数据让资本市场倍感欣喜,包括德银、花旗、摩根士丹利、中金、美林在内的多家大行将融创中国列为“首选买入股票”,德意志银行在研报中称,融创有潜力成为下一个蓝筹股。2018年5月融创中国入选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离蓝筹级公司仅一步之遥。

除德银外,包括花旗、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中金、瑞银、瑞信、海通、中信建投等在内的十余家境内外投行均为融创的业绩强力点赞,并大幅提升融创目标价。

花旗银行认为,融创用2018年业绩很好地证明了自己,实现了高质量增长,鉴于融创具备3.55万亿优质土地储备,其未来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前景具备较高确定性。“融创2019年可售资源充足超过7800亿,预计有能力完成2019年5500亿的销售目标。” 花旗将融创的目标价由46.5港币/股大幅提升至60港币/股,并重申“首选买入”评级。

摩根士丹利认为,融创2018年核心净利大超预期的同时杠杆率如期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坚持了谨慎的拿地策略,去年土地支出占合同销售额比例仅为约30%,同时融创净资产的快速增厚也很好地支持了其杠杆率的下降。

瑞信则在报告中指出:“融创是市场情绪好转、高能级城市限价放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在管理层强劲的执行能力下,我们认为融创有能力实现高于同行水平的销售增速。”

美银美林则表示,融创2018年业绩市场带来很多惊喜,所有指标均大超预期,重申首选买入评级。

建银国际的评价则更为直接:“我们十分欣赏融创的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在获取土地和降杠杆方面的执行力,基于其充足的土地储备、头部公司中最快的销售增速以及杠杆持续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融创估值将进一步提升。”

海通证券表示:“融创成长入新阶,业绩持续释放”,“2018年融创收入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杠杆稳步下降,在土地储备方面,融创土地储备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土储充足且成本优势明显。”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