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69亿美元再下一城 乳腺癌治疗领域谁与争锋?

晨哨网
阿斯利康2018年,全年总收入220.9亿美元,同比下降2%。

本文来源:晨哨网 (ID:MW-Group),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故事的主角是抗体药物偶联物,是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导弹。

近日,英国制药名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日本药企第一制药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以下简称“第一三共”)签订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物药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

双方将共同负责DS-8201在全球(日本除外)的开发和商业化,第一三共保留在日本的市场专有权并全权负责生产和供应。为此,阿斯利康向第一三共支付13.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后续的研发注册和商业里碑款,交易金额总计69亿美元。

在全球制药行业,相比于同级别制药巨头来说,阿斯利康在收购方面一直十分低调。此次出手是继2007年以137.9亿美元收购MedImmune以来,阿斯利康有史以来第二大手笔的交易。

阿斯利康的野心

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涉足较早,一直在努力进入癌症治疗领域的全球第一阵营。

早在1977年,阿斯利康推出了其第一个抗肿瘤药物Nolvadex(他莫昔芬),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靶向雌激素受体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此后,阿斯利康趁热打铁,相继上市了三款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用药,分别是诺雷得(戈舍瑞林)、瑞宁得(阿那曲唑)、芙仕得(氟维司群),覆盖了从乳腺癌早期到晚期,从绝经前到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阿斯利康的这四款药物,为65%-70%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全程癌症治疗管理。同时,阿斯利康也凭借这四款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领域站稳了脚跟。

此次收购的DS-8201是第一三共研发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该药有望像“生物导弹”一样,靶向递送细胞毒素到癌细胞内。DS-8201与传统化疗相比可减少细胞毒素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阿斯利康早就看好这一领域。早在2017年阿斯利康出手2亿美元投资了ADC Therapeutics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三款抗体药物偶联物,分别为淋巴瘤、白血病以及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用药。但这些项目都还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这些早期阶段的项目无法满足阿斯利康在抗体偶联药领域的迫切需求,追求成熟期项目是阿斯利康的当务之急。

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乃是老相识了。早在2010年,双方就联手在日本共同商业化胃药Nexium。后者在很多年里都是阿斯利康的主打产品,销售额一直高居不下。2015年阿斯利康于第一三共再次联手,前者将四价流感疫苗FluMist Quadrivalent在日本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授权给第一三共,这是彼时市面上首个喷鼻剂型四价流感疫苗。

此次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再度联手,引进一个处于Ⅲ期的抗体偶联药项目,有望尽快填补阿斯利康在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产品空缺。

引进DS-8201之后,加上已有的四款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阿斯利康有望成为乳腺癌领域产品线最全的霸主。

想要“单干”不容易

高光灯下,霸主的心酸谁人知?

2014年,拒绝辉瑞千亿美元并购的时候,阿斯利康全球CEO Pascal Soriot向投资人许下了一个承诺:如果单干,阿斯利康在十年内将会让自己的销售收入翻一倍。

距离当时的承诺已经过去五年了,Pascal Soriot还远未让投资人确信拒绝辉瑞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从阿斯利康的业绩表现来看,业绩诺言许下之后,阿斯利康的销售收入一直在下降。

在2019年的情人节,阿斯利康公布了2018年业绩,全年总收入220.9亿美元,同比下降2%。阿斯利康整体收入下滑主要是受降血脂药Crestor、胃食管反流药Nexium、哮喘药Symbicort三个拳头产品遭遇专利悬崖的拖累。

眼看离定下的目标渐行渐远,阿斯利康必须要寻找别的方法来兑现承诺。

数据来源:pitchbook

然而现在看来,阿斯利康这一段业绩承诺之路走得颇为坎坷。

2015年,阿斯利康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当时无人问津的生物技术公司Acerta的55%股权,后者主要开发癌症和自身免疫相关药物,目前尚无药品上市。Acerta在研主要产品是的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已被FDA授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孤儿药资格。业界对此药的商业前景十分看好,预计其上市后的销售峰值可达到50亿美元。然而,就在2017年,阿斯利康公开承认,该药品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疗效的早期数据存在造假。

2018年11月,阿斯利康备受全球关注的PD-L1免疫疗法Imfinzi结果也令人失望,该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MYSTIC试验宣告失败,投行分析师曾预计如果通过MYSTIC试验,那么这款药物的销售峰值将额外增加50亿美元。如今只能眼看着50亿美金打了水漂。

与其他大药企不同,阿斯利康并未涉足制药以外的其他业务。这使得新药试验的成败对于公司业绩直接影响更大。

所以,此次出手,阿斯利康可谓是背水一战,等着新药上市来“续命”。

风险与收益如影随形

只不过这次重金押注,阿斯利康也是剑走偏锋。

近些年,虽然免疫疗法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热门,但从已获批药物的适应症和临床在研的适应症来看,乳腺癌和胃癌并未成为各大药企免疫疗法争相涉足的热门领域。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HER2阳性的乳腺癌和胃癌依然是靶向HER2抗体类似药物的天下。

但是抗体药物偶联物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很大。自2000年首个抗体药物偶联物上市,至今上市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也仅有四款。其中罗氏的Kadcyla是首个HER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于2013年获批上市。2017年Kadcyla的销售额为9.14亿瑞士法郎,复合增长率为40.6%

今年3月,一家专注于开发抗体药物偶联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ImmunoGen宣布,其在研的抗体药物偶联物III期临床试验终以失败告终。继日本卫材药业、美国默沙东和美国生物制药公司Endocyte后,ImmunoGen成为第四家在抗体药物偶联物疗法失败的公司。

而且,之前也有巨额交易的失败案例。2016年4月,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支付5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美国制药公司Stemcentrx,交易价值共计98亿美元。而该公司的核心产品Rova-T正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但艾伯维收购后,该药却未能如期发展。2019年1月,艾伯维宣布,一系列试验失败导致资产减值,致使艾伯维损失40亿美元。

新药的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在高昂的临床试验投入之后,没人能保证试验的结果能否成功。但对第一三共来说,此时找一个盟友和自己共同承担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却不失为一个良策。

4月24-25日,上海,晨哨集团举办的“正在重新定义的投资世界”——第六届全球投资并购峰会将特设医疗健康投资平行论坛,邀请复星医药、信达生物、礼来亚洲基金、正心谷创新投资等上市药企和医疗投资机构探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甜点,解读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所面临的资本挑战与机遇。

目前已经确认参会的机构包括:复星医药、华盖资本、方源资本、东方高圣、海正药业、阿斯利康、启明创投、九州通、博济医药、国发股份、海特生物、汉林制药、南岳生物、康辰药业、康惠制药、天士力生物、泰格医药、赛托生物、京新药业、复星医药美元基金、建信资本、晨兴创投、国寿投资控股、德同资本、凯普生物、华泰宝利、君联资本、达晨创投医疗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的主要领导。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