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繁荣【三】:宏观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过程

估值逻辑
一起见证波澜壮阔的投资大时代

本文来源:估值逻辑 (ID:guzhiluoji1982),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走向繁荣【序】:史诗级牛市的起点

走向繁荣【一】:股票的社会意义

走向繁荣【二】:中国国运昌盛

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起飞阶段都会经历一场牛市,但紧随其后的就是高度的震荡,然后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将迎来股票市场真正的长期牛市,这也是周金涛先生《繁荣的起点》中所描绘的情景,我们中国即将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

三、宏观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过程

宏观经济的纷繁复杂,让很多人摸不清头脑,纠结于短期数据的变化,变换着各种花式来解释短期数据背后的因素和想法,然后用这些想法来指导资产价格的变化,甚至某宏观对冲基金说能用基本面的因素解释一周内的价格变动,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充满着鄙视的,除了用股评来形容他们,我无话可说!也许他真的不懂投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随机漫步!

但是长周期的宏观框架又有各种问题,从 18 世纪的约翰劳时代,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者用各种理论框架去指引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但是由于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科技创新的动态,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周期必然会存在不同的作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盛行百年后被大萧条终结,之后才有了各国央行正式登上宏观调控的舞台,凯恩斯主义开始盛行。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制( 英美代表 )的宏观理论和调控政策的偏重点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在过程中注重总需求和货币价格和总量的调控和控制,尤其是总需求的刺激,但是当 1970 年的那一次大滞胀彻底改变了凯恩斯主义的一些理论基础,沃尔克奠定了货币流派的基础,以调控货币价格和货币总量为重要的调控方向,在伯南克的时候把这个发扬光大,当然在 2008 年这个方式阻止了「世纪大萧条」的再一次上演,但是过度的货币又留下了很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当日本看到美国本土实验后并没有产生控制不住的通胀后,将这个方式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日本央行的无底线操作下,又创造了宏观经济史上的孤例。

主流宏观经济学家的各个流派的理论我妄语的评论一下,我觉得多少都有些陷入「实证性偏见」,不同的理论适应的时期不同,包括能人辈出的奥地利学派也有不适应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把达里奥的国家生命周期和罗斯托的工业化进程耦合在一起看待这些问题也许具有更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为这两个耦合在一起反应的就是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如何选择宏观调控,在宏观经济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很多宏观总量和中观事情在这两个耦合下就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宏观经济学家所阐述的问题并不是按照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阐述,用中老年人( 成熟工业体 )的行为方式去对比小学生的方式( 初期工业体 )的行为是如何的错误。宏观经济的复杂就是在于类比和对比的时间和事件,而周金涛天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框架是以罗斯托的工业化进程为主体框架再耦合了熊彼得的三周期嵌套( 康波、朱格拉、基钦 ),所以当年我们看不懂周天王所说的事情,是因为他说的事情领先我们五年,不是一个时空维度的碾压,「不可与夏虫语冰」。

达里奥的国家生命周期是以国家整体债务为主线,并以贫富差距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罗斯托是以工业化进程为主线的增长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在过去多年并不受到主流宏观体系的重视,但是在追赶国的经济研究上能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地球村」的所有国家就是刘慈欣《三体》中所描绘的「黑暗森林」,都在争夺有限的需求,各个国家争夺需求的方式依靠的就是自己国家的竞争优势,在这些竞争优势最为持久和能爆发活力的就是工业化体系的完整和成熟程度。任何一个走向富裕和繁荣的国度大体都能找到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发展过程( 资源国除外 ),所以这个也就是我前面那篇《中国企业发展之路注定着中国繁荣必将到来》中所阐述的内容。所有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放佛是各种孤例事件存在,但是回顾历史,这些问题大同小异,很多都是押中了历史的注脚,不同的人经历相同的事情罢了。

不要以为我们国家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在过去 30 多年时间里完全符合罗斯托所讲的工业化进程,也符合各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些不同地方和差异化的地方,但是主要框架构成是相同的,而且正是由于我们大政府小市场的体制,才能保证我们作为追赶国进入到工业化起飞阶段,从而实现了全民的共同富裕。

回到资产价格变化的情况里,我们也会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时期会发生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个也就是我认为的必然性,股票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密码也藏在工业化进程趋势里面。

我在这篇文章中想借助自己的理解和一些资料,利用中国为案例来阐述一些国家生命周期和工业化进程耦合在一起的一些特点和一些必然性,我作为一个爱好宏观经济的门外汉必然会存在很多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国家生命周期和工业化进程的耦合

宏观经济研究虽然被一些人列为人文学科,并把它看做具有很强的艺术成分,但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没有逃离理工科研究的方式方法。

人类所有的学科建立都是采用「归纳、演绎、总结、验证」这一相同的方式,都是从繁杂的观察现象中总结出规律,然后推演到其他地方并得到验证。宏观经济研究也是这种「1+1=2」的线性外推。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是,大部分学科是可以精确的定量描绘出运行的规律( 时间、幅度、方向 ),但是宏观经济是人性参与到的各种活动而且是不断发展动态的学科,结果宏观经济研究只能大体定性的描绘,很难精确地阐述时间、幅度等。它更类似医学,有很多相同的病种,但是每一个病人又有不同的特性,那么如何把各种特性的不同问题归纳到一起又是门特别大的学问,也就是宏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长周期的研究也许能更好的让我们跳跃出短期纷繁复杂的各种数据,能站起身来看一看整片的森林全貌,而不仅仅是去猜测各种短期数据背后的因素,这种因素还存在很多随机漫步的特征( 统计局工作人员的略微改动数据也能造成一定的不同 ),越是长期的事情可靠性越高,越是短期的事情可靠性越低。长期研究比较重要的事情是选择好参照时间和参照事件,利用各种周期耦合对比的方式也许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周期耦合选取合适的时间对比点和参照国是周金涛先生的核心主导思想,结果就是他所有的结论都对了。

国家生命周期的概念是达里奥率先提出来,并把这个周期定义为百年左右的一个周期,是债务周期中比较大的一个周期研究。

从学科理论的角度,我偏向认为国家生命周期并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科学,因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科学是要有几次详细验证数据来佐证的研究,但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详细数据仅仅是 150 年,只有一次半的重复过程,康波周期还能找到 3 次以上详细数据,还能有比较完善的对比研究。

但是达里奥的国家生命周期以美国为案例总结出来的相应规律在经济研究中具有很好地借鉴意义。

罗斯托是增长经济学的先驱,他把一个国家按照工业化进程来划分五个不同周期,在不同的周期下有不同的特性和特征。由于罗斯托的增长理论是以领先国为原型,在美国( 领先国 )乃至全球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十分的重视,但是他的总结和特性却是对追赶国有着非凡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居民财富( 人均 GDP )、国家生命周期、工业化进程、康波周期耦合到一起去考虑宏观经济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很多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包括在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制造业投资、进出口、储蓄率、房地产、居民负债、国家债务、资产价格的变化,都能在这种耦合中找到完整的解释链条,甚至能看到这些事情的必然,一切皆周期。

在上面两个表中,我参照了达里奥和罗斯托的两个大级别的划分方式和特性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加以修改。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加以人均 GDP 来和康波周期贯穿整个过程,也许我们能发现达里奥和罗斯托所讲的事情更多是一样的周期,是完全能耦合在一起去看的,因为罗斯托是 1916 年生人,他工业化进程的「超越大众消费阶段」等演变还没有总结,达里奥国家生命周期完成了后续的情况,就是他的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的第五个阶段。

在上面这些的划分过程中,基本上每一个阶段都是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周期,每一个阶段的经济特性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朱格拉周期的高度、经济增速、经济结构、房地产、股市的涨跌等等,我们将在下面的文字中以这几个国家为案例来阐述整个过程,并详细阐述制造业升级才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的唯一法宝。

( 全文完 )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私人笔记非投资建议 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研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北京 朝阳 奥园

2019 年 04 月 08 日

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推荐文章阅读: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二】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三】

全球的萧条&中国的繁荣 | 个人宏观投资思路【四】

原标题《走向繁荣【三】:宏观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过程 | 孙加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