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医药魔方 (ID:yiyaomofang),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从2006年区区7300万元的收入攀爬到34.80亿元的高峰,中恒集团的血栓通系列产品用了7年时间,而从35亿元的高峰跌落至10亿元的谷底,血栓通只用了2年。但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3年之后,血栓通又从10亿元的深坑重新爬上了30亿元的高峰。
4月2日,中恒集团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血栓通系列产品(粉针剂和水针剂)的销售收入合计29.97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68.28%。
经历了腰斩之痛的血栓通,难道这么快就东山再起了吗?
带着镣铐跳舞的血栓通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注射用血栓通作为中恒集团下属公司广西梧州制药的独家原研品种,一度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用药量前几名的品种之一。
中药注射剂属于中国特色制剂,其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血栓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被频繁报道,为此中恒集团加强了技术升级、质量标准化建设、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临床学术推广工作。根据中恒集团财报信息,其通过工艺优化将注射用血栓通中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纯度提高到了92%以上,使得不良反应率低于万分之六。
即便如此,安全性仍是高悬在血栓通注射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14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文“征求血塞通和血栓通注射剂说明书修订建议通知”,提出修改说明书的建议内容。2016年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血塞通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要求增加大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2018年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再次修订这两类药品的说明书,增加不良反应近十项,同时要求增加“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等警示语。
除了安全性这个“内忧”,血栓通2015年业绩暴跌64%似乎更是“外患”所致。中恒集团在财报中对此解释称:“2015年公司管理层经历多次变动,原公司控股股东中恒实业筹划并最终转让了公司控股权,行业政策上,部分省市在医药招标过程中对前期用量较大的部分药品实行限量、限价措施,公司主要经营血栓通系列产品的代理商观望情绪严重,提货意愿下降,全年公司经营业绩与上年度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
从2015年开始,安徽、江苏、辽宁、四川等全国十多个省份先后建立了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将一些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采购量靠前的药品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2017年2月,人社部公布了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其中“三七皂苷注射制剂”属甲类医保,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得以进入国家医保,但限定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该限制意味着基层医院若使用血栓通注射制剂,将不予以医保报销。
两票制下的数字游戏
在外部政策环境越收越紧的情况下,血栓通2018年销售收入还能逆势暴增,难免让人心生疑惑。特别是从财报披露的销售量、中标价格来看,血栓通2018年收入相比2017年暴涨68%初一看更是令人费解。
来源:公司财报。2017-18年销量单位为万盒,按财报披露增长率折算为万瓶
2013年是血栓通的高光时刻,中恒集团财报口径的销售收入为34.8亿元,同比增长133.4%,但是从销量图上看并未见翻倍增长。公司财报解释称:这个业绩变化主要是注射用血栓通以直销价方式销售开票,且直销量的大幅增长影响所致。
2018年,报表上的血栓通销售数字再度暴涨,中恒集团虽未给出直接原因,但是明眼人应该都看出来这不过是两票制下的“数字游戏”。这种案例在其他公司的财报中已经有过展示,比如康恩贝2017年财报中就显示了“两票制”对于产品销售数据的影响。
在“两票制”实施之前,药企产品销售主要有低开(以较低的出厂价将药品卖给大包商,然后再层层转包,最后进入终端)和高开(尽量抬高出厂价,通过独家经销商向终端销售)两种模式。“两票制”实施后,药企纷纷采取“高开”模式转变,同时也要承担更多之前由代理商负责的推广工作,销售费用随之大增。
中恒的2018年财报对这一点也有体现。2018年,中恒的销售费用是21.19亿元,相比2017年的7.1亿元增加了198.5%。所以,尽管记账的血栓通销售收入暴涨,中恒集团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只有5.14亿元,相比2017年反而是下降了14.88%。
中药注射剂的明天
辅助用药按临床应用习惯一般包括营养支持药、预防并发症、调理类中成药等,临床主要用于麻醉、肿瘤、手术、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
中药注射剂虽然不能和辅助用药直接划等号,但是由于媒体频繁曝光的过度滥用和重大药品安全问题,中药注射剂的形象也算不上特别光正。
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纳入了49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但应用范围受到了严格限制,受限品种达到39个。其中多个品种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并做了重症、病种的限制,该限制意味着基层医院若使用受限品种,将不予以医保报销。
在医保资金短缺和医保控费大环境下,化学仿制药的高昂医保基金支出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和集中带量采购找到了解决方案,以中药注射剂为代表的辅助用药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
中恒集团在2018年财报中也有提到,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作为心脑血管科销量居前的大品种,若仅从使用金额评估的话有被误纳入辅助用药目录的风险。该公司的应对措是将继续加大、加快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上市后再研究工作,阐明其临床优势和安全性,以更多的临床研究有效性数据证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属于治疗性用药。
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明确指出:为做好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将制订全国辅助用药目录,省级和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目录。今年2月24日,焦点访谈播出《辅助用药:从滥用到规矩用》引起行业震动,再次进行舆论造势。
今年3月份的两会上,辅助用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一些企业呼吁,应该科学评价、理性对待中药注射剂,加快中药注射液再评价。要加快建立中药行业的标准规范,而非仅按照销售金额决定是否把中药注射剂纳入辅助用药目录。甚至有政协委员建议,不再使用“辅助用药”这个不明确的概念,不要制定“辅助药品目录”。
但是,强势如医保局这样一个机构成立之后,中药注射剂不搞再评价为自己正名,哪还有什么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