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成药,被大三甲暂停使用

赛柏蓝
赛柏蓝出品

本文来源:赛柏蓝 (ID:MIC366),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除了这268个基药品种,其余国产中成药品种,都基本被这家三甲医院拒之门外。

非《国基目录》中成药,暂停使用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赛柏蓝提供了一份省级三甲医院的中成药临床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具体细则如下:

1、我院目前在用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以下简称《国基目录》)内的口服及外用中成药品种均放开使用,不再限量;《国基目录》内在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按照预案规定,限定在中医科和干部病房使用;

2、我院目前在用的非《国基目录》内的口服和外用中成药品种仅限中医科和干部病房使用,其他科室暂停使用。非《国基目录》内的中药注射剂仅限中医科和干部病房申请使用。

3、为确保用药安全,临床科室申请使用的非《国基目录》内中成药品种必须有明确适应症。仅标注“功能主治”而无明确适应症的中成药品种。除中医科外,其他科室不得申请使用;

4、干部保健对象在普通病房住院时,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中成药;

5、各临床科室尤其是干部病房和中医科要加强管理,处方医生应严格遵循诊疗规范,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或适应症使用中成药,杜绝不合理用药。

这意味着,未在《国基目录》的中成药品种,将失去这家省级三甲的绝大部分市场。

那么,多少中成药品种会受到影响?

2018年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据了解,《国基目录》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268个品种。

因此,除了这268个基药品种,其余国产中成药品种,都基本被这家三甲医院拒之门外。毕竟,除了中医科外,其余临床科室需要申请、并且保证中成药品种有明确适应症,才能使用相应药品。

多项政策,建议发展中医药

虽然控费的拳头总是打在中药上,但事实上,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是确定性的大方向。

在国内,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进国内医药中西医并举,行业发展政策开始密集出台——据基业常青研究院统计,自2009年至2018年3月,国家共颁布36项中医药政策,并在9次国家级会议上提出支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建议。

在2016年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根据规划,2030年中医药产业规模高达8万亿。

(图片来源:基业常青)

中成药如何找到平衡

虽然大方向是鼓励,但国家同时也出台了诸多限制性政策,如辅助用药出台、重点监控目录、新版医保目录。

这跟中成药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有分不开的关系。

据统计,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中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约有1.7万余起。

此外,在中成药的药物说明书里,“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是一个普遍现象。资料显示,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搜集了市面上1618份中成药的说明书,其中80.2%的说明书写有“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与此同时,中成药的滥用也是一个问题:有学者分析了河南省四家综合性医院的200张中成药处方后发现,这些处方里有40.5%用法用量不当,30.5%超量程开药,23.5%用药与诊断不符。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医疗机构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常常在中成药上下刀。中成药在进院、临床使用、药占比考核中受到诸多限制。例如,有的医院在备案采购药品目录中明确规定“中药制剂不予受理”,许多医院明确要求医生限制使用中药。

在鼓励和限制中,中成药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呢?华泰证券认为,政策背后的指引逻辑是鼓励中药传统用法回归。

一方面,中药注射剂经历粗犷生长后,面临洗牌压力。在上一轮中药现代化大潮中,中药注射剂席卷市场,销售排名前列。而由于安全性存疑、医保控费压力等,国家通过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医保目录设限等途径对中药注射剂施以限制,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疗效确切、适应症准确、安全性更高的注射剂方能在本轮洗牌中留存。

另一方面,国家当下对中药的政策鼓励传统用法,鼓励口服品种即为医保目录对中药注射剂设限带来的此消彼长,鼓励中药饮片则源自对饮片不取消25%药品加成、不计入公立医院药占比、不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

因此,口服中药与中药饮片等传统用法是当下中药的核心机遇。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

会议通知:70%的中药是西医处方出去的!中药怎样影响西医观点、怎样进入西医治疗方案、怎样让西医有一个选择的理由?如何用西医逻辑语言沟通?如何全面影响医院、科室、医生、患者全链条?实战派专家,为你解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