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卡,从年报中能看到什么?

廖志明
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资产质量担忧不大。

本文来源:廖志明 (ID:zhimingfinance),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努力做更好的研究!

核心观点

整体来看:行业扩容趋缓,逾期额及逾期率“双降”

此前我们在18Q3观测到,信用卡出现行业性的逾期率上行,那么18Q4该趋势是否在延续呢?数据指向以下结论:1)信用卡在总贷款中占比上升趋缓,18年底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6.85万亿,在整体信贷中占比5.03%,环比仅上行7BP,低于17年同期的24BP;2)因基数提高,18年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速有所下降,17Q4信用卡同比增速曾达到过36.95%的阶段性高点,而到18Q4降至23.20%;3)18Q4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金额环比下降92亿,逾期半年以上比率下降18BP,逾期额及逾期率环比“双降”,或已企稳。

个体来看: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不良率整体保持平稳

从银行年报中,发现当前信用卡业务五大趋势:1)18年信用卡贷款持续稳健增长,且分解来看,已披露的12家中有7家18H2增长幅度高于18H1,增长势头实质并未减弱,未来发展空间仍有待释放;2)股份行信用卡贷款在贷款中占比显著提升,大行仅略有提升;3)信用卡收入对股份行营收构成重要支撑,招行/浦发/中信/光大信用卡收入分别为667亿/553亿/460亿/390亿,在营收占比1/4甚至1/3以上;4)信用卡不良率整体保持平稳,除浦发、平安外的8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18年末不良率均低于年初;5)发卡量、交易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卡均交易额也普遍有所提高,或表明居民对透支消费的接受度变高,信用卡业务未来空间广阔。

其他类型的个贷增长如何?

提升个贷占比,是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方式。当信用卡增速趋缓时,其他类型的个贷增长如何?整体来看,17-18年,主要商业银行个贷占比均显著提升,大行平均提2.3pct,股份行平均提3.7pct。大行主要以房贷驱动(交行以信用卡为主要驱动),股份行主要由信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驱动。截至18年底的个贷结构中,四大行几乎都是房贷,股份行则较多地依靠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平安继13年之后,个贷占比在18H1时再度赶超招行,并在18年末时,优势进一步扩大,其表内贷款的零售转型更进一步。

投资建议: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资产质量担忧不大

18Q4信用卡逾期金额和比率“双降”,12家银行中8家不良率下降,信用卡资产质量担忧不大。一季度金融数据佐证经济或迎拐点,银行板块性价比凸显,估值上行空间或已打开。继续强推低估值拐点标的-兴业、南京、贵阳,看好江苏、光大,持续主推零售银行龙头-平安招行

风险提示:互联网金融引发的共债风险扩大;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

正文

1. 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在贷款总额中占比提升

1.1信用卡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比上升

行业整体来看,信用卡在总贷款中占比稳步上升。总量来看,2018年底信用卡授信余额15.4万亿,应偿信贷余额为6.85万亿(以下简称“信用卡贷款”),在整体信贷中占比5.03%,环比仅上行7BP,17年同期是24BP,前值11BP。

银行个体来看,大行信用卡在贷款中占比仍然较低(交行略高)。一直以来,四大行和邮储对信用卡业务就不太倚重。尽管18年其信用卡在贷款中占比较17年略有提升,但依然都没超过5%。17-18年,交行信用卡占贷款比从9.2%提到10.8%,区别于其他大行。股份行信用卡在贷款中占比普遍升高(浦发略降)。其中,平安的信用卡占比本来就显著高于其他7家股份行,经过18年的扩张后,占比又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24.2%,接近1/4。

1.2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未来发展空间仍较广阔

格局未变,仍是大行、上市股份行为市场主体。截至18年底6.85万亿的信用卡贷款中,6家大行占比39.3%,8家上市股份行占比45.5%(因兴业、华夏尚未发布18年年报,暂以18H1规模计算,存在低估的可能),14家银行合计在总额中占比84.4%,为市场的主体部分。大行和上市股份行整体经营相对稳健,故行业整体风险度不高。(注,后文不特别说明时,“股份行”均特指8家上市股份行)

大行里,交行、邮储18年增速仍较高。单家银行来看,6家大行18年信用卡增速均低于17年,四大行均降至20%以下,但邮储、交行增速仍较高,分别为28%、27%。邮储信用卡贷款基数较小,18年末仅993亿,增长的绝对量为216亿;交行信用卡规模本身已较高,18H1在大行里列第三位,增加的绝对量就较大,达1062亿。

股份行里,平安18年增速为55.9%,显著较高。除了尚未披露年报的兴业、华夏,其余6家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速均较17年出现下滑。浦发下滑到仅3.6%,招行降至17.1%,增速较低;中信、民生、光大同比增速保持在33%附近;平安18年相比于17年67.7%的高增速,虽略有下降,但仍然以55.9%的18年增速在股份行中一骑绝尘。

因基数较高,17-18年增速略有下滑,增量仍可观。12家已发布年报的大行和股份行合计来看,17年信用卡贷款的增量是10931亿;18年的增量是9990亿,同比仅少增941亿。分解来看,18年下半年增速整体好于上半年。交行18年26.6%的增速分拆到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24.8%和1.8%,其实在下半年是显著收紧的。与之相反,中信18年全年的增速分解是-2.0%和34.6%,其实下半年放量更明显。类似的还有浦发,全年增速分解为上半年-1.7%和下半年5.3%,上半年的收缩有触底回升的意思。相当一部分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增速出现“上半年低、下半年高”的状况,已披露年报的就包括农行、中行、邮储、招行、中信、浦发、平安,增长势头实质并未减弱,未来发展空间仍有待释放。

2. 信用卡收入对股份行营收构成重要支撑

2.1 披露数据的4家股份行,信用卡收入体量已很可观

信用卡业务收入由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利息收入主要是对信用卡贷款,按场景不同划分为消费利息、取现利息、逾期利息。一般情况下,信用卡利息收入统计在个贷利息收入中,不能区分,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会披露。非利息收入包括年费、各类手续费、违约金等等,一般放在“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下的“银行卡手续费”科目中。

浦发/中信/招行/光大的信用卡收入已非常可观。14家上市银行里有4家在年报中披露了全口径的信用卡收入。2018年,招行、浦发、中信、光大信用卡业务全口径收入分别为667亿、553亿、460亿、390亿,分别在其各自营业收入中占比达26.8%、35.5%、26.8%、35.4%,也即1/4甚至1/3以上。这4家披露全口径信用卡收入的股份行,加上平安、民生,18年底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均在4000亿左右及以上,在股份行中是有代表性的。这表明,信用卡业务业务已成为股份行营收的重要支撑点。

这4家银行里,有3家信用卡收入增速18年有所下滑。浦发/中信/招行的信用卡收入增速18年分别下滑了112pct、35pct、2pct,达到13%、18%、22%,17年的“盛况”不在。光大信用卡业务增速提升了4pct到39%,经营较为稳健。尽管如此,4家银行的信用卡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均大幅提高,提升幅度为2.2pct到4.9pct不等。主要因为,尽管信用卡收入增速下滑,但仍然高于其整体营收增速。

2.2 信用卡非利息收入与银行卡手续费接近

股份行的银行卡手续费与信用卡的非利息收入很接近。“银行卡手续费”中包括借记卡部分和贷记卡部分。股份行的借记卡客户基础较小(相对大行而言),且对信用卡业务较为倚重,故在其银行卡手续费中,信用卡部分要远大于借记卡部分,故该科目可近似看作是信用卡的非利息收入。

建行的信用卡非息收入与银行卡手续费差距较大。大行中,建行披露了信用卡手续费。但其与银行卡手续费科目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其借记卡业务客户基础庞大。尽管近年来信用卡部分占比持续提升,18年达76%,依然不能以此作为对信用卡非息收入的估计。

2.3 银行卡手续费在营收中占比普遍提升

透过银行卡手续费看信用卡非利息收入。对股份行,前者可近似看作是后者;对大行,前者对后者也有一些参考意义。尽管存在瑕疵,但好在银行卡手续费的披露较为充分、口径比较一致,同业间可比性较强,对其展开分析,也能大致把握信用卡非息收入的情况。

股份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比显著高于大行。大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在营收的占比均低于10%,而股份行普遍都在10%以上(但招行、兴业除外)。招行较低的原因是,2015年起将信用卡分期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将其纳入利息收入统计。尽管招行18年银行卡手续费收入仅167亿,但其信用卡全口径收入达到了667亿。平安、光大信用卡贷款占贷款比就较高,故其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营收比也较高。

18年股份行银行卡手续费在营收占比普遍提升。从17年到18年,平安/光大/民生/浦发的银行卡手续费占营收比均提升了3pct以上。其他股份行银行卡手续费占营收比亦有所上行。整体来看,大行的银行卡手续费在营收中占比提升幅度较小。交行提升1.2pct,在大行中相对突出。

3.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逾期半年以上“双降”

3.118Q4行业整体逾期额和逾期率环比“双降”

18年信用卡贷款仍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17Q4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速曾达到36.95%的阶段高点(自13Q4的61.59%高增速放缓以来),而之后在整个18年各季度,均呈现增速放缓,18Q4同比增速降至23.20%。

18Q4信用卡逾期贷款额及逾期率环比“双降”。央行按季度披露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的贷款余额及比率。信用卡18Q3逾期额环比大增124亿,逾期率环比上升13BP,市场普遍担忧在经济下行趋势中,信用卡资产质量是否会恶化加剧。而18Q4形势出现逆转,逾期额环比减少92亿,逾期率环比下降18BP(已低于18Q2的水平),资产质量企稳。

3.2 有相关披露的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整体平稳

18年下半年不良率并未显著上行。实际上,从已披露不良率数字的银行来看,18年下半年不良率整体呈现的是下行趋势。已披露信用卡贷款不良率的7家银行中,有5家的不良率在18年下半年是环比下降的,下行幅度来看,农行31BP、建行11BP、中行9BP,改善较为显著。

浦发、平安不良率上行,与其近几年的激进扩张有关。浦发在13-16年信用卡贷款增速在70%以上,且一路攀升,到2016年甚至达到140.5%,17年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有56.6%,高速扩张可能要以风控让步为前提。平安17年信用卡贷款增速高达67.7%,且18年上半年依然延续了高增速,刚好伴随着经济衰退迹象逐渐显露的过程,新获客质量可能受影响。

4. 发卡量和交易额保持稳健增长

4.1 主要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稳步增长

截至18年底,大行累计发卡量整体高于股份行。大行的累计发卡量与股份行有显著差距,然而信用卡贷款的体量却大致在同一水平。有两种可能,一来可能是股份行的流通卡数占比较高(未披露数据,故不得而知),二来可能是股份行户均额度或户均贷款额更高。

18年主要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保持稳健增长。披露了17-18年累计发卡量可比口径数据的银行有9家,发卡量均显著增加。分开看,其中5家同比增速略有下滑,3家出现了增速上行。除了光大、邮储、中信分别提升7.8pct、2.9pct、2.7pct之外,其余几家大行和股份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但即便如此,除工行的同比增速5.6%之外,其余8家的18年发卡量同比增速均在13%以上。较高的是浦发,达37.3%,其次是邮储,达35.4%。

4.2 交易额增速平稳,卡均交易额上行

信用卡总交易额增速平稳,部分银行有所上行。大行中交行/邮储/建行/农行18年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速分别上行11pct、11pct、5pct、2pct,而反观发卡量增速,仅邮储略有上升,其他三家都是大幅下降的,这表明大行的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或消费体量提升。股份行里,平安交易额增速大幅提高,从近40%提高到近80%,或表明其信用卡使用频率或消费体量大幅提升,或为其带来更多的透支利息及商户返佣等收入。

卡均交易额有所上升。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流通卡数、流通户数,是年报里常见的客户数量指标,但经常披露不全,我们尽量在统一口径之下比较卡均/户均的交易情况。按累计发卡量计算卡均交易量,可发现18年相比17年,多数银行卡均交易量均有所增加,表明居民对透支消费越来越适应。按流通卡数计算卡均交易量,招行、平安、浦发比较接近,都在5万元上下。

5.结合其他个贷种类,贷款零售转型进展如何?

17-18年,主要商业银行个贷占比均显著提升,股份行提升幅度整体高于大行。6家大行各自提升1.6到3.0pct不等,平均2.3pct。其中以农行提升较为显著,达3pct。6家上市股份行(兴业、华夏年报尚未披露)则各自提升1.4到8.7pct,平均3.7pct。其中以平安银行较为突出,提升8.7pct,属于“高者益高”。大行主要以房贷为驱动。除交行是以信用卡为主要驱动因素外,其余5家大行均以房贷为主要驱动因素,信用卡贡献较少。消费贷/经营贷/其他的贡献更不显著,工行、邮储在其上的占比甚至明显下降。股份行主要由消费贷/经营贷为驱动。平安银行分别由信用卡和消费贷及经营贷贡献6.2pct和2.2pct的个贷占比提升。浦发、光大主要靠消费贷及经营贷提升个贷占比。

大行的个贷主要由房贷构成,股份行更依赖信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四大行的个贷结构很相似,大量的房贷,加上少量的信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邮储的消费及经营贷占比较高,是其与四大行甩开差距的主要因素;交行房贷不高,但以信用卡补充。股份行房贷占比普遍不及大行,信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分布较平均。

大行的个贷占比稳步提升,股份行则更多波动。平安继13年之后,个贷占比在18H1时再度赶超招行,并在18年末时,差距进一步拉大。表明其售转型在表内信贷部分成效卓著,并由信用卡和消费贷平均用力,“两条腿走路”,基础相对扎实。光大的个贷占比提升也较显著,且推进进度较稳。

6.投资建议: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资产质量担忧不大

(一)整体来看:行业扩容趋缓,逾期额及逾期率“双降”

此前我们在18Q3观测到,信用卡出现行业性的逾期率上行,那么18Q4该趋势是否在延续呢?数据指向以下结论:1)信用卡在总贷款中占比上升趋缓,18年底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6.85万亿,在整体信贷中占比5.03%,环比仅上行7BP,低于17年同期的24BP;2)因基数提高,18年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速有所下降,17Q4信用卡同比增速曾达到过36.95%的阶段性高点,而到18Q4降至23.20%;3)18Q4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金额环比下降92亿,逾期半年以上比率下降18BP,逾期额及逾期率环比“双降”,或已企稳。

(二)个体来看:信用卡贷款持续增长,不良率整体保持平稳

从银行年报中,发现当前信用卡业务五大趋势1)18年信用卡贷款持续稳健增长,且分解来看,已披露的12家中有7家18H2增长幅度高于18H1,增长势头实质并未减弱,未来发展空间仍有待释放;2)股份行信用卡贷款在贷款中占比显著提升,大行仅略有提升;3)信用卡收入对股份行营收构成重要支撑,招行/浦发/中信/光大信用卡收入分别为667亿/553亿/460亿/390亿,在营收占比1/4甚至1/3以上;4)信用卡不良率整体保持平稳,除浦发、平安外的8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18年末不良率均低于年初;5)发卡量、交易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卡均交易额也普遍有所提高,或表明居民对透支消费的接受度变高,信用卡业务未来空间广阔。

(三)其他类型的个贷增长如何?

提升个贷占比,是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方式。当信用卡增速趋缓时,其他类型的个贷增长如何?整体来看,17-18年,主要商业银行个贷占比均显著提升,大行平均提2.3pct,股份行平均提3.7pct。大行主要以房贷驱动(交行以信用卡为主要驱动),股份行主要由信用卡和消费及经营贷驱动。截至18年底的个贷结构中,四大行几乎都是房贷,股份行则较多地依靠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平安继13年之后,个贷占比在18H1时再度赶超招行,并在18年末时,优势进一步扩大,其表内贷款的零售转型更进一步。

结论:18Q4信用卡逾期金额和比率“双降”,12家银行中8家不良率下降,信用卡资产质量担忧不大。一季度金融数据佐证经济或迎拐点,银行板块性价比凸显,估值上行空间或已打开。继续强推低估值拐点标的-兴业、南京、贵阳,看好江苏、光大,持续主推零售银行龙头-平安和招行。

7. 风险提示

互联网金融引发的共债风险扩大;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

近期团队主要专题报告

【重磅专题】票据融资大增,我们怎么看?-廖志明

【专题】如何衡量当前银行信用卡风险?-天风银行

【专题】回首“四万亿”,为何这次信用难宽?-天风银行

【专题】托管与资管齐飞,海外特色托管银行的崛起之道-天风银行

【专题】银行理财怎么投股票?-天风银行

专题研究:详解微众银行,见证金融科技的力量-天风银行

重磅专题:银行资产质量十年沉浮录:基于细分行业的视角

详解大额风险暴露:严标准、广覆盖、宽期限,建立系统化的风险集中度管控框架-天风银行

【专题】银行债转股怎么搞:钱从哪来,对谁转股,如何实施与资本占用?-天风银行

去杠杆之下,关注“非标”违约风险-天风银行

【专题】信用卡大有可为,渐成零售业务主力-天风银行

专题研究:TLAC规则带来多大银行资本压力?-天风银行

【天风银行专题】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新时代,规范发展新时期

【天风银行】有深度的LCR专题:详解LCR指标及其影响

【深度】业绩增速大幅回升,资产质量显著改善-成都银行

【深度】高息差、低估值的农商行龙头-重庆农商行

【深度】平安银行:Fintech+流量,零售转型龙头

【深度】吴江银行:新名片,带来成长新空间

【深度】浦发银行:多事之秋已过,正待重振雄风

【深度】杭州银行:不良之困已远,业绩回升显著

【深度】长沙银行:左手政务,右手小微

【深度】江苏银行:小微无惧大行挑战,净息差有望改善-天风银行

【重磅深度】张家港行:身处福地,专注小微-天风银行

【个股】重庆农商行:借力西部大开发,成就农商行龙头

邮储银行深度:资产质量优异,腾飞中的零售大行-天风银行

工行深度:综合经营领先,堪称世界一流大行-天风银行

中信银行深度:整固突破,盈利提升可期-天风银行

专题研究:招行VS富国:零售王者,谁主沉浮?-天风银行

招商银行深度:精耕零售轻型转型,高ROE的零售之王

【天风银行】建设银行深度:息差与不良双拐点,业绩向好的大行

【天风银行】常熟银行深度:大零售业务特色鲜明,盈利渐高的精品农商行

【天风银行】宁波银行深度:精耕中小与消费贷,高ROE的成长性银行

行业投资策略

银行业2018年中期投资策略:业绩依然向好,政策调整催化-天风银行

银行业2018年度投资策略:业绩上行,可攻可守

重要声明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关于信用卡,从年报中能看到什么?》

对外发布时间 2019年4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廖志明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70001

天风银行廖志明团队:努力做更好的研究!

廖志明,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籍贯江西。东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且为全额奖学金获得者。曾就职于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商业银行总行的观察视角与分行的业务能力,对金融监管、流动性以及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等有独到见解。卖方研究从业多年,曾在民生证券负责银行业研究。2017年金牛奖分析师,WIND2018年金牌分析师银行业第一名,信贷预测之领军者。

林瑾璐,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籍贯浙江。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曾先后就职于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研究所,2017年9月加入天风证券研究所。

余金鑫,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北京大学硕士,籍贯湖北。曾就职于光大银行总行核心处室,对银行业务理解透彻。主要负责资产质量深度分析与监管政策解读。

朱于畋,天风证券银行业研究员,计算机科学硕士。曾先后担任财产保险公司高级规划师,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部总助。负责研究中小银行、海内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领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