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刘晓博 (ID:liuxb929),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常有读者问: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都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谁最有前途?
我的回答是:大湾区则市场化程度最高,“粤文化”独居特色和魅力。如果从投资价值、经济前景来说,我挺大湾区。
事实上,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中 共中 央 、国务院印发,大湾区正在发生5个巨大的趋势性变化,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这5个变化,正在中国酝酿出最大的投资机遇。
变化一:交通“单中心时代”终结,“多中心时代”到来。
打开粤港澳地区的交通图,你会发现:广州是绝对的中心,深圳和香港都偏居一隅。
在“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前,香港简直就是陆路交通的“死角”,只能通过深圳跟内地往来。至于深圳,也比香港好不到哪里。老深圳人都知道,在2008年“冰雪灾害”之前,深圳基本上没有几趟始发列车。春运的时候,绝大部分乘火车回乡的深圳人,都要到广州转车。
广州位居珠三角中心,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大都会。再加上是省城,“大湾区规划”出台之前的粤港澳交通布局,是以广州为中心进行的,这大概从明代就开始了。
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广州是大湾区交通功能最全的枢纽城市、门户城市,公路、水路、空运和铁路综合实力第一。香港虽然海运、空运超过广州,但公路、铁路远逊于广州。深圳只在集装箱吞吐量上超过广州,其他都跟广州有显著差距。至于澳门,在交通上就更边缘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将终结广州“单中心”的时代。“纲要”明确提出:
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纲要出台的时候,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南沙大桥即将通车。在这个时候强调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显然是指正在施工的“深中通道”和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这两大历史性工程,一个连接深圳机场南侧和中山,一个连接前海和珠海北部,都与深圳有关。
至于“连通内地与港澳”,显然是深圳和珠海的任务,比如深圳正在修建的莲塘口岸,正在规划的前海口岸,以及深圳机场经过前海到香港机场的通道。
所以,“大湾区时代”新建的重点交通项目大多跟深圳有关。事实上,深圳也是国家“交通十三五规划”明确的7大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另外6个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重庆。
当然,香港、澳门、珠海的交通地位也会上升。在大湾区内部会诞生3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广州、深圳、香港。“广州单中心”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变化二:珠江口东西两岸“失衡时代”终结,融合时代开始。
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发展失衡,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比如香港的经济总量是澳门的6.6倍,深圳是珠海的8倍,东莞是中山的2.3倍,惠州是江门的1.3倍。
但长期以来,珠江口两岸的交通问题议而不决,阻力重重。目前工程终于进入到实质性施工阶段,有望在2024年通车,这距离中山方面最早提出动议,长达26年。
正如上文所说,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终于成为大湾区的重中之重。深中通道之后,还将建设深圳到珠海的“深珠通道”(见下图)。
目前,不仅深圳企业、市民摩拳擦掌,开始在投资上布局珠江口西岸,就连深圳市政府也准备在中山买地,建设深圳的政策性住房。此前,深圳官方已经在东莞买地,建设政策性住房。
而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江门,甚至佛山、肇庆都翘首以待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变化三:“深圳外溢时代”替代了“香港外溢时代”。
在一个城市群里,如果政府不阻拦,资源会根据市场法则自由流动,往往存在一个主要的“外溢城市”。
在大湾区,改革开放以来直到2014年左右,香港一直是资源的“外溢者”。珠三角能发展起来,主要是靠香港的带动。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不再、资产价格高企、营商成本上升,香港本地资金主要流向欧美,乃至大洋洲。这从李嘉诚家族资金的流向,可以看得很清楚。
而深圳正在接棒香港,成为大湾区的“资源外溢者”。
为什么是深圳,而不是广州?原因很简单,深圳汇聚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7.7万亿左右,广州是5.5万亿左右,深圳汇聚资金超过了“广州+佛山+肇庆”。至于深圳的上市公司数量,则达到广州的3倍;上市公司市值,是广州的4倍。
而深圳的面积,不到广州的三分之一。所以,深圳装不下这么多资源,只能外溢。对于大湾区内的二、三、四线城市来说,未来得深圳外溢资源者得天下。
变化四:广深从“竞争时代”迈入“竞合时代”。
在过去很多年里,广州和深圳竞争大于合作,两个大城市处于“对视状态”,民间尤其如此。
随着大湾区规划的落实,“竞争”正在变成“竞合”——有竞争,更有合作。
“大湾区规划”浓墨重彩地提及内地三大发展平台:前海、南沙、横琴。这三个承载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全部在珠江口。
南沙已经成为广州唯一的副中心,这意味着广州全力南下。南沙的最南端,距离深圳机场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左右,未来深中通道通车后,南沙有一个出入口。将来南沙的广州人到深圳机场乘飞机,至少比去广州白云机场近一半距离。
这意味着:广州和深圳不再“隔着东莞”,而是一衣带水的邻居。
从“对视”到“握手”,姿态的变化耐人寻味,也充满想象。在这个大背景下,东莞在长安、虎门沿海区域成立了“滨海湾新区”,中山东进设立了翠亨新区,深圳在机场北规划了海洋新城。未来,前海、海洋新城、滨海湾新区、南沙、翠亨新区将形成大湾区的“金项链”。
此外,沿着珠江口东岸的多条高速公里、高速铁路,广深港科技走廊已经成型,并延伸到澳门。在这个科技走廊里,香港、广州有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深圳有世界级的科技企业,东莞有完整的制造业链条,大家聚在一起可以相互补短板。
变化五:大湾区再次成为“压倒性”人口增长中心。
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是从广东、从深圳开始的。上世纪80年到90年代中期,珠三角是全国压倒性的人口增长中心。
随着浦东的开放,以及全国改革开放格局形成,从1995年到2014年的这大约20年里,吸引外资的中心、人口增长的中心北移,呈现出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广东再次成为压倒性的人口增长中心。官方统计显示,2018年广东新增常住人口177万人,几乎相当于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浙江、安徽、河南三省的总和。
江苏、山东和浙江,是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省份,广东常住人口年增长超过这三个省的总和,已经持续了4年。
广东为什么吸引人?根本原因是广东市场化程度高,对私人产权比较尊重,民企、小微企业活跃,新移民在这里容易谋生。广东看似房价很高,但城中村、小产权房体量巨大,珠三角事实上存在住房“双轨制”,存在体量巨大的“天然廉租房”,所以能吸引、容纳大批的移民。
人民在用脚投票。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广东,其实就是选择了市场,选择了大湾区这个“合伙人圈子”。我之前在专栏里讲过:京津冀更像是一个“父子圈”,中央政府站在北京背后扮演父亲;长三角更像是一个“兄弟圈”,上海是大哥;而大湾区是“合伙人圈子”,这里有4个中心城市,3个关税区,3种货币,2种社会制度。
合伙人圈子,规则当然首选“市场”。
大湾区,强大的背后是文化!
大湾区“五大机遇”,未来变成现实财富的关键是即固守传统又包容开放的“粤文化”。
它之于大湾区的重要性,可概括为几个反问:为什么粤商能后来者居上,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帮?为什么很多人在内陆只能做个普通人,来到大湾区后却大获成功?为什么仅仅40年,深圳就能从一个小渔村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为什么中国三大都市圈同时间起步,唯有珠三角(大湾区)成了实力均衡、产业结构合理的“合伙人圈”?
这些显然不是一句“政策利好”就能解释的,成功的共性源自更深层的力量:催人奋进的粤文化。
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为底蕴,吸纳了西方的市场经济文化(规则意识、开放心态),杂糅而成。概括起来就是:开拓创新、务实低调;全球眼光、世界胸怀。
华为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代表,在华为被美国打压的这段时间里,任正非的很多内部讲话被媒体发掘出来,你可以看到华为的世界眼光和胸怀:当遭遇主流外部世界打压的时候,不是退回去,关门保守,而是想办法突破,拥抱世界。
此外,“粤文化”还尊重个人隐私和私人财产权。参观过开平碉楼的人都知道,很多碉楼主人上世纪三四十年底离开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有亲属在国内,但他们的建筑、里面的物品几十年一直封存,无人打搅。这种文化理念,让广东成为最尊重私人财产、个人隐私的地区,反过来又刺激了人们的奋斗欲。
“粤文化”还有强大的包容性,历史上多次敞开胸怀接受来自北方的移民。“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广东人”就体现了这种精神。正是这种催人奋进粤文化的感染,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放弃拼爹幻想、不怨天尤人,靠着真本事闯出一片新天地。
所以,即使在深圳、广州之外的实力相对弱小的广东城市,来自五湖四海创业者仍然可以打拼出世界级企业,如珠海有格力,佛山有碧桂园、美的,东莞有OPPO、vivo等等。
事实上,粤文化中放眼世界、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源自于两千多年前张骞等热血男儿,敢为人先,凿空西域的丝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