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速放缓、市场分散 拟赴港上市的久久王有多“甜”

GPLP
直接分销商数量骤减是甜食制造商久久王业绩下滑的元凶。

本文来源:GPLP (ID:gplpcn),华尔街见闻专栏作者

编辑:楚客

审校:一条辉

━━━━━━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港交所于5月7日披露了甜品制造商久久王食品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久王”)的招股说明书。

1999年成立的久久王是甜食制造商。久久王从事生产及销售甜食产品,主要包括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久久王销售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即OEM产品和自有品牌。公司陆续创立了三个自有品牌即酷莎、拉拉卜、久久王。

业绩增速放缓

表一:久久王分产品销售业绩(数据来源:久久王公开数据)

招股书数据显示,久久王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亿元、3.56亿元和3.81亿元。公司2017年较上年同期的业绩增长了13.57%;2018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2%。明显可以看出,久久王业绩增速放缓。

同时,报告期内每年度OEM产品所创收入占同期营收比率在逐渐上升,2016年到2018年从45.7%增长到56.6%;各年自有品牌所创收入占公司同期的业绩比例在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54.3%到2018年下降至43.4%。

其中,酷莎为自有品牌中业绩的主力军。2016年-2018年酷莎的销售业绩占比分别为43.6%、38.0%和34.3%。明显看出,酷莎的业绩占比也在逐年减少。

是什么导致久久王自有品牌业绩增长出现下滑现象呢?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久久王自有品牌增长出现乏力现象与公司直接分销商的数量减少有很大关系。

表二:久久王直接分销商数量(数据来源:久久王公开数据)

数据显示,2017年久久王直接分销商数目较上年的183家增长了13家,2018年直接分销商数目为125家较上年的196家减少了71家。而且主要创收的华东地区数量下降最为严重,报告期内华东地区数量由2016年的78家下降到2018年的47家。

2016年-2018年久久王向直接分销商销售所创收入在逐渐减少,分别为1.69亿元、1.63亿元和1.59亿元。且报告期内公司直接分销商销售所创收入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分别为54.1%、45.9%及42.0%。

诚然,自有品牌销量不景气,就需要代工业务来维持业绩。报告期内OEM产品所创收入占同期营收比率自45.7%增长到56.6%。但是一旦发生与OEM客户合作关系不利的因素,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的业绩。

市场较分散,行业有下行趋势

久久王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国内甜食制造行业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超过1000名,其中以小型制造商居多。而且不少海外公司凭借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也来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据估计,2017年中国甜食制造市场五大市场参与者即徐福记、玛氏箭牌、旺旺、不凡帝范梅勒和雅客的加总市场份额约为30.4%,久久王2017年的营收为3.6亿元,占同期中国整体甜食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0.6%。

总而言之,甜食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品牌知名度及产品差异化是甜食生产厂商在整个行业中最突出的竞争优势。

表三:2013年至2022年中国人均甜食消费量(数据来源:久久王公开数据)

由于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而甜食更是导致身体发胖、造成蛀牙及糖尿病的诱因。所以,消费者更偏好含糖量低的产品。目前,消费者对功能性甜食(如维生素泡腾片、膳食纤维等)的需求量更大。

尽管有不少生产商已经顺应市场需求从传统甜食转向功能性甜食的生产,但不可避免的2013年到2017年人均年甜食消费量从1330g下降到1300g,年复合下降了0.6%。预计2018年到2022年人均年甜食消费量会从1300g下降到1280g。

同时,面对整体甜食行业的需求量下降,久久王想要扩张哪怕保持市场份额,都需要在产品和战略的多元化的发展方面下足功夫。

推荐阅读

莫把“大存大贷”妖魔化

悲催的江苏索普:49亿元重组方案被否 净利润同比下滑95%

人工智能“淘金热”的几年 真正闷头赚钱的是这家公司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www.gplp.cn联系电话:15311433139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