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银行规模大,吸干了实体经济血液?

金融股不涨,股票指数就涨不高,为什么?

 戳此加入鲁政委的《解码中国经济双支柱》

本期提要

  • 银行规模大,吸干了实体经济血液?
  • 银行的利润占到了所有企业利润的四成左右?
  • 金融股不涨,股票指数就涨不高,为什么?

本期内容

非常感谢华尔街见闻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也确实觉得除了要讲出有洞察力的观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当大家对一个东西存在着很多误解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在那个时点认为正确的东西讲出来。

我一直强调在那个时点,我不知道大家对经济分析怎么看,可能很多人认为经济分析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真理,而在我看来,这不是经济学真正的哲学基础。经济学真正的哲学基础,就是它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掌握了部分的、不完整的信息,所以我们才需要市场。市场就是每个人拿着自己掌握的不完整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流,去和别人做拼图,当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走到市场上做拼图的时候,我们认识的东西才更完备。

所以在我的理念当中,经济学真正的哲学基础是不可知论。它认为没有人掌握了跨越时空的真理,而我们只是在那个时点讲出了自己认为似乎更接近真实的东西。这里我用了好几个限定词,那个时点、似乎,因为多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可能有的人的观点还要被修整。我一直认为这是经济学真正的哲学基础。

十几年前还流行博客的时候,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过一段话,我说无论我的看法被人们怎样误解,甚至谩骂,我一直在想阿伦特的那句话,她说其实我本来可以什么都不讲,也就是如果我不讲的话肯定不会有人骂我,我也一切安好,但是她说:为了爱,人们需要开诚布公的对话。

所以你需要在那个时点把你认为别人存在误解的东西讲出来,然后讲出你自己对这个东西的感受。市场交易的逻辑就是让每个人讲,让卖者要价,让买者砍价,最后的结果可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最满意的,却也不是最坏的,这就是经济学的真理。

我们在看一个人的观点时,经常有人会说你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用这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的所有观点全都否定了。其实,经济学一直认为人的感受只有自己最懂,没有人比你更懂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就是要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同时我们不要禁止别人讲他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讲出来,在这中间碰撞,就像市场中的买和卖一样,然后就能达成对每一个人来说似乎不一定是最好,但都不是最坏的结果。这就是阿伦特的那句话,为了爱,人们需要开诚布公的对话。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选银行和地产这两个问题?因为它们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最有关系。谁能够一个月不跟银行打交道?可能没有。谁能够每天不跟地产打交道?可能有人会说我没有,我已经好久不讨论买房子的事了,但是你睡在房子里面,不是吗?所以几乎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个月都要跟这两件事打交道。

因为这两件事大家太熟了,所以总觉得对这两件事都很懂,但是我们发现恰恰是这两件事特别的复杂,很多流行观点都存在着考虑的并不是很全面的地方,所以我想在这里讲一讲这两个问题。

一听到课,大家会觉得是不是就像课本一样,第一章讲概念,然后再怎么样,我不想这样讲,我觉得这样效率不够高,我更愿意直接从问题入手,就是说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我从这里直接开始。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银行。

这里我们提出了六个问题,都是目前媒体和个人非常关心的问题。第一个,大家经常说现在的银行规模太大了,吸干了实体经济的血液。

最典型的一种表述是说你去看一下世界500强或者全球银行的排名,规模最大的前四家银行全部是中国的银行。但是如果由这个就推出是银行吸干了实体经济的血液,恐怕是不正确的。如果不看前五家,你去看全球银行1000强名单,看完之后你会更加惊讶,为什么?你会发现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国内银行都在全球银行1000强当中,你是不是会感到更加的不安,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排名的关键指标是什么?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只看排名,其实魔鬼藏在细节当中。这个排名是按一级资本的多少排的,考虑到金融监管者对于一级资本有一个最低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一级资本越多,按照对应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它的资产规模也就越大,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每一家银行都会充分使用它的资本,以提高它的资本使用效率。也就是直观的说,这个排名就是银行资产规模的排名。

大家想没想过什么是银行的资产?贷款是银行最大的一种资产,在很多银行中至少占到总资产的一半,有的甚至占到八成、九成。第二,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国债就是把钱给国家做一些安排、投资等等,企业债就是帮助企业筹资,其实贷款也是更多的用于企业。除此之外,银行还会留下一些现金储备,可能是留在银行里面,也可能是留在央行。

所以,银行的规模大恰恰表明银行对经济的支持是非常多的,相比之下其他金融机构对经济的支持就显得严重不足。因为如果支持得足,银行的规模就不会有这么大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足,而未必是银行吸干了实体经济的血液。

另外一个经常被讲到的问题是,有人会说你说银行没有吸干实体经济的血液。但我经常听人讲银行的利润占到了所有企业利润的四成左右,也就是说整个经济挣的钱都被银行挣走了,还有人说几家大银行每天要挣30个亿的利润,你觉得还不够多吗?这个数字好像也挺吓人的,但是这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数字?以2018年为例,2018年A股的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为1.5万亿元,占到上市公司总利润的41%。于是大家认为上市公司的数据足够准确,所以整个经济的情况就是这样。

但大家要记住一点,我们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结构不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完美映射,也就是说不是在整个经济当中,比如说银行资产在上市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是20%就代表银行资产占所有企业资产的20%,或者说工业企业资产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30%就等于工业企业资产占所有企业资产的30%,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A股其实更像一个金融板。老股民都知道,金融股不涨,股票指数就涨不高,为什么?因为银行在这个指数中的权重太大了,所以你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利润结构不是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完美映射。

我们利用普查的数据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把它复原一下,看一看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来看一下,如果从总资产来看,2018年上市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76%,也就是说中国接近80%的银行都上市了,没有哪一个行业拥有如此之高的上市公司比例。

再看实体上市公司,我们曾经用普查数据复原了一下,实体上市公司资产在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只有不足30%,也就是说只有20%多的实体公司上市了。用一个上市公司占全行业80%的行业,跟一个上市公司仅占全行业百分之二三十的行业去比,前者的利润肯定是多的。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实体上市公司的利润只相当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38%,也就是说还有大量挣钱的实体企业其实不包含在上市公司当中。它们如果包含在上市公司当中,结果会不一样。如果我们用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的话,金融业企业的营业盈余在全社会企业营业盈余中的占比只有20%,远不是大家在银行利润在上市公司总利润占比中看到的40%。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有用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每5年公布一次,所以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已经是目前可以使用的最新的投入产出表。

我们在这里放了一张比较形象的图,大家可以看得更直观一点。虽然营业盈余跟利润的口径有一点差异,但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接近的,那么上市银行的利润在全社会企业总利润中的占比就不是41%,而是20%,41%是上市银行利润在所有上市公司利润中的占比,但是A股的上市公司的结构不是整个经济结构完美的映射。

再看另一边,上市银行利润在所有银行利润中的占比是82%,跟它的资产占比78%是基本接近的,但上市的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在全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利润中的占比只有24%,这都是因为我们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或者说非银行的企业上市的量,或者说在上市公司资产中的占比没有银行那么高。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我讲了半天都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个问题是引起大家很多误解的关键。我记得好多年前,有几个互联网领域非常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在一次浦江论坛上,和一家银行的董事长PK,说的就是这句话,说你们银行拿走了整个经济50%以上的利润,结果银行的董事长无言以对,为什么呢?董事长不是分析师,他可能不用每天看数据,他搞不清楚50%这个数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们仔细看了一下,最后发现现实的情况不是这样。

所以做分析师最重要的是关注细节,最重要的是对数据非常清晰、透彻的了解。

以上就是本期课程的全部内容,我是鲁政委。

- E N D -

更多课程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收看

 

风险提示:大师课为甄选第三方合规机构人士,讲授投研理论课程之平台,所授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买卖或投资建议。平台课程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华尔街见闻意见或观点,也不解决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平台不对任何与您依赖课程观点或信息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