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以来,北上流入有何变化?

国盛策略张启尧、张峻晓
在近期的外资流入过程中,消费和科技成长呈并驾齐驱态势,科技类公司甚至在年中以来的部分阶段超过了消费。

1、指数同步扩容开启,北上流入有何新变化?

国际三大指数同步扩容窗口自8月开启。MSCI年度二度扩容已于8月27日盘后生效,A股纳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同时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股计划也将于9月23日双双生效,届时富时罗素A股纳入因子将由5%提升至15%,标普道琼斯指数A股纳入因子则将一次性提升至25%。这就意味着,8-9月国内市场将迎来三大指数的同步增持,保守估算将合计吸引超过2000亿的增量。据央行最新公布的外资持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境外机构持有A股总规模1.65万亿,占A股流通市值比继续提升至3.72%。去年以来的系列报告中,我们已经反复强调外资流入仍在初级阶段,且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短期扰动不会改变外资流入的大趋势。

回顾2017年以来北上流入风格演变历程,我们能看到:1、在以往每一轮外资入场阶段,大消费的北上流入规模都位居前列,但随着存量持仓规模的提升,其受到外围波动的影响显著提升,外资撤离阶段消费类公司抛售压力也更大;2、科技成长类公司在以往外资流入流出期间,北上增持和减持力度都最小,说明外资对于A股的科技成长类公司影响较小;3、按照北上资金的青睐度排序,各类风格的大体关系为:消费>金融地产>周期及其他>成长。

今年下半年以来,北上流入相较以往有了一些新变化:首先,北上对各类风格的配置分化度有所收敛;其次,在近期的外资流入过程中,消费和科技成长呈并驾齐驱态势,以30日流入均值来看,科技类公司甚至在年中以来的部分阶段超过了消费。而历史上,在北上整体流入过程中,成长增配超过消费公司只在2018年初发生过一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消费类公司估值持续抬升后,对外资的相对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时MSCI后续中盘股纳入也是推动北上流入边际变化的原因之一。

2、总体配置:北上加速回流,单日净流入创新高

北上资金自8月中旬开始转为净流入,同时单日净流入波动相较7月有所加大,8月累计净流入约132.06亿元。月末伴随MSCI扩容生效,北上资金8月27日单日净流入创年内新高,达112.71亿元。北上成交额震荡中枢较7月有所抬升,沪深股通成交结构保持稳定,北上成交占比月内呈现“V”字形走势,且于月末MSCI扩容当日快速拉升至15.10%,与5月底上轮指数扩容当日水平相当。板块仓位方面,主板与中小板反向调仓趋势有望回归,创业板仓位抬升延续;截至月底,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仓位分别为82.42%,11.84%和5.74%。

3、行业配置:消费板块大幅加仓,金融板块集中减持

持仓风格延续以消费金融为主,前5大行业持股市值占比59.13%。上月北上持股市值规模月内累计扩大502.87亿,其中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计算机市值提升居前,分别增加313.64亿元、176.10亿元和33.06亿元,而银行、非银金融和机械设备市值回落居多,分别减少47.43亿元、39.28亿元和32.35亿元;持股结构角度,北上月内大幅加仓消费而减持金融,其中食品饮料仓位提升居首,环比提升1.97%,银行减仓最多,环比回落0.86%。

4、行业资金流动:集中流入消费并流出金融、电子

8月北上资金集中流入消费板块,医药、家电和食饮分别流入53.96亿元、30.72亿元和29.02亿元,而非银、电子和机械流出居多,分别流出28.42亿元、24.41亿元和15.95亿元。月度资金流动趋势角度,农业、传媒、军工和纺织已连续4个月趋势流入,钢铁、交运和非银则趋势流出延续,同时部分行业流动趋势较上期出现转向,其中食饮、化工、有色、汽车和采掘开始回流,而休闲、机械、通信、电子、建筑和银行转向外流;消费板块资金流动对行情主导能力有所回归,而非银、银行与电子的资金主导尚弱。

5、市场风格演绎:大盘绩优风格占优,外围冲击影响钝化

8月市场风格延续向大盘蓝筹和绩优股倾斜,低估值相对优势则比较平淡;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汇率及外围波动加剧均会加速外资离场,但与此同时,8、9月国际指数扩容窗口已经开启,外资流入则表现出相对强大的韧性。

6、个股配置:大幅加仓平安银行,减持中国平安

8月北上持股集中度较上期小幅提升0.48%,截至8月底达到54.44%;个股资金流动集中流入消费而流出金融和TMT,其中平安银行、五粮液和万科净流入居首,分别流入52.64亿元、35.96亿元和17.02亿元,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兴业银行净流出居多,分别净流出40.32亿元、18.03亿元和15.97亿元。

风险提示

1、海外市场波动加剧;2、汇率贬值风险;3、MSCI扩容或入富不达预期。

本文作者:国盛策略张启尧、张峻晓,来源:尧望后势,内文有部分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