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弱化“猪周期”?六部门联合介绍稳定生猪生产情况

央视网
发改委称,目前中央和地方层面冻猪肉收储量已达一定规模,在中秋、国庆和明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能够为猪肉市场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昨天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意见亮点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的饲养量约占全球一半,猪肉在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62.7%。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5403万吨,全球猪肉总出口量约800万吨,不到国内产量的15%。这几年我国猪肉进口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占国内产量的比重稳定在2%左右。

《意见》既立足当前,围绕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着力保障市场供应,提出了六方面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促进生产加快恢复,规范禁养区划定与管理,保障种猪、仔猪及生猪产品有序调运,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又着眼长远,围绕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和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三大体系,从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强化法治保障三个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于康震还介绍了《意见》的三大亮点。

第一,提出猪肉自给率的目标保持在95%左右。

第二,提出省负总责的总要求,对于生猪调出大县,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发挥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三,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保障养殖用地需求,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等等。

保供稳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介绍了保供稳价的措施。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7亿元,主要是支持畜牧大县开展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降低规模养殖企业环保成本;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11个亿,重点支持长江流域中西部省份开展畜禽粪污面源污染治理。

目前中央和地方层面冻猪肉收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在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和明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能够为猪肉市场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达到1.29亿人次。

价格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介绍了在加强猪肉市场价格监管方面采取的措施。

切实加强对生猪及猪肉等农副产品的价格监管,依法查处不执行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15”价格举报投诉平台作用,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依法查处有关价格违法行为。

对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报告一起,绝不姑息。

财政支持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介绍了中央财政支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生猪生产有关情况。

去年8月疫情发生后,为确保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中央财政及时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范围,并将补助标准暂由每头800元提高到每头1200元。财政部还完善了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把过去按年度结算发放调整为半年度结算发放一次,并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县市要在三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切实减轻养殖场(户)垫资压力。

另外,中央财政按不超过2个百分点,对种猪场、规模猪场的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贷款给予贴息。2019年中央财政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充分发挥调出大县的支撑保障作用。暂时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扩大育肥猪保险规模,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要求各地立足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畜牧大县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等。

用地保障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负责人高永介绍了在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方面出台的政策。他介绍,本次国办印发《意见》,就保障生猪养殖用地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

一是强调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合理安排新增的生猪养殖用地。

二是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增加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保障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的需求。

三是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生猪生产,同时提出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支持政策。比如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作为养殖用途也不需实施耕地占补平衡。

禁养区划定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介绍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情况。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绝不能打着环保的旗号,借改善环境质量之名,随意扩大禁养区的范围。

针对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和限制散养户等违法违规的问题进行排查,全面核实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情况。对违反法律法规限制养猪业发展和压减生猪产能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整改。

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对于确需关闭和搬迁的养殖场户,要给予合理的过渡期,避免清理代替治理,严禁“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

央视评论

特约评论员杨禹表示,当前的任务是稳产保供,稳定生猪的生产来保障市场的供应,长远要谋划生猪生产的转型升级。当前在稳定生猪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的措施。昨天的《意见》和今天发布会谈论的内容,不光是当前能否稳定生猪价格,更关心生猪生产这个领域以后怎么转变发展方式,怎么进一步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和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三大体系,从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强化法治保障三个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另外还提出了猪肉自给率的目标保持在95%左右,这是为了明确中国老百姓吃猪肉主要靠自己。这些年我国猪肉最高进口量只相当于全年产量的2%,说明我们吃肉问题要靠自己解决。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也提出了对产区和销区的保障措施,既有激励措施,也有约束措施。

防范大起大落是调控者的长期任务,国家发改委也介绍了一些保供稳价的措施。调控者的努力,就是为了让价格回到一个平衡点上。

我们既努力兜住民生底线,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稳生产稳价格稳预期,另一方面立足长远,不断谋求生猪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从长远弱化“猪周期”的影响。

本文作者:陈晓月;来源:央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