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已是“天花板”,还有后来者追赶,量化私募出路在哪里?

量化私募正寻找新的策略机会,应对规模“天花板”。
年初,寥寥数家量化私募挣扎于50亿元规模上下,冲破百亿似乎遥不可及。

2019年还未过去三分之二,五家量化私募就已成功站上百亿规模,随即宣布“封盘”保收益。

正当市场焦点围绕百亿量化私募之时,规模稍逊的量化私募正形成第二梯队,规模从年初的不及10亿元,迅猛增至30-50亿元区间。“准第一梯队”——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机构,亦在加足马力。

更为重要的是,量化私募规模猛增之时,头部机构们都在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寻找新的策略机会应对规模“天花板”。

量化“第二梯队”扩规模

日前,第三方财富机构——私募排排网发布报告称,灵均投资、明汯投资、锐天投资、金锝资产、幻方量化等五家量化私募,最新管理规模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券商渠道人士对笔者确认了上述规模增长情况,还透露称“第二梯队”量化私募的规模增长也很快,包括:因诺资产、牟合资产、思勰资产、平方和、宽德、海浦、希格斯、金戈量锐等机构。

笔者与多位行业人士交流发现,今年30-50亿元规模的量化私募数量增多,甚至有的进入该区间的私募,在去年年底规模还不及10亿元。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增加排名前十的私募中,一级量化梯队当月贡献了两百多亿的增量,而多家股票多头私募代表7月则减少近80亿规模。

多种迹象表明,今年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量化私募,均在快速扩张规模。

头部“封盘”产生溢出效应

近期,幻方量化站上百亿规模后,宣布“封盘”——不晚于2019年10月31日暂停目前所有产品的认申购、追加,以控制规模。

另一家头部机构因诺资产,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缓旗下中性策略和混合策略类产品的新增资金认/申购。

由于量化私募产品策略容易遭遇管理规模上限,“冻结”规模可以维持策略的有效性并保证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封盘”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

北京一家30-50亿规模的量化私募市场人士表示,由于部分头部私募冻结规模,销售渠道的资金将产生一定分流,第二梯队的优质量化私募能够起到“替代”作用。

“第二梯队接住了百亿私募封盘后“溢出”资金,这就能够解释30-50亿规模的量化私募群体扩大原因。”这位人士说道。

该人士还说,进入第二梯队的量化私募,需要具备诸多“实力标签”,比如独立搭建交易系统、IT维护能力、投研团队等。

对此,也有量化私募机构不以为然。

上海一家量化私募人士表示,2018年阿尔法高频策略“风生水起”,特别是“四大天王”(九坤投资、幻方量化、锐天投资和致诚卓远)收益亮眼,量化私募受到广泛资金追捧,管理规模在去年就已悄然扩张。

“今年诸多一二线机构,都不得不面对接纳新资金与策略容量有限的难题。

另有渠道人士透露,个别决定“封盘”的量化私募,也在接纳新资金,但是换了一种模式——与客户商量资金锁定期。

寻找新策略突围

2014年以来,量化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但经历多轮洗牌,均与市场风格变化有关。

比如,2014-2015年,市场基差波动加大,一批量化私募规模扩张迅速。2017年,受到A股“一九”行情影响,量化私募进入“小年”,规模萎缩;2018年,A股持续下行,高频交易策略崛起,绝对超额收益明显。

今年,规模扩张明显的私募,运作的策略多为高频Alpha策略、T0中性策略。

Alpha策略指剥离贝塔的股票多头组合,以获取稳定的阿尔法收益,通过高频价量交易博取较高收益;T0中性策略只剥离贝塔的股票日内策略,具有极高收益/回撤比。

由于所采取的高频短周期策略容量小于低频长周期策略,往往遭遇规模“天花板”。

笔者与量化私募人士交流发现,大家均在寻找高频Alpha和T0中性策略以外的策略机会。

比如,有的私募试验了高频Alpha+T0阿的策略,相当于给Alpha策略做增强,对标的组合由沪深300,改变为中证500、中证1000等,降低一定换手频率确保容量扩大,配合程序化T0。

再如,有的量化私募对接银行渠道资金,为了保证规模扩张,另辟蹊径开发混合策略(CTA+股票多头),可适应不同市场风格赚取收益。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