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13年“难产史”

从2006年到2019年,携号转网历时13年终于落地。过去13年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导致波折不断。如今它虽已正式在全国推行,但受技术、利益等的影响,博弈仍在进行。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张吉龙 编辑|安心

期待了多年之后,失望、郁闷还是包围了王峰。

11月27日,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工信部举行全国“携号转网”启动仪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携号转网”服务,王峰兴冲冲拨通了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咨询携号转网。按流程发送短信查询转网资格后,他收到的反馈是:没有转网资格。

在多次咨询客服后,王峰才明白,由于自己之前一时“手贱”,在运营商的app上参与了每月免费送100分钟通话包和1G流量包的活动,导致自己失去了携号转网的资格。

不过按照客服的说法,王峰若想转网有两个办法——要么支付总计约500元的违约金,要么等到两年后也就是2021年活动到期。

王峰无奈地感慨,“免费活动都是套路,千万别领”。

王峰还不是最无语的,他身边还有一位朋友因为免费参加了运营商的20周年感恩有礼活动,活动到期时间是2099年,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的规定,在接下来的80年里,他都不能携号转网。

但王峰的朋友依然不是最悲催的。一位福建的用户遇到更“奇葩”经历——在听闻可以办理携号转网后,11月30日,该用户通过短信查询了自己的资格,结果被短信告知其号码满足携转条件。但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小时之后,他的手机收到了一条订购连续12个月1G流量包的短信。感觉不妙的他再次查询发现,自己又失去了携号转网的资格。

上述用户们的经历并非个案。在社交网络上,吐槽被运营商强行赠送服务导致其失去携号转网资格的大有人在。

“部分电信企业人为设置系统障碍、违规增设携入携出条件”,在“携号转网”正式提供服务启动仪式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提到,未来将监督电信运营商整改。

从2006年到2019年,携号转网制度历时13年终于落地。13年对于中国通信行业来说已经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通信标准从2G、3G、4G,如今开始迈向5G时代。推动这一政策的部门也从信产部(信息产业部)变成了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过去13年里,携号转网的利益相关方各种博弈,导致波折不断。而如今这一制度终于正式在全国推行,但是由于技术、利益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博弈仍然在进行。

13年曲折

1999年12月22日,在南宁的一家酒店,一场不对媒体开放的特殊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的主角是张立贵,他曾任中国电信总局局长,会议召开时他已经成为即将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的总经理。

作为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的一个产物,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的中国移动的核心资产曾是中国电信原本最赚钱、最有前途的移动业务。对于拆分出这块业务,中国电信曾经非常不情愿,但是由于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态度坚决,不得不放手。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移动被给予了厚望——按照中国加入WTO的谈判承诺,需要对电信业务逐步开放。为了应对虎视眈眈的国际电信巨头,因此选择将拥有垄断地位的中国电信进行拆分,以增加竞争,降低资费,增强中国通信行业的实力。

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长期以来竞争不充分的中国电信在服务意识上明显欠缺。

就在中国移动成立的那一年,杭州发生了一件轰动性的事件——浙江大学107位教授联名质疑杭州电信乱收费。教授们发现,他们的话费单中频频出现通话时长短于30秒的通话记录,在他们出示的厚厚一打话费清单中,有些账单居然在一分钟之内出现了5个2秒钟的通话记录。

这场事件甚至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关注,他们派出摄制组抵达杭州进行报道,所有的质疑都指向一个焦点——中国电信是否在利用垄断地位乱收费?

不过当时没有人能预测到,被指责为垄断的中国电信在被“肢解”后,逐渐崛起的中国移动会成为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巨头。

依靠着中国电信原有的资源,中国移动成立后就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但是在降低资费方面,却没有多大的改观。

因此从 2004 年开始,信产部负责人就开始频繁提及电信资费改革,并表示将以之顺应市场竞争态势,解决传统通信资费政策中一些渐渐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其中,移动业务的改革是重要的一环,改革的第一刀就切向了各大运营商五花八门的套餐。

2006年10 月,一份名为《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悄然出现在信产部的官方网站。《通知》要求,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同一移动电话归属地内(俗称“移动电话本地网”),运营商应保证本企业同一网络的原有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使用本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使用运营商指定的业务。

这个被总结为“携号转套餐”的政策给移动运营商们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之前,无论是中国移动或是中国联通,资费套餐几乎都是局限于某个业务品牌内,比如中国移动主要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个品牌,中国联通有世界风、如意通、新势力,不同品牌费用和服务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在不少内部人士看来,“携号转套餐”的下一步就是最关键的携号转网。“如果要实现运营商间的携号转网,就需要首先实现运营商内部跨业务之间的携号转换”,当时有电信行业专家认为,随着“携号转套餐”在2007年初就可以完成,携号转网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实际上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在2006年前后,携号转网堪称是全球通信行业的潮流,当时全球20多个国家都已经完成了携号转网的改革。其中,美国、欧盟都在2003年就推行了手机携号转网的政策;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分别在2001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推行了携号转网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近三年的技术准备, 2009 年下半年,号码可携的技术方案完成论证,同时出台了三年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第一年为非对称转网,只允许中国移动的2G用户向联通和电信转移,以及后两者的3G用户想移动的3G网络转移;第二年则是对称2G携号转网,三大运营商的2G用户可互相携号转网;第三年,除TD号段之外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可互相携号转网。

与之配套的三大原则是:转出和转入运营商对于转网用户不歧视、不优待;原运营商的业务不携带,且预付费的余额暂无法实现携带;不涉及结算和互联互通。

同样在2009年,工信部专家组在海口开展海南省移动用户码号携带培训调研工作,为携号转网试点做准备。

2010年11月份,工信部以特急文件的形式向天津和海南的三大运营商传达《工信部电管函508号》文件,并决定于11月22日凌晨起正式启动天津、海南本地网面向移动用户的携号转网试验。当时天津试点的是双向转网,而海南则试点移动向联通和电信单向转网。

为什么选择在天津、海南试点?至少从天津当时的情况看,天津市场彼时移动电话的渗透率超过80%,属于成熟市场,比较有代表性。

业内人士当时对于携号转网试点信心满满。甚至有媒体乐观地写道,“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表示,我国移动号码可携将在 2010 年年内于天津和海南两地正式商用。”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原定6个月的试点会被一次次延长。在2011年经历两次推迟后,2011年11月底,三大运营商接到工信部通知,携号转网在天津、海南两地的试点将“不设期限地继续推行”。而至于全国推广的时间预期,则被推后到2014年至2015年。

时间到了2014年,携号转网并没有迎来全国范围的商用,而是又要进行新的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在原有的天津、海南基础上,增加了湖北、云南、江西三地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

这次试点在持续四年之后终于实现了突破。2018年底,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公布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对过去的流程做了大大的简化。

2019年携号转网的推进开始加速,先是全国实行“携号转网”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11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11月27日,全国携号转网终于正式启动。

谁支持,谁反对?

2010年11月左右,所有天津的中国移动用户们都惊奇地发现,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来自移动公司的短信,称只要用户承诺在次年12月31日前不转网,就可以获赠20元至100元的话费。

面对转网试点,运营商们展现出了严正以待的姿态,严防用户的流失。

按照行业内多位人士的说法,携号转网之所以多年未取得进展,最主要是遇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一个是运营商利益的协调问题。

按照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的说法,携号转网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运营商改造工程庞大,而且涉及四五百万第三方应用,改造难度非常大。

“根本的问题是原来定了一个号码分配规则,把号码资源分配给了各运营商”,付亮认为,这个规则相当于地基,所有的系统都是在这一规则的基础上搭建的,携号转网导致“规则变了,系统对不上了”。

一位运营商高层也曾提到,为了携号转网,几乎所有的技术平台都要改造升级,业务流程都要重新梳理和重构,业务协议都要重新修订。尤其是在中国已有接近16亿用户的情况,这一难度加倍提升。

技术难度是携号转网的最主要阻碍吗?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从新加坡、美国、韩国、香港以及欧盟国家等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行的“携号转网”来看,并没有发生一些实质性的技术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行业人士尹飞指出,携号转网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就连通信技术远不如中国的印度都在2010年实现了携号转网,更有甚者,美国推出的“携号转网”既可以在移动网之间实现,还可以在移动网和固网之间实现。

实际上,从携号转网试点的第一天起,在技术之外的博弈就已经展开。

在携号转网试点之初,三大运营商对于这一政策的态度截然不同。最紧张的是中国移动,在试点开始前,一家名为“通信产业网”的媒体发起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国移动用户中有 61%的用户有或者正在犹豫是否要转网,这个比例要远高于联通和电信。

为了应对携号转网试点,中国移动找到了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寻求解决办法,罗兰贝格给出的建议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捆绑”,他们建议中国移动强化网龄营销,通过推出不同的套餐来锁定用户,并且如果用户的亲戚、朋友也是是移动用户,那么互相通信可享优惠。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用户考虑从移动转出,那么他跟其他中国移动的用户之间通话成本就可能会大大增加。

这种应对措施在携号转网试点之前的一年就开始了。以上述提到的送话费为例,中国移动在海南和天津两个试点地区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以图绑定用户。

与线上、线下对携号转网进行冷处理的中国移动不同,在试点开始的一段时间,联通和电信的态度相对积极,中国联通可以说是各个试点地区态度最积极、完成度最好的运营商。在天津试点时,大部分联通营业厅都设立了咨询专席,同时发放宣传手册,还在官网上也进行详细的介绍。

“运营商不应人为设置障碍,阻挠用户携号转网”,2011年,在参加全国两会时,时任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的常小兵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三大运营商态度迥异背后是利益的得失,那时候,联通和电信都被认为是携号转网的受益者。

当时的一份推演显示,携号转网如果在全国全面铺开,三大运营商的用户中,最终将选择中国移动的占 37.8%、33.3%的用户将选择中国电信,28.9%将选择中国联通。虽然移动依然领先,但它早先的用户规模优势会被极大地削弱。

另外,对于联通来说,态度积极的另外一个背景是2009年中国发放了三张3G牌照,分别是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和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拿到的牌被认为是最好的,技术最为成熟,其次是电信的CDMA2000,而移动的TD-SCDMA则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在网速上不如前两者。

同时,在和中国移动展开的iPhone4争夺战中,中国联通也成功拿下合作。iPhone4的引入对于联通而言意义重大,使其形成了对移动高端用户的吸引力。在2010年11月份,联通新增的3G用户中,1/5的用户直奔iPhone4。对于联通而言,携号转网无异于撬动市场格局的好机会。

在试点的开始,联通确实成为了市场赢家。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市场甚至呈现出向联通一边倒的态势。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月初,成功进行转网的用户达到2万人,其中超过70%的用户转到了联通。

但随着各大运营商对于用户流失的极力控制,这一局面很快发生了变化。以天津为例,很长一段时间里,联通每月成功携号转入的用户减少到仅有300户左右。

由于意识到投入成本和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中国联通也很快转变了态度,对于携号转网的态度趋于冷淡,逐渐也加入到对携号转网严防死守的行列中。

为了尽可能的阻止用户转网,三大运营商互相模仿,不仅纷纷采用了移动的捆绑策略,还对转网设置了各种苛刻的条件。

按照当时媒体的报道,在天津和海南的试点中,工信部原本设定了不能进行携号转网的六种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被各大运营商详细地分解成了十条。

“几大运营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自由的选择,比如说他有一些话费的优惠,你要转网了以后这个优惠就不能再做了,比如说用户有一些定制,可能不同公司是不同的定制,但是转网了以后可能这个定制就不能保证了。”2014年初,时任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坦承,两地试点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提出申请的客户有大约3/4的人还没有转网成功。

在天津、海南试点不理想的情况下,2014年携号转网试点地区又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湖北、云南、江西。但随着中国发放4G牌照,各大运营商又将精力放到了4G用户的争夺上,

在电信分析师付亮看来,从2014年起,携号转网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停滞的状态。他认为,2018年携号转网又一次被提上日程,是源于政策层对三大运营商提出“提速降费”的要求。

全面携号转网下的运营商

尽管经历重重波折,13年后的2019年底,携号转网总算是正式在全国启动了。

对于这个结果,不少业内人士感到遗憾,他们认为,黄金时期已经错过了。“携号转网最好是在网络覆盖率60%左右”,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而眼下中国的网络覆盖率已经超过了100%。

在这种情况下,携号转网对于运营商格局的变化影响有限。在八、九年前,用户想保住一个手机号码,每个月需要支付五、六十元,而现在这一成本已经降低到了20元以下。另外,随着双卡双待手机的出现,用户转网的意愿也被拉低。

虽然黄金期已过,并不意味着携号转网已经失去了意义。“携号转网的目标并不是一定要有多少用户转网,而是打通了用户转网的通道,让用户可以转、转了可以用”,付亮称。

在现在情况下,携号转网对于运营商依然有威慑力。去年还看到有用户在用三分钱1KB的流量套餐,这比现在的流量价格贵了几千倍。在转网通道打开的情况下,一些不合理的套餐会被用户抛弃,运营商过去几千种上万种的套餐会被清理,“逼着运营商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携号转网制度对于运营商都是很大的考验。以英国和美国为例,英国实施携号转网后,每月签约电话资费指数下降3%,所有移动电话资费指数下降近5%;美国携号转网之后,几大移动运营商超大力度的促销和优惠政策迅速出台,有些业务的资费下降幅度高达33%。

在付亮看来,携号转网之后运营商的一些不合理收入会被调整,“依靠话费和卖流量挣大钱已经不太可能了。”

物联网或者5G产业的相关服务被认为是运营商未来的出路,但运营商具体如何做这两块业务目前似乎还没有清晰的方向。

“目前由于手机上还没有特别的应用,所以凡是使用5G的人最主要的应用是测速度。”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曾表示,很多地方对5G的规划内容很多,但还是缺少实际的应用场景。

王建宙称,已经看到了两个应用的趋势,一是视频内容,比如AT&T收购DirecTV和时代华纳,Verizon收购AOL和雅虎,二是物联网,比如软银收购了芯片设计商ARM。

但正如他所言,运营商在未来怎么做目前目前还在摸索中,正如3G时代直到iPhone发布、各种App推出,应用场景才逐渐明晰。

那么,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谁才是下一个苹果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