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如何理解全球原油市场地缘政治V.S供需格局?

注定不安宁的“石油之战”

戳此学习佘建跃<油价的逻辑>

2.2 地缘政治V.S供需格局

视频时长17分04秒,请在wifi环境下收看

本期提要

  • 石油的三个重要特征
  • 石油地缘供需格局的变化
  • 石油地缘格局的三大特点

本期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石油有三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一个是石油的储量分布很集中,这么多年来,石油的分布哪个地方多,到现在为止还是哪个地方多。亚太这个地方资源禀赋就是不足,我们怎么去找油?因为你就在这个地理板块上,形成这个地理板块的历史是确定的,我们所在的不是平行世界,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资源禀赋不足这个现实。可是中东这个地区,从每隔10年的统计情况来看,它的储量一直都占到全球总储量的至少一半,石油储量很集中。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了,因为石油是战略商品,储量又很集中,这对中东来说是好事吗?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所以中东地区注定永无宁日。这就是石油储量分布图告诉我们的事情。这种情况会改变吗?谁会去出兵埃塞俄比亚?不会的,因为那个地方没有石油。为什么要参与中东事务?因为那个地方有石油。没有办法,除非发生了颠覆性的能源革命,我们对石油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那可能会改变,这张图也才会显得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但是目前这张图告诉我们中东这个地方就是地缘政治的火药桶。

石油的第二个特点,很多人说石油不再稀缺了,还有可燃冰等新能源。石油到底是不是稀缺的?我觉得要相对而言,也不能做一个绝对的判断,说石油这个东西很稀缺,一辈子稀缺,那也不一定。我们把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放在一起看一下,因为它们都是化石能源,我们可以看到石油资源的稀缺性还是相对存在的。具体我们可以通过储采比这个指标来看,用每个资源已探明的储量除以它当年的开采量,这就叫储采比,实际上折算出来的结果就是资源的可使用年限。如果这个值是90的话,那就代表这种资源根据目前已探明的储量,按照目前的产量持续开采下去,它可以供给我们90年。所以储采比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每年都会调整,有可能维持原状,也有可能下降,但它是一个很客观的指标。对比一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我们可以看到石油是相对稀缺的,最好的地区储采比都没有超过90,而煤炭的储采比可以上百年。天然气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平均水平可能并不比石油高很多,但是从未来的角度来说,石油相对来说会更少,而天然气会更多。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可以感受到石油在化石能源中具有相对的稀缺性,这是石油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石油相对于煤炭和天然气,它有自己最大的一个特殊性,就是地缘的供需格局是完全不同的,石油存在最严重的地缘的供需失衡。我们把BP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分区供需图放在一起来看,大家会发现天然气和煤炭的供应堆积图和需求堆积图是可以重合的,每个地区几乎都是重合的,可是石油的供应堆积图和需求堆积图能够重合吗?严重的重合不起来。所以这个图就告诉我们,我们不会为了天然气而战,我们也不会为了煤炭而战,但我们一定会为了石油而战。

这就是石油的三个独特的地方:第一,资源的储量集中度很高;第二,资源相对稀缺;第三,石油存在最严重的地缘供需失衡。这就把石油的战略商品属性和地缘政治之间紧密的关联在了一起。

从石油的地缘供需格局来看,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每个地区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匹配或者失衡也好,程度都不是固定的,它是有变化的。下面这张图反映了1992年以来各个地区的石油供需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最大的变化。一个是我们说北美地区发生了页岩油、页岩气革命,使得石油的总供应量在2011年以后有一个快速的持续的增长,同时彻底扭转了整个北美地区供需失衡的状态,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到现在的供需平衡,下一步有可能进一步转到供大于求,向其他地区市场进行出口。

第二个很大的变化是东区市场的地缘格局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东区的失衡状态与以前相比加剧了,而不是在改善。第一,亚太地区的产量没有增加,中国的石油产量就是2亿吨,这是我们的一个保底目标,中间会有波动,油价低的时候就减到1.6亿吨或者1.8亿吨,反正目标就是2亿吨,这是中国的数量。整个地区的话,中国是最大的产油国,中国的产量增不上去,其他地区就更没有油了。因为俄罗斯不算在亚太地区,俄罗斯的量是划到西区市场的。所以亚太地区就是缺资源,可是需求的增长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最多的时候,中国一年的需求增量占到全球需求增量的2/3,现在是1/3不到,因为中国前期增长太快了,基数也很大,所以最近的增量开始有所下降。现在的话基本上全球大概70%的增量来自三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度,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美国就是因为它的资源特别便宜,价格下降,所以它的需求增量也很大,其他地区的话就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另外一个失衡加剧的地方是中东,中东这个地方产量增加的比较多,但是它自身消化能力很有限,始终还是处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两个变化实际上带来了三个问题,或者说石油地缘格局的现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就是美国石油独立,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美国石油独立以后,未来石油要输出,它的市场在哪个地方?这显然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油卖出去没人要,也是一个问题,也没必要增产,对不对?

第二个特点是中东这个地方油是很多,可是它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有没有改变?也没有改变。目前我们看到像沙特这样的国家提出了未来2030年的愿景,希望改变对石油经济的高度依赖,追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种路走得会不会顺,有没有可持续性?因为走不下去就意味着这个格局还是会存在,地缘政治还是非常糟糕。

第三个特点是亚太地区的石油安全会不会得到改善?或者怎么去改善?从这三个地区来看,美国获得了石油独立以后,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会让世界太平,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中东地区高度依赖石油经济,亚太地区高度依赖石油进口,而且存在很大的石油安全问题,所以美国是不会放弃这个工具的,美国人不会放弃通过地缘政治来干预石油的供应和需求,也就是这种地缘政治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油价的变化,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在这种格局下,我特别紧张地缘政治的问题。2018年油价大跌的时候,我记得是在2018年12月的华尔街见闻的年会上,我说2019年低档起步,趋势向好,第一个要关注的因素就是地缘政治,因为石油供需格局的改变并没有让我们在地缘政治上有更加缓和的理由。

美国人对油价的操纵会具体地体现在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特朗普的推特上面,可能大家也被特朗普的推特迷惑了,因为特朗普每次都是说油价太高了,他从来没有说油价太低了,所以大家就认为美国好像是在打压油价。可是分析完石油的地缘供需格局,以及它和地缘政治之间的这种联系,你会发现美国人怎么会让油价低呢?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什么?有赖于页岩油。页岩油的产量靠什么?靠油价,难道美国人会赔本开采页岩油?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局部的低油价就让人产生一种幻觉,真的是一种幻觉,说这个油价低了就是合理的,一点都不合理,低油价从石油的特殊性角度来说根本就不合理。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决定油价的很大的一个因素,确确实实是地缘政治。但是我们也一定要了解石油的政治属性还是来自它的基本面,不是说石油的基本面属性和它的政治属性之间是脱离的,政治属性完全是这些政治家们的一时头脑发热,肯定不是这样子的,和它背后的基本面是紧密相关的。

在供给侧的话,现在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这里也有一个小格局的问题。以前的平衡表是按照OPEC和Non-OPEC分类的,可是现在的新提法叫三巨头时代,三巨头就是美国、沙特、俄罗斯。这三个巨头的原油产量或者生产能力都是过1000万桶/日的,美国现在的产量是1230万桶/日;沙特现在的产量是980万桶/日,而它2018年的实际产量达到过1100万桶/日;俄罗斯也是在将近1100万桶/日这个水平,所以三家加起来的话,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全球总供给的1/3。

而且这三个国家在政治上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分跨三个不同的地区。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地区,同时现在也是一个新兴的产量增长地区,它的石油出口影响着全球的供需平衡。沙特是一个传统的产油国,它的剩余产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每次一到油价要上升的时候,大家就问沙特的剩余产能有多少?因为它的剩余产能是可以最快释放出来的。另外一个,俄罗斯,从地理的角度上来说,它实际上是横跨东西两个地区的。以前俄罗斯的油主要是送到欧洲去,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加,我们对俄罗斯的石油进口是在不断增加的。俄罗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它在不断的平衡往东边走的油和往西边走的油,所以它是一个跨东西市场的供应悬摆者,它往哪个市场多供一点,就会对哪个地方的基准油产生影响。如果跟欧洲人的关系不好了,运往欧洲的油肯定就少了,往东边运的就会多一点,这是会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说先掌握格局,然后再沿着脉络去看这些细节的数据可能会更有意义。三巨头的影响力正在取代OPEC的影响力,但是我们要记住核心的一点,沙特现在就是OPEC,如果伊朗都不出油了,有话语权的不就是沙特吗?它的政治影响力还是更强的。

所以我们说石油的整个地缘政治,和石油的供需格局这个大的宏观基本面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程的全部内容,我是佘建跃,谢谢大家。

风险提示:大师课为甄选第三方合规机构人士,讲授投研理论课程之平台,所授内容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买卖或投资建议。平台课程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华尔街见闻意见或观点,也不解决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平台不对任何与您依赖课程观点或信息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