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见底不远了?段永平罕见看多,美国新债王不再做空!

当仍然有投资者怀抱希望熊市会很快结束时,市场或许还将进一步下跌,因为情绪仍然有恶化的空间。

市场心惊肉跳了一个月,美股一个月熔断四次。

美国股市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跌入熊市之后,什么时候才能见底呢?

如今,股神巴菲特、新债王、传奇投资人Miller等多位大佬对当前市场发出一些乐观信号。

股市跌到位了吗?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但是当仍然有投资者怀抱希望熊市会很快结束时,市场或许还将进一步下跌,因为情绪仍然有恶化的空间。

巴菲特:负利率不可怕 这次危机不及2008年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表示,负利率的前景有些令人困惑,但不会让他感到害怕。

他称,病毒和石油对经济造成了双连击,目前疫情可能仍处于最坏的阶段。但他指出,此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大跌所导致的危机,危害比不上2008年。

在美股暴跌之际,巴菲特抄底了达美航空和纽约梅隆银行。不过在巴菲特买入后,航空股和银行股都继续大跌,股神“抄底”似乎抄在了“半山腰”。

不过,伯克希尔公司手握近1300亿美元现金,随着股市“跌跌不休”,奉行“别人恐惧我贪婪”的股神,接下来或许还有其它动作。

新债王:我做空股市已经赚够了,撤!

“新债王”冈迪拉克(Jeffrey Gundlach)似乎从做空股市中赚到了大钱。

冈迪拉克在当地时间周三傍晚在社交媒体上称他在股市赚钱太多:

盈利太多了,以至于不落袋为安都不行了。市场恐慌是显而易见的。

怎么做到的呢?

做空!

但未来还会继续做空吗?

他是这么说的:

这么多年来,我现在第一次不再持有任何一只美国股票的空头仓位。就在今天下午两点半,我平掉了最后的三个空头头寸。

传奇投资人Bill Miller:这辈子最好的投资机会来了!

现年70岁的传奇投资人Bill Miller在周三称,如今的市场氛围,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买入机会之一。

Miller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绝佳的入场机会。我并不是想一次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但我确实认为现在就开始把钱分批投入股市,是可行的办法。

他回顾历史说:

我成年后有四个绝佳的入场机会。第一次是在1973和1974年,第二次是在1982年,第三次是在1987年,第四次是在2008年和2009年。这是第五次。

Miller说,这些历史性机遇主要是由事件驱动的,例如在当时的中东和越南战争。

他补充说:

当市场跌至历史低点时,你会注意到,市场上所有的消息都是黯淡的。

段永平:投资已经出现很好的机会了!

在国内,也有知名投资者认为,如今正是加仓的好时机。

段永平在针对苹果公司的一个帖子时候回答: “在这到处都处于各种恐慌气氛的日子里,想着10年后那些好公司的样子”,“我对疫情完全不害怕,投资上和身体上都一样。事实上,投资已经出现很好的机会了”。

段永平曾经在网易,苹果和茅台股价都非常低迷的时候重仓这三家公司,实现了惊人投资回报。

加拿大皇家银行:宣布熊市终结为时尚早

但是,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认为现在美股见底了。

加拿大皇家银行美国股票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认为,目前美股还有下调的空间。

他在策略报告中写道:

标准普尔500指数较峰值下跌了27%,这表明股市已经开始衰退。如果进一步下跌,且跌幅达32%,也就意味着标普跌至约2300点,这可能是美股的支撑线。

他警告说,即使投资者似乎已经将经济衰退风险进行了定价,但如果市场突破2300点水平,对投资者来说,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压力”:

如果标准普尔500指数跌破2300点,我们认为这表明股市的衰退将比预料更严重。

此外,他还表示,一小部分投资者仍然希望熊市能短暂存在或迅速反弹,这一事实可能意味着市场可能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情绪仍然有恶化的空间,现在宣布标普500指数触底或终结近期股市的剧烈波动还为时过早。

标普500底何在? 高盛遥指2000点

和加拿大皇家银行相比,高盛更悲观。

高盛根据美联储模型(即股息贴现模型)以及历史经验工具来预测潜在的标普500指数走势认为,标普500指数底部在2000点。

此外,高盛认为,事件驱动的熊市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反弹,因此高盛目前仍预期标普500指数会在2020年年底反弹到3200点。

就历史经验而言,高盛将熊市分为3类——结构性熊市、周期性熊市和事件驱动熊市。

在当前阶段,高盛认为市场看起来更像是事件驱动熊市:

就历史平均表现来看,这一模式下,市场跌幅在29%左右,并且会在半年内见底,一年内恢复。需要密切关注高盛全球风险偏好指标(GSRAII)和全球熊市指标(GSBLBR)。前者已经达到了一个复苏水平,后者则开始闪现风险下降的信号,此前该指标持续高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