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改变英美抗疫政策的报告:必须“阻断”,放弃“绥靖“

英美两国政府态度大幅转变恰好就在这份报告公布前后。特朗普政府官员甚至承认,是这份报告让白宫思维发生了转变。

这段时间以来,英美两国政府在抗击疫情方面,前有特朗普的“新冠病毒就像是普通流感”,后有英国的“群体免疫”佛系抗疫。

然而短短一周之内,这两个国家的整体策略已经实质上转向主动。

3月18日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法案,内容包括带薪休假、加强失业保险、提供免费病毒检测等措施。

在防疫措施方面,美国政府于当天宣布,除了必要的通行之外,暂时关闭美加两国的边境。在疫情重灾区北加,早前数个县已经宣布“就地避难”(shelter in place),影响约700万人。

英国方面则终于大面积停课,更有消息称伦敦可能最早于周末封城。

继周一宣布采取“社交距离”措施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周三宣布,除了少数关键岗位人员的子女和弱势群体儿童可以继续上学外,英格兰范围的学校将于本周五关闭,5月和6月的升学考试也被取消。此前苏格兰和威尔士政府已经先行决定学校停课。

画风突变,这份报告起了作用

两国政府态度大幅转变、政策频出,发生的时间点恰好是在一份报告公布前后。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COVID-19应急小组3月16日发布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模拟了不同抗疫策略以及对应的结果,尤其关注英美两国的可能出现的结果。

报告预计,如果政府继续采取“延缓策略”,最终可能导致英国有25万人死亡,美国则是110万至120万人死亡;相反,如果是采取“阻断策略”(包括社交距离、病例和病例家属的隔离),英国的总死亡人数将大幅降至2万人左右。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即使英美两国的医疗水平较高,但仍旧难以抵挡疫情大规模爆发带来的严重医疗挤兑。

研究小组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英美两国别无选择,只能转向“阻断”,而不是“延缓”,因为这是目前扭转疫情的唯一可行方法。

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措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将是深远的,即便如此,报告仍然呼吁英国政府不要犹豫了,应立即采取措施。

早前的呼吁没人理睬,为什么偏偏这份报告拥有如此大的能量?

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是著名流行病专家Neil M Ferguson。爱丁堡大学的全球卫生治理项目主任Devi Sridhar这么说道,关键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是谁说的,“Neil Ferguson就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除了英国之外,研究人员还把报告分享给了美国政府。

特朗普政府成员Deborah Birx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什么导致了白宫的思维转变”的时候,她表示就是来自帝国理工的这个模型:“如果家庭中有一个人感染,那么整个家庭都要自我隔离14天,因为这样可以百分百地阻断家庭外的传播”。

两大策略:阻断 vs 延缓

要理解报告在说什么,首先需要搞明白研究小组谈到的两个策略:阻断(Suppression)和延缓(Mitigation)。

简单来说,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阻断是将R值减少到1以下,从而让病例数下降;延缓则是通过降低R值来减缓传播,而不降低至1以下。

阻断,主要目标是把传染病再生数(R值,即一个病例能传染的平均人数)降低至1以下,从而将病例数减少至较低水平、甚至是消除人际传播。

这个方法的主要挑战在于,只要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或直到研发出疫苗,就需要维持非药物干预(NPI)。就新冠病毒而言,至少需要12个月到18个月才能研制出疫苗;此外,也无法保证最初的疫苗具有很高的效力。

延缓,主要目标不是完全阻断传播,而是减少流行病对健康的影响。类似于一些美国城市在1918年采取的策略,或是1957年、1968年和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人群的免疫能力通过疫情建立起来,最终导致病例数迅速下降,传播下降至较低水平。

在英国和美国的情况下,阻断策略将需要整个人口的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病例的家庭隔离、以及病例家庭成员的隔离,此外还可能需要关闭学校作为补充措施。

不过研究人员也提醒,许多NPI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待这些措施的反应,这很可能因为国家和社区的不同而不同。

最后,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研究人员认为,阻断策略的挑战在于长期维持。

虽然此前的经验表明,阻断在短期内是可行的,但是长期是否可行、以及迄今为止所采取干预措施的社会和经济带将能否降低,这两点仍有待观察。

三种模型

重头戏来了,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模拟了“什么也不做”、“延缓”、“阻断”这三种不同策略下的结果。

1)什么也不做

在这种情形下,研究团队的模型显示,在三个月内每日的死亡人数将达到峰值。

按照R0估计值为2.4计算,81%的人口将受到感染,这意味着英国将有约51万人死亡,美国将有220万人死亡。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对死亡率的潜在负面影响。

2)延缓

在延缓策略下,疫情的蔓延会有所放缓,但是仍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模型预计,高峰期ICU床位需求高出医疗系统能力的8倍。

3)阻断(阻断措施实施5个月或更久)

大约在干预措施实施后3周,重症监护的需求从峰值下降;在干预政策持续的情况下,需求继续下降。

报告指出,尽管政策有效性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是这一策略最有可能确保重症监护需求保持在医疗系统能力范围内。当然,一旦干预措施放松,感染数量会再次开始上升,导致今年晚些时候达到流行高峰。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缺乏疫苗的情况下,一种策略在暂时性阻断方面越是成功,那么预期中晚些时候出现的流行病规模就更大。

既然放松就会反弹,阻断策略还有效吗?

针对阻断策略放松后可能产生的结果,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适应性策略”:在最初时期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后,只在ICU资源使用数量超过某一个数值,才实施社交距离;当低于这一数值时,就放宽干预措施。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病毒的反弹,需要维持这样的政策指导大量民众可接种疫苗。而疫苗的出现可能还需要18个月,甚至更长。

对于“适应性政策”的好处,研究小组认为,相比于固定期限的干预措施,这种触发机制的干预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并且可以适用于某一区域(比如美国的州一级)。

我们估计,对于英国的国家政策而言,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需要至少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有效,直到疫苗出现。

最后借用钟南山院士的话:不能靠群体免疫,要靠疫苗。

往后怎么做?不能靠群体免疫,让人口70%都得一遍。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冠状病毒,一次感染后,永远不会再得。所以我们要生产出有效的疫苗,这是很重要的任务,需要国际合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