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病毒决定政策形态

对于政策来说,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远大于锚定在某个静态增长目标上的数字填空。

天风证券认为:

意大利是欧洲的疫情核心。在全国封城(3 月 10 日)之后的第 3 周(14-21 天),意大利 基本确认了新增确诊人数的峰值。西班牙和法国成为欧洲的第二疫区,目前新增确诊人数 仍在爬坡阶段。德国通过大范围检测和充足的医疗资源准备,已经度过了疫情的高峰。美 国由于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民主党控制的蓝州的确诊人数仍在大幅上升,全美累计确诊已 经接近 19 万。但随着美国上下开始动员起来应对疫情,并采用社交距离、停工停学停商、 快速检测、隔离疑似等强控措施后,病毒的基础传染数将会出现下降。我们预计全美新增 确诊人数的峰值将在 4 月中旬出现,纽约州的峰值更早。4 月中旬之后,在维持社交距离规定的情况下,新增确诊人数将出现缓降。5 月底疫情大致稳定,6-7 月开始逐步恢复经 济。

虽然我们控制住了疫情并开始复工复产,但海外疫情仍然在持续,而且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一,第二波发生在欧洲和北美疫情之后,第三波发生在亚非拉(包括已封国的印度)的疫情可能会有数以亿计的感染人数,可能造成极高的死亡率和被动群体免疫,以及全球农产品和必需消费品产业链的供应中断。第二, 今年10月之后北半球的流感季再来,但正常研发疫苗流程需要 12-18 月周期,而且已知 COVID-19 是单链 RNA 病毒,较强的变异性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因此下半年可能要先后面对亚非拉的疫情倒灌和流感季的无疫苗防护,两者有可能引发二次爆发。

在海外仍在扩散且不能寄希望于疫苗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做好疫情可能是长期性和周期性 的思想准备,做好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医疗准备。我们面临的是公共卫生危机,而且可能是长期的公共卫生危机,因此控制疫情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再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隔靴搔痒。由于我们对病毒仍然有很多未知,对疫情的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也是未知的,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宏观政策的锚是病毒的传播特点和疫情的持续时间,政策的路径将是复杂的和动态的。

疫情给政策留下了几道开放式问题。

第一,当前最急迫最重要的是就业和民生。大量消费服务业的劳动人口因疫返贫、因疫失 业;中小微企业现金流断裂、倒闭破产;受疫情影响,出口企业上半场停工停产、下半场 客户砍单,特别是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等可选消费品行业的经营问题、就业问题。这些都 不是靠钢筋水泥固定资产就可以解决的。从投入产出表计算,建筑业和出口行业的重合度 很低,也很难让服务业劳动人口转行去从事建筑业。当然适度有效的投资托底对经济增速是必要的,但不能刻舟求剑地认为就业要靠增速,增速要靠投资

第二,在抗击疫情的策略上,中国采用了消灭病毒的歼灭战,欧美采用了压平曲线的持久 战,后者的重点是减少人传人以推迟峰值出现时间,用有限资源应付疫情,但也可能有曲 线失控的风险。防疫双轨制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人缺少抗体,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如果开放国门,疫情的输入风险上升。但如果持续严格控制输入,出口和产业链的断裂风险会上升,如何平衡疫情的输入性风险和出口产业链的断裂风险,是个明摆的问题。

第三,疫情最困难的时间,大概 3-5 个月就会过去,但天文数字的死亡会改变人对于未来的想法——自保大于经济,这让全球化可能雪上加霜。疫情对全球产业链至少有两方面的 影响:一方面,一些和国家安全、基本民生关系紧密的商品,比如口罩、呼吸机、抗生素、 原料药等可能会“去全球化”,生产部门回归本土;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的集聚化趋势可能会加强,对于世界的不确定性,产业链的完备和集聚是重要的免疫力。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政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如何保持中国产业链的完备性,如何顺应全球产业链的集聚化趋势等问题。

对于政策来说,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远大于锚定在某个静态增长目标上的数字填空。对这些问题的政治考虑,甚至要大于经济考虑,所以中国采取保留政策空间的态度, 既是在观望海外的疫情和经济情况,从长计议以获得更多筹码,又是实事求是对症下药, 为解决当前最紧急最重要的就业、民生、二次抗疫等问题留有余地。病毒的狡猾凶猛,决定了政策需要灵活和前瞻,有效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提升医疗系统的冗余度,不仅有利于增长、外贸、就业、民生,全球资金流入中国也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