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重要手段,呼吸机已经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战略物资。重症诊疗方案中,呼吸机、人工肺不可或缺。
东兴证券分析师胡博新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受疫情影响,海内外医用呼吸机储备需求快速增长。
海外疫情全面爆发,医用呼吸机面临巨大缺口
估计海外至少急需新增 130 万张 ICU 床位储备,生命监护、呼吸支持类产品弹性大。其中,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储备需求量分别约为 62.9 万台、20.5 万台。
欧盟委员会于3月25日披露,全欧洲呼吸机的供应链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0%。
亚洲、欧洲、北美洲合计现存呼吸机数量约 30 万台,与各大洲国家累计确诊人数相比,亟需扩大国内已有产能或进口解决。
亚洲国家(除中国、印度)、欧洲国家(除德、英、法、意)、北美洲国家(除美国)现存呼吸机数量分别约为 54372 台、26237 台、5003 台,与各大洲国家累计确诊人数相比,呼吸机需求紧张。
国外知名呼吸机企业积极扩产,优先弥补本国防疫需求缺口
五大国际知名呼吸机厂家合计产能约为 301 台/天,难以在短期内满足本国防疫需求, 国外出口订单更是紧张。
飞利浦 Philips 每周生产大约 1000 台呼吸机,计划在未来八周内(2020.03.23-2020.05.18)产量翻一倍,在第三季度前实现四倍产能提升;
意大利国内最大的呼吸机制造商 Siare 产量已经翻倍,每周可生产 150 台,且推迟了向印度等其他国家的交货,以满足本国需求;
德尔格 Draeger 已经接受德国政府 1 万台重症监护呼吸机的订单;瑞士的 Hamilton 医疗目前已经将年产量提高了 30%到 40%,每天可生产大约 80 台呼吸机。
呼吸机生产壁垒高,产能新建周期长
面临巨大的全球性需求缺口,众多跨界企业转型生产呼吸机。虽然专业呼吸机制造商拥有完备生产供应链,可能实现单日多台产出,但在满产后,短期内难以继续加快生产速度,扩建生产线需要较长时间。
而跨界企业生产呼吸机需要突破技术壁垒、生产线改建、完善供 应链、通过质检审批等,估计从零起步的跨界企业可能要花费 18 个月才能实现量产。
疫情刺激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国产呼吸机大幅供应满足医疗需求
中国亟需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应对重大疫情,环 ICU 医疗设备链中呼吸机需求大。
假设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武汉级别新冠疫情,估计全国范围所需重症监护床位数将达到 23.5 万张,合计扩张床位数为 18.2 万张,估计至少急需新增无创呼吸机约 88261 台、有创呼吸机 28781 台以满足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储备。
疫情期间,国内企业呼吸机月度累计供货量超过 1.5 万台。自国内疫情爆发至 3 月 3 日,工信部重点监测企业共为湖北(主要是武汉)提供了无创呼吸机约 1.4 万台、有创呼吸机 2900 余台。受疫情刺激,月度供货量已基本覆盖 2019 年的全年销售量。
生产方面,中国医用呼吸机产品生产、销售规模近年来稳健攀升。2012 年到 2018 年,医用呼吸机产量由 0.41 万台增加到 0.84 万台。
后疫情期,ICU 重点扩建将大幅拉动呼吸机需求。其中,呼吸机有望增加约 84142 台。
随着国内疫情平稳,海外疫情爆发,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接海外订单。目前,鱼跃医疗呼吸机订单已排至 4 月底,迈瑞医疗海外呼吸机订单量高达上万台,订单约排至 6 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