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主权债务危机史——内部脆弱与外部冲击的产物
主权债务,狭义上仅指政府外债,广义上指政府外债和内债的总和。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因承担高额债务出现主权债务违约或者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导致国债收益率短期迅速上升的状态。
近半个世纪比较典型的主权债务危机有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2009年的迪拜债务危机、2009年由希腊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虽然各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时的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但归纳来看,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赤字过高、经济结构单一造成内部过于脆弱而难以承受外部冲击是其共性。
疫情强化内部脆弱、加剧外部冲击,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形势加剧,对全球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IMF 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将2020年全球GDP增速预测值下调至-3%,全球经济将出现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衰退,170多个国家的居民收入将出现负增长。
各国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纷纷推出了较大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根据IMF数据,G20当前推出的财政措施总额达到7.1万亿美元,其中直接影响当前财政预算的线上财政措施(above-the-line)金额为2.9万亿美元,占GDP比例已经达到3.5%,而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应措施总额占GDP比例仅为0.5%。此次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也将大幅增加多国政府本以连年攀升的债务水平和赤字率,加剧主权债务违约的灰犀牛风险。
黎巴嫩、阿根廷已分别在2020年3月和4月发生主权债务违约,点燃了新一轮主权债务违约之星火。新兴市场国家中多国违约风险提升,本币国债和美元债收益率、主权债CDS Spread大幅攀升,资金流出金额占GDP比例达到0.4%,远超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0.25%,货币不同程度的贬值加剧了外币债务偿还压力。发达国家中,欧洲部分国家违约风险再现概率增大,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冰岛国债收益率和主权债CDS Spread亦不同程度上行。
他国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量”的层面影响我国出口规模。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能力变弱、财政政策受到约束,银行放贷意愿下降,经济恢复增长的难度加大。如欧洲债务危机再次爆发,一方面欧洲经济受到负面影响将直接削弱其向我国进口的能力,也将因为其对全球经济拉动力的减弱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向我国进口的能力;另一方面欧元贬值也将削弱我国出口竞争力。
“价”的层面可能向我国输入通缩。新兴市场国家多数依赖大宗商品出口,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提升或危机爆发使得国际资金大幅流出,货币出现大幅贬值,新兴市场国家普遍的货币贬值对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将构成压力,可能对我国构成输入型通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