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凶手”?上证B股大跌近7%,创七年多新低

分析称,上证B股回调更可能是出于流动性层面的原因,而非基本面突然恶化。也有人说是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帐号不得出借影响,市场担忧这部分资金会撤离。

上证B股指数单边下挫,暴跌近7%,指数创七年多最低点位。十余只个股跌停。

截至周二午间收盘,上证B股指数下跌6.91%,报198.38点,创2012年7月以来新低。两天累计跌8%,为2月4日以来最大。

其中,丹科B股凌云B股汇丽B等逾10只个股跌停。

不过,B股指数上午的成交额只有区区1.77亿元。目前B股总市值3000多亿,日均成交量1亿左右,远远低于A股动辄5000亿、上万亿。上午沪深两市成交额3000余亿元。

截至上午交易结束,深证B股指数跌2.4%,创3月30日以来最大跌幅。

为何暴跌?

目前没有特别影响B股基本面的消息。业内分析,B股大跌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

一是境外额度全放开,B股投资价值下降。

5月7日发布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这是继2019年9月外管局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限额后的进一步动作。限额取消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有网友称:“B股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通道都放开了,连QFII额度都放开了,B股没人玩了,可以直接玩A股了。 ”

不过,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QFII额度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突变,由此推断B股暴跌的原因有些牵强。无论是A股B股还是H股都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投资渠道渐渐丰富,筹码将不再稀缺,纯投机炒作行为并不能久远,价值回归是大趋势,无论是A股B股还是H股,好股票终将胜出,而差股票必然面临退市的命运,所以理性面对B股暴跌,好股票无需恐慌。

第一财经日报引述深圳某知名基金经理称,外资本来就有足够渠道投资A股,而且成交不足两亿的B股,这种大跌有很多偶然因素,QFII放开并不是主要理由,而且QFII额度本来就用不完。

二是新证券法规定。

市场人士分析,受新证券法关于个人帐号不得出借影响,目前B股帐号大都是之前借用海外人士护照开户,市场担忧这部分长线资金会撤离,故引发B股大跌。

三是创业板注册制将陆续落实,从而加速壳资源贬值。

例如,5月10日东沣B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每股1元人民币面值,自5月11日(周一)开市起停牌,深交所将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这意味着,东沣B或将成为继ST锐电后今年面值退市的第二股,同时也是第一只面值退市的纯B股。

不过,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驳斥称,A股也有低于面值退市,那为什么A股没有引发市场恐慌呢?两极分化是AB股共同的趋势,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四是盘子过小。

中金证券表示,今天B股回调特别是上证B股的明显回调,更主要可能是流动性层面的原因,而非基本面突然出现恶化。

选股宝认为,B股市场目前有约不到100只个股,除了少数几只市值偏大的个股外,其他大部分个股市值偏小、缺乏流动性,边际有一点卖压,就会导致股价的剧烈反应,特别是整体市值偏小的上证B指数。

B股的无论是在流动性还是盘子上均远逊于A股,整体单日成交额常年围绕在1亿元附近,截至午间休盘,B股指数成交额达1.77亿元,远超近2个月来的单日成交额。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QDII、RQFII对外资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保留B股的意义不大,B股是早期的历史遗留产物,以前没开放,设个B股(沪B)可以用美元或港元(深B)买卖,目的是让外资买点。现在早就没有融资功能了,成交量也很小,连鸡肋都谈不上,早应该取消或吸收合并。

另一方面,在投资回报率上,B股也远不尽人意。如果价值投资的话,B股应该是估值最低的地方了。连续三年了还亏钱,信仰有点被打破了。这三年多A股大部分资金搞投机,收益40%,B股小部分资金搞投资,收益-15%。所以真的不敢搞低估值价值投资了。

缺少了赚钱效应,自然缺乏新人入场,而另一方面却又得面临老玩家的流失。

对A股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B股指数“闪崩”的交易日少于A股,但也会影响A股。

由于B股和A股是关联品种,B股下跌也拖累A股走低。丹科B股跌停,丹化科技A股跌3%;绿庭B股跌停,绿庭投资A股跌3.56%。

据选股宝统计,自2015年以来,B股共计发生过16次大跌,历次闪崩时均会对A股三大股指产生联动效应,拖累后者走弱。

对于后续A股走势,中证网援引中原证券称,未来股指若要有效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不仅需要政策面的有力支撑,还需成交量的持续放大,以及领涨热点的持续推进。否则沪指继续在3000点下方蓄势整固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国内外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