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发出现曙光,赛道领跑者披露的人体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振奋人心,但随后遭到不少医学、生物专家发声质疑。
专家们认为,现有各大疫苗公司给出的数据要么不完整,要么无法确认可以有效预防病毒,建议人们尚不要过于乐观。
尽管如此,但也有研究人员表示,现阶段评估疫苗的效果或许仍旧十分困难,但最新数据在疫苗安全性方面并没有那么模棱两可,疫苗在试验中并未对受试者、试验动物造成更严重的感染和健康问题。
人体试验:Moderna被指隐瞒疫苗数据关键信息
5月18日周一,美国制药商、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宣布,公司采用信使RNA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在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取得进展,参与试验的45名受试者体内均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
在试验中,受试者每15个人一组,分别接受了25微克、100微克或250微克剂量的疫苗接种。疫苗以上臂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每人接受两次疫苗接种,相隔28天。
Modern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实验进行的第43天,即受试者第二剂疫苗接种后两周后,25微克剂量组的受试者体内抗体水平与从新冠肺炎感染中康复的患者大致相同;而100微克剂量组的受试者抗体水平则明显超过康复患者。
此外,疫苗还在至少8名受试者(25微克组和100微克组各4名)体内产生了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其他受试者的中和抗体数据。
Moderna首席医学官Tal Zaks表示,“这虽然是早期的第一阶段数据,但表明即使只接种25微克的mRNA-1273疫苗,也能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体内产生免疫反应。”
但在一天之后,多位疫苗专家纷纷发声,称Moderna没有提供对评估该公司疫苗至关重要的数据,因此目前无法知道这种疫苗是否真正有效。
疫苗与科学领域研究专家陶黎纳直言,Moderna疫苗仅公布了初期临床试验且数据并不完整,目前还很难判断该疫苗的效果。
贝勒医学院疫苗专家Peter Hotez也认为,因为Moderna没有披露相关数据,现在很难判断试验结果是否足以保护人们免受感染。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旗下医疗行业媒体Stat则称,Moderna所披露的信息大部分是文字而非数据,相对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该公司当前公布的数据也都没什么意义,“因为用于解释这些数据的关键信息都遭到了隐瞒”。
上述报道称,专家建议人们对疫苗的早期试验结果持保留态度,几大理由如下:
与Moderna合作开发疫苗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一改高调风格,没有发声;
体内产生中和抗体的8名试验者确切年龄并不清楚,若是恰好都是年轻人,一个较为普遍的预期是他们对疫苗的反应会比老年人更好;
中和抗体是在疫苗注射两周后检测到的,时间过短,持久性不确定;
Moderna称“100微克剂量组的受试者抗体水平明显超过康复患者”,但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康复患者体内抗体水平差异很大。
动物试验:牛津疫苗有效性存疑
人体试验结果遭到质疑,动物试验同样如此。
5月13日上周三,牛津大学在预印版网站BioRxiv上发表题为《ChAdOx1新冠疫苗可预防恒河猴感染新冠肺炎》的文章,披露疫苗相关动物试验数据。
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广泛接触病毒的所有恒河猴的鼻分泌物样本中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且接种牛津疫苗的实验组病毒载量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没有区别。
另外,在进行临床体征跟踪时,研究人员发现,在感染病毒后的七天里,属于实验组的6只恒河猴当中,有3只在临床上表现出呼吸急促的症状,另外3只在临床上与对照组没有区别。
通过对猴子肺部病毒载量的检测,研究人员还在2只实验组、3只对照组的恒河猴肺部灌洗液中检测到了病毒核酸。不过,对照组中有2只恒河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实验组则全部没有。
但在哈佛医学院前教授、基因组学领域顶级专家William Haseltine看来,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牛津疫苗无法对新冠病毒提供作为疫苗黄金标准的“消除性免疫”保护,但可以提供部分免疫,且确实能够缓解疾病。
在发表于《福布斯》的一篇专栏文章中,Haseltine称,试验的鼻分泌物样本数据表明,在遭受新冠病毒攻击时,所有接种疫苗的恒河猴都受到了感染,实验数据无法支持论文标题。
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Jonathan Ball则进一步表示,牛津疫苗数据表明,“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人类身上,那么接种牛津疫苗也无法阻止病毒传播”。
相比于牛津疫苗,Haseltine和Hotez这两位专家都认为中国疫苗厂商科兴生物的灭活疫苗看上去似乎更有希望。
在科兴生物所进行的动物试验中,接种了灭活疫苗最高剂量的恒河猴咽、肺和直肠中均没有发现病毒,而且实验组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