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

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成因与机制、行为金融学

点击订阅收听完整音频

一键解锁18位大师股灾穿越术

大师简介

罗伯特·希勒:

1946年3月26日生于底特律,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2013年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著有《非理性繁荣》《市场波动》。 

经济危机

2000年科技股泡沫: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兴起,投资者在股市中跟进,到2000年网络科技股的行情形成一个高潮,之后急转直下,泡沫破灭,无数网络科技公司破产,退出市场。

本集关键词

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成因与机制、行为金融学

本期摘要

1

2000年3月,《非理性繁荣》初版问世,开篇便梳理比较了美国自1871年后近140年以来股票市场的数据变化。

首先,罗伯特·希勒把实际标准普尔综合股价指数与实际标准普尔综合收益进行对比。

从数据来看,能跟2000年之前的股票价格走势相类比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井喷。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井喷过后便是1929年的大萧条。

同时,席勒梳理了美国股市1881年1月之后的按月计算的市盈率。

数据显示,从1997年出现了一个特大的顶尖之后,市盈率持续上升,一直到峰值。历史上最接近同样高度的时期,仍然是1929年9月,大萧条崩盘发生的前夜。另外两个峰值点,分别出现在1901年和1966年,同样是大跌的前奏。

在希勒教授看来,这些不同历史时期股价短暂冲高的背后是市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是一种“非理性繁荣”。

而“非理性繁荣”并不是新生事物,这样的景象还在不断重演,从数据来看,“股价拐点将很快出现”。

2

本书问世时,希勒教授正准备为推广新书开始一段漫长的十国之旅,恰逢其时,科技股牛市达到最高点,此后,市场便应声崩盘式下跌。

道琼斯指数在短短几周之内下跌了近20%,在接下来的两年多里,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5133点跌到了1108点,跌幅达了78%,数万亿美元灰飞烟灭。

如希勒所言,互联网泡沫破灭了。

3

关于希勒预测泡沫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2005年,《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面市,希勒教授在第二版中专门增加了一个章节,来探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都经历的房地产泡沫,并且将之贯穿全书。

在此期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也大幅上涨,仅2000—2005年间,美国中等住宅平均房价就从14.36万美元狂涨到21.96万美元,升幅达到50%以上。

《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面世的第二年,2006年美国房屋抵押贷款次债危机初现端倪。

2007年3月次贷危机开始爆发,美国股市和房市双双大跌,并波及到了全球市场。

4

事实上,预测的指标背后,希勒教授的研究更大的贡献在于这个“非理性繁荣”背后的市场心理和机制。

《非理性繁荣》从结构性因素、文化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三个方面总结了投机性泡沫背后形成的机制。正是这些机制的叠加和相互作用,资产价格的起伏波动成为了市场的常态。

 

参考资料来源:

1.《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