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5月用电数据的高增?

张瑜
5月二产同比预计改善了3-4个百分点,三产改善了12-15个百分点左右。即经济5月继续回升来自两个链条,一个是基建,另一个是此前尚未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消费与服务业链条。

5月用电数据什么情况?

5月18日,国家能源局2020年二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用电方面,3月以来,全社会用电量逐步回升。5月11日,全国日用电量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5月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5.9%。”

此前,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为-4.17%,4月同比为0.69%,改善5个百分点左右。而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3.9%,3月为-1.1%,同样改善5个百分点。

5月中上旬同比5.9%的情况下,按简单线性思维,容易外推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可能也会改善5个百分点。但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我们详细解释如下。

(一)首先理解用电数据的结构:

全社会用电数据包括一产、二产、三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其中二产占比70%左右,三产占比15%左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比14%左右,一产占比大概只有1%。

(二)其次理解5月用电数据高增的来源。

从4月用电数据情况看,城乡居民用电、一产用电同比与2019年月度同比均值基本一致,改善空间较小。二产4月用电同比1.34%,2019年月度同比均值在4.87%,至少有3个百分点的改善空间。三产4月用电同比-7.8%,2019年月度同比均值为9.4%,有17个百分点的改善空间。

结合4月改善幅度(二产用电同比改善了4.4个百分点,三产用电同比改善了12个百分点),我们估计,5月用电数据中,二产同比改善了3-4个百分点,三产改善了12-15个百分点左右,合计改善5月用电数据4-5个百分点。

(三)三产中哪些行业带动了用电数据的改善?

拆解4月三产用电同比数据,-7.8%的同比中,教育与文体娱乐业拉动了-3.7%;批零、住宿餐饮、交运、房地产四大行业合计拉动-4.3%。

从5月数据来看,随着各地陆续开学,教育行业用电将大幅收窄(4月教育业用电同比为-49.7%,3月教育业用电同比为-46.1%,教育业4月用电尚未有所改善)。住宿餐饮、地产、零售、交运均持续改善中。三产5月用电数据可能得益于此,同比明显改善。

(四)二产中那些行业带动了用电数据的改善?

拆解4月二产用电同比数据,1.3%的同比中,建筑业拉动-0.1%,低于往常。制造业拉动0.1%,低于往常。进一步拆解制造业用电数据,结合其他高频数据看,我们估计二产5月用电的改善来自三个链条。即基建、纺织服装的消费、地产后周期的消费。

1)基建链条:螺纹水泥等施工相关数据表明5月基建链条景气较好。预计建筑业(4月用电同比-6.4%,2019年均值11.24%)、黑色(4月用电同比0.7%,2019年均值4.9%)、非金属制品(4月用电同比-1.1%,2019年均值为5.7%)三大行业5月用电同比改善幅度可能会较大。

2)纺织服装的消费:纺织业、纺织服装、皮革羽毛与制鞋三大行业4月用电同比基本在-10%左右,2019年均值在1%左右。有较大改善空间。考虑到4月这三大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陡降至-20%以下,但在内需回暖的带动下,用电同比依然收窄了7-8个百分点左右。而目前,社零中服装鞋帽针织品4月同比依然只有-18.5%,内需尚有较大恢复空间。内需带动下,这三大行业用电在5月会进一步改善。

3)地产后周期的消费。地产后周期在制造业中与之对应的行业有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装修用铝合金门框等)、电气机械(家电等)三大行业。4月用电数据看,家具同比-2.6%,2019年均值为8.2%。金属制品同比为-12.4%,2019年均值为3.3%。电气受出口偏强用电同比高达7.6%,与2019年均值8.2%接近。而考虑到社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4月同比为-5.8%,预计5月在地产后周期消费继续回暖的带动下,相关行业用电同比较大提升空间。

以上分析中,我们估计制造业中三大链条合计7个行业(不考虑电气机械与建筑业)5月用电同比可能改善幅度都在5%-10%左右。考虑其用电量在制造业中占比40%,实际上这7大行业可能拉动制造业用电同比改善2-4个百分点。再加上建筑业用电的改善,基本可以解释5月二产用电的回升。

(五)怎么看5月工业增加值?

同比改善力度可能在1-2个百分点左右。由于上述7大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仅15%-20%左右。其用电的改善,可能仅拉动5月工业增加值改善幅度在1%-2%

(六)5月用电数据的高增实际上表明什么?

即,经济5月继续回升来自两个链条,一个是基建。另一个是此前尚未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消费与服务业链条。比如住宿餐饮、比如社零中的服装、家具家电、装潢材料的消费。与我们此前分析基本一致。

本文作者:张瑜、陆银波,来源:华创宏观·张瑜团队,原文标题:《怎么解释5月用电数据的高增?——每周经济观察第21期》,原文略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