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利率不变传递了什么货币政策新信号?

邓海清、陈曦
重启逆回购却维持利率在2.2%不变,说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能进入观察期,也表明央行认为经济已摆脱危机状态,不再进行危机应对式处置。

2020年5月26日,央行在37个交易日后重启7天逆回购。本次逆回购规模为100亿,利率维持在2.2%不变。受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影响,债券市场日内大幅回调。

央行在4月的MLF同样采用缩量、利率不变的操作,同时隔夜回购利率从前期1%以下回升至1.5%以上,市场对央行“宽货币”预期出现显著变化,是导致近期债券市场大跌的直接原因。

回顾2009年的经验,1%以下的隔夜利率是“危机应对”状态,通过过量的流动性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但随着经济逐渐回升,1%以下的隔夜利率不可持续,会回升至合理充裕的水平。

如果央行货币政策确实从“危机应对”状态回归“合理充裕”状态,那么隔夜利率中枢将提高至1.5-2.0%的范围,目前的5年及以内的债券仍然有非常大的调整压力。

我们无法确定当前这一情况已经确定发生,但是其可能性确实存在,6月初资金利率中枢至关重要。

与隔夜利率中枢相比,降准降息对债市的意义并不大,降准降息对股市意义更大。目前债券市场基本没有按照2.2%的OMO利率定价,特别是5年以内的债券,这意味着即使OMO利率、MLF利率、乃至存款基准利率下行,都不足以带来债券市场的增量利好,因为狭义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远远低于政策利率;而隔夜利率回归“合理充裕”的利空是更为关键的。

“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回归

本周以来,资金利率持续紧张。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持续上行,到今日接近1.9%。在此情形下,央行时隔37个交易日后首度进行OMO操作,但维持了3月30日下调以来的回购利率不变。

本次逆回购规模仅100亿,对于满足季末整体流动性短缺的能力相对有限。从利率上看,5月央行续作MLF和OMO时的利率均保持前期水平而未做调整,显示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能进入观察期。

由于对实体经济更为重要的MLF和OMO利率均维持不动,需格外留意隔夜回购利率会否启动向OMO利率回归的进程。

3月以来,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严重分化,市场利率特别是隔夜回购利率显著大幅下降至1%以下,而OMO利率则在2.2%左右的水平,两者利差已经达到历史极值。

我们认为,隔夜利率1%以下,实际是央行进入了“危机应对”状态,而2.2%左右的利率是“合理充裕”的水平,随着危机风险逐渐降低,市场利率(隔夜利率)向政策利率(OMO利率)回升是应当的。

2009年的借鉴:隔夜利率从危机状态的修复可能会提前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央行在12月下调超储利率和隔夜回购利率,将隔夜回购利率整体降至1%以下水平,对应4季度GDP增速为7.1%,相较3季度大幅下行2.4个百分点。2009年1季度GDP继续下探,央行维持了隔夜宽松政策不变。

到2009年2季度,GDP回升至8.2%,虽较2008年及之前仍有差距,但央行在6月底开始缓慢上调隔夜回购利率至1-1.6%的水平。显示从2009年2季度末开始,央行认为经济已经摆脱危机状态,不再进行危机应对式处置。

2009年2季度末开始,不仅隔夜利率的波动放大且中枢抬升,同时央行不断连续上调央行票据利率。

在当前来看,OMO利率与隔夜回购利率仍有较大利差,这与2009年情况不同。在此背景下,OMO利率不动,上调隔夜回购利率可能是一个选择。

本轮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危机中,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经济V型反弹的概率很大。从高频数据来看,经济也在延续反弹趋势,则2020年1季度应当是经济的一个最低点,2季度GDP将回归正增长状态。在此情形下,央行也许在此时点退出危机处置政策,即从隔夜利率超宽松退出,增大隔夜利率波动,这也是可能的。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揭秘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易纲行长的采访对这一工具进行了解密。

一方面,之前采用的措施,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均属于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是未来要采取的增量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

从增量看,“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指的大概率就是“信用贷款”。

也就是说,未来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宽信用”,同时最为彻底的宽信用——“信用贷款”将发挥重要作用。

信用贷款在2018-2019年已经开始提出,但是落地情况并不佳,此次报告要求“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信用贷款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

与宽信用相比,宽货币不再是货币政策的重点。

宽货币观察期与降准降息不冲突

很多观点认为,央行近期的操作与政府报告的“降准降息”相悖,我们认为并非如此。

第一个角度,政府报告是2020年全年的工作安排,今年《报告》与往年相比延后,而央行实际已经在2-4月做了大量的货币政策操作,包括降准降息。从全年来看,降准降息已经“抢跑”,而不是没有落地。

第二个角度,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出台的政策既保持力度又考虑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来讲,仍然需要为未来预留货币政策空间,特别是四季度国外二次疫情、中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必然发生,但是可能性存在,所以货币政策也要留有空间。

第三个角度,未来降准是大概率事件,OMO、MLF降息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与隔夜利率上行并不冲突,最终应当实现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的回归。如果经济好,那么可能完全由市场利率上行回归;而如果经济不是那么理想,则是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的同时,OMO、MLF利率下行。

对债券市场而言,我们认为长期看还是关键在于基本面的预期差。市场上绝大部分投资者并不相信下半年gdp能够回到6%左右。2.6-2.7%的十年国债收益率与GDP回到6%左右完全不匹配,这是最大的预期差所在。

如果央行确实开始由“危机应对”转向“合理充裕”,市场利率特别是隔夜利率开始向政策利率特别是OMO利率回归,则债券市场的压力会提前,震荡市的上限将被进一步放宽。

从收益率曲线结构看,我们在5月19日报告《债市挤泡沫,什么品种压力最大?》中明确提出,5年期国债目前是收益率曲线的收益率洼地、价格泡沫,尽管近期有所修复,但是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资金利率中枢上行至合理充裕对应的水平,5年期国债的调整压力依然最大。

本文作者:邓海清,陈曦,文章来源:海清FICC频道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