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央行行长说了市场最害怕的事:该考虑退出QE了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认为,为了在未来有足够的危机应对空间,央行应当在加息之前先削减债券购买。近日,中国央行和挪威央行也出现了这种言论。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全球央行联手推出的强有力的支持性政策被视为过去三个月以来全球资产大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反过来,一旦央行放松甚至撤回这些措施,市场可能出现回撤。

刚刚走马上任英国央行行长的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今天就暗示,刺激性货币政策需要考虑退出问题了。

安德鲁·贝利说,在持续加息之前,央行应当开始逆转量化宽松政策。他认为,经济复苏的迹象是减缓购债措施的其中一个理由。

在他看来,在上调利率之前先缩减资产负债表,是为了让央行在未来遭遇新一场危机时能够有足够的应对空间。

少数派 VS 多数派

安德鲁·贝利并不是第一位谈及刺激政策退出的央行行长。不久前,中国央行和挪威央行的负责人也发表过类似这种令人意外的言论。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上周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关注政策后遗症,总量要适度,要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挪威央行的观点更加激进,甚至提出从2022年开始加息的计划。

不过,上述三家央行的表态在全球同行中属于少数派。

以美联储为首的多数国家央行都公开安抚市场,不断表达维持货币宽松措施的决心,巴西、俄罗斯和乌克兰甚至大举降息。

大规模防水让经济恢复代价沉重

《福布斯》文章警告称,日本的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毫无顾忌的货币宽松政策只会加剧各国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称,日本经济已经“僵尸化”,资金成本便宜,老板便懒得提高竞争力,企业也开始依赖贷款生存。另一方面,企业利润不断下跌,还本付息也就很困难。各行各业被僵尸企业拖累,丧失了活力。

而美国、欧元区和英国也走上了与日本相似的道路。文章写道,央行成了提款机——四大经济体货币当局吐出了22万亿美元的票子。滚滚的钱潮不会帮助美国提高生产效率或者缩小贫富差距,不会帮助欧洲提高创新能力或者加强财政联盟建设,也不会帮助英国实现制造业现代化。

“大笔印钞或许能够挡住全球经济下行。但是,如果出口疲软,改革无力,这些票子只会让财富加速从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家庭流到富人手中。货币免费了,代价却高昂的很。”《福布斯》文章写道 。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