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当丘吉尔要被“斩首”的时候......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陶冬认为,丘吉尔雕像差点被斩首,标志着他亲自参与设计的、带来人类经济大繁荣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目前处在三十年下降期的前端,极端人物、极端政党、极端思潮、极端价值观愈来愈有市场。

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虐杀,触发了全美数百个城市的示威游行,南北战争时期著名军事家、南方联盟军司令罗伯特*李(Robert Edward Lee) 铜像被斩首,数以百计的历史人物的雕像遭到摧毁或涂鸦。反对种族歧视的浪潮,演变成美国社会的撕裂,演变成对自己历史与传统的否定。

更有甚者,耶鲁大学被激进学者要求更名。耶鲁大学是以当年财政上大力支持建校的伊利胡-耶鲁命名的,耶鲁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总裁。东印度公司是殖民主义的一个象征,曾经做过贩奴和军火的生意。不过激进学者公开要求耶鲁两字从校名乃至每幢楼、每张纸和每件商品上消失,否则学校就是“憎恶黑人”。美国社会极端和撕裂到一个地步,华尔街日报评论形容为“美国的雅各宾时代”。

对种族主义的抗议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得到响应,街头示威此起彼伏,其中最激烈的街头运动发生在英国,历史人物的雕塑遭受冲击。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面广场上的雕像,受到抗议人士的涂鸦,如果不是伦敦警察提早布防,丘吉尔雕像恐怕也要被斩首了。

面对这场冲击,不少英国文化人感到莫名其妙。种族歧视发生在美国,警察暴力发生在美国,英国警察街头执法连枪都不允许携带,怎么这事情怪到英国身上?事实上,早在1102年英格兰就立法禁止奴隶制度,1772年英国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判决释放最后一位黑奴,并将蓄奴彻底定为非法。那时候,美利坚合众国尚未诞生。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谓是中流砥柱式人物。他的坚韧毅力,实乃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丘吉尔在历史书中的形象大多正面,他的睿智言论更是脍炙人口。然而,他本人受教于贵族教育,一生认为雅利安人种最高贵,口不择言的性格留下了不少为人诟病的种族主义“名句”。他在战后镇压殖民地独立、压制印度的群众运动,乃至主张分裂中国,都是丘吉尔人生的败笔。

历史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他们无法跳出所身在的历史格局、认知水平来思考与行动。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在奠定美国政治架构上居功至伟,但也曾是蓄养黑奴316名的奴隶主。儒家创始人孔夫子,算是大德宗师级别的思想家、教育家,不过也拥有奴隶,也支持奴隶制。用现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要求古人,是历史精神分裂。

然而,丘吉尔雕像差点被斩首,却又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这标志着丘吉尔亲自参与设计、筹建的一个时代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秩序在美英主导下建立了起来。联合国、IMF、世界银行、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后改为WTO)、布列顿森林体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政治、贸易、金融、文化、卫生的跨国组织引领下,世界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化运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越来越自由地跨境流动,劳动分工全球实施、生产线全球布局、消费市场全球联通。

丘吉尔所参与构建的战后新秩序,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而且这种经济繁荣惠及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带来了收入的快速提升,带来了希望,这七十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发生世界级别的大战。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贫富悬殊,带来了发达国家低端就业机会的消失,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金融危机、债务危机。2008年雷曼事件触发的金融海啸,已经为世界敲响了警钟,但是各大国的政治精英们对此却视若无睹,企图用印钞票来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经济矛盾。社会矛盾、政治怨气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发泄出来,数年后极端政治势力便在欧美纷纷崛起。特朗普以其极端的政治主张和挑战精英势力的姿态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合理产物。欧洲极端政党在多数国家夺权未果,但是政治影响力却大增。更重要的是战后政治稳定基石的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执政的格局被打破、重量级政客纷纷落马,议会政治极端化、社区民情对立化、街头抗议暴力化成为了社会撕裂的重要特征。

佛洛依德警暴致死案,只是在充满火药味的社会中划了一根火柴。愤怒、偏激的社会,需要用非传统的形式来表达失望、愤恨。这是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夹杂着从政治观点到种族歧视、从收入就业到发展机会的不满,涵盖着几乎所有议题。

对于历史歇斯底里式批判,实际上是对现有制度和秩序的控诉、挑战。这场街头抗议,也许会慢慢冷却下来,但是未来还会在新的刺激因素下重演。笔者看来,战后七十年的秩序正在慢慢地坍塌,联合国/WHO、中间偏左/偏右两党执政、自由贸易、工会/劳资谈判,随着战后婴儿潮的老去,丘吉尔时代的价值观也在老去。极端的历史观、价值观渐次登场,政治正确的民粹运动中哥伦布雕像被斩首,华盛顿被清算,电影乱世佳人被下架,谷歌的“黑名单”变成“屏蔽名单”,不知会不会有一天股灾不再叫“黑色星期五”。

纵观历史,世界经济长周期的钟摆大约有七十年的上升期和三十年的下降期,周期往往由地缘政治、技术革命或人口变迁所引起。笔者认为,战后七十年的全球化运动在2008年危机已经见到转折点,制度在改变、秩序在改变、人心在改变、价值在改变。我们目前处在三十年下降期的前端,极端人物、极端政党、极端思潮、极端价值观愈来愈有市场。

公元前一千七百余年,在巴比伦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拥有奴隶受到法律保护,奴隶是没有人权的。公元一千七百余年,在美国出现了宪法及宪法修正案,保障人民的各项人权。这两个法典在人权以及其他许多问题上相对立,但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文件。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被打上各自时代的烙印,不必和丘吉尔过意不去;不过当时代开倒车的时候,系好安全带很重要。

本文作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原文标题:《陶冬:当丘吉尔要被斩首的时候......》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