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周五,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标志着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5G技术的标准制定有赖于3GPP,该组织主要由3个技术规范组(TSG)组成,分别是无线接入网(RAN)、业务与系统(SA)和核心网与终端(CT)。2018年,3GPP冻结了5G第一版R15标准。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经营的通信世界网介绍,R16是3GPP史上第一个通过非面对面会议审议完成的技术标准,是全球产业团结协作的结晶。
此前,R15在制定过程中,力求以最快速度产出“能用”的标准,满足了5G多方面的基本功能。而本次冻结的R16,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围绕“新能力拓展”、“已有能力挖潜”和“运维降本增效”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5G更好服务行业应用的能力,提高了5G的效率:
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引入新技术支持1微秒同步精度、0.5-1毫秒空口时延、“六个九”可靠性和灵活的终端组管理,最快可实现5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提供支持工业级时间敏感。
面向车联网应用,支持了V2V(车与车)和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通过引入组播和广播等多种通信方式,以及优化感知、调度、重传以及车车间连接质量控制等技术,实现V2X支持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远程驾驶等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
面向行业应用,引入了多种5G空口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高十倍以上,达到米级。R15的若干基础功能在R16中得到持续增强,显著提升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切换性能,使终端更节电等。
分析指出,R16标准不仅增强了5G的功能,让5G进一步走入各行各业并催生新的数字生态产业,还更多兼顾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使通信基础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助力社会经济的数字转型。
据悉,中国移动在R16标准化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交技术提案3000余篇,占全球运营商提案总数的三成以上,主导完成15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包括旨在降本增效的无线数据采集与应用、应对大气波导的远端站干扰消除、高铁场景性能提升等。
中国移动在微信公众号中介绍称,标准冻结意味着技术已经全部成型,可以初步投入商用。前期建设5G基站、生产终端等都是按照2018年冻结的R15标准进行,这次冻结的R16是R15的增强版本。R16不会影响现有建设和终端使用,但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软件升级为主:
R16标准的按时发布赋予了5G更强的生命力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增强了业界对5G技术持续演进的信心,也为我国5G新基建注入新动能。
为迎合各行各业不断涌现的对通信的新需求,5G版本会不断演进迭代。目前新的5G标准版本R17研发工作已经开展,预计两年内将实现冻结。
另据南方都市报,此前业界判断,R16标准定下来后,不久5G SA(独立组网)网络就可以正式商用了。在5G初期,先部署NSA(非独立组网)再逐步过渡到SA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运营商和产业部署5G所采取的策略。不过,业内普遍认为SA才是“真正的5G”。
2019年9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手机能够体现5G性能需要依靠独立组建的5G网络SA,而不是基于4G核心网的非独立组网产品NSA。苗圩说,预计2020年我国正式大规模投入建设独立组网的5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