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壳公司”IPO井喷,泡沫的前兆?

年初至今,美国专门用来做兼并和收购交易的壳公司SPAC的IPO申请占比高达33%,表现远超以往任何时候,相当一部分收购标的都是科技企业。再加上纳指屡创新高,令人想起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

今年以来,美股市场上有一类公司正忙着低调发财,他们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完成了更多的交易,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远超以往任何时候。

它们就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即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

这类企业也被成为空白支票公司,是专门用来做兼并和收购交易的壳公司。但它们不是被动沦落为空壳公司,而是从成立到上市一直都是壳公司,可以粗略理解为一家收购基金。

诸如美国卡车界特斯拉的Nikola、在线体育博彩网站Draft Kings等一批明星股都是放弃了传统的IPO,通过与SPAC合并而实现上市的。

上周可以说是SPAC公司的超速发展阶段,一大批这类公司在美股市场上挂牌上市,其中有很多是知名金融大亨发起的。

年初至今,SPAC的IPO申请在同期所有美股IPO申请中的占比高达33%。其中有相当一部分SPAC的收购标的都是科技企业。

与此同时,科技企业占了相当大权重的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屡屡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其相对于标普500指数的比率指标一度超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银美林的最新基金经理人调查,做多美国科技股和成长股是现在以及美股历史上最“拥挤”的交易;与此同时,多达四分之三受访者认为它们估值过高。

对此,一贯看空美股的美银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nett警告,宏观经济与市场之间的脱节从未像现在这样严重,美股非常不理性,上涨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一起来回顾上周挂牌上市的以及提交上市申请的SPAC吧:

PTK收购公司周一登陆纽交所,筹资逾1.15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是具有中资背景的知名私募凯桥资本(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联合创始人之一Peter Kuo。此人曾领导过ARM、阿里巴巴、谷歌和德州仪器等科技企业的并购交易。

由美国对冲基金大佬Bill Ackman发起的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提交了修改后的IPO招股说明书,将IPO目标融资额从30亿美元一举提高到了40亿美元,招股价为每股20美元。

单就潜在信托价值而言,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SPAC。Bill Ackman本人将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周二,Artius Acquisition挂牌上市,通过IPO募资7.245亿美元。其CEO和CFO是前瑞信并购部门全球负责人Boon Sim。

当日,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递交了规模达10亿美元的IPO申请书,其出资人Michael Klein是SPAC领域著名的交易撮合者。

华尔街并购奇才、前黑石集团核心人物之一朱钦(Chinh Chu)在上周三为他的第三个SPAC CC Neuberger Principal Holdings II 递交了IPO申请。

美国知名男装三大品牌之一Nautica创始人朱钦骐(David Chu) 所创立的SPAC公司D8 Holdings Corp.周三登陆纽交所,募资3亿美元。

周四在纽交所上市的HPX Corp.联席总裁是Bernardo Hees,他是3G资本的合伙人,曾担任卡夫亨氏(Kraft Heinz)的首席执行官直至2019年6月,还是汉堡王的前CEO。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