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证监会主席对短线交易发警告 获空头称赞的特斯拉收跌5%

利好财报后,看空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承认,“空头必须很挑剔才能找到负面因素”。但SEC主席担心散户投资者正分配资金到高风险的短线交易,导致一些个股飙升,巴克莱也发强势看空研报,特斯拉日内最深跌7%。

昨日美股盘后,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发布了利好的二季报,实现了GAAP项下连续四个季度盈利,获得了入选标普500成分股的“门票”。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因此提升了对特斯拉的股票评级和目标价格,就连看空该股、评级为“低配”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也不得不承认,“空头必须很挑剔才能从财报中找到负面因素”。

尽管对特斯拉的目标价仅为740美元,他仍赞扬了最新季报拥有诸多亮点,例如中国超级工厂生产对利润率的积极影响,以及出色的自由现金流管理能力。他特别强调了上海工厂在特斯拉全球生产与交付量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是一大利好信号。

而在6月下旬他曾发布研报称,投资者忽视了经营汽车公司的困难与风险,将特斯拉视为高增长的科技公司,导致其股价被严重高估,未来面临大幅回调的风险。

大摩分析师的表态与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观点一致。尽管仍持谨慎的“中性”评级,Delaney认为特斯拉已凭第二季度盈利和重申今年交付5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满足了投资者所寻求的最重要标准,“第二季度产生正的自由现金流也属意外惊喜”。

同时,券商Cowen的分析师Jeffrey Osborne抛弃了2016年初始覆盖特斯拉以来一直持有的“低配”评级,将其上调至“持有”,目标股价从300美元大幅提升至1100美元。主要理由是:利润率提升、成本控制、较低的资本支出以及工厂和新车型的快速生产均超出预期。

券商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维持对特斯拉的“中性”评级,但将目标价从1250美元提升至1800美元,认为二季度财报堪称一次精彩的“本垒打”,“远好于市场预期,并打击了质疑者”。他重申中国市场增长是特斯拉当季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牛市场景中价值每股400美元”。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师注意到了特斯拉实现季度盈利的“手段”之一:凭借向竞争对手车企出售碳排放额度,二季度该公司的监管信誉积分(regulatory credits)收入创纪录新高至4.2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1.11亿美元收入的近四倍,在总营收60.4亿美元中占比高达7%。

高盛指出,特斯拉二季度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监管信誉积分销售和释放的递延收入”。机构New Street的分析师Pierre Ferragu也据此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1500美元,认为特斯拉正增长和毛利率提升的步伐将放缓,“短期股价催化剂有限”。券商AB Bernstein的资深科技分析师Toni Sacconaghi称,尽管特斯拉在过去12个月的GAAP营业利润率为5%,如果排除监管信誉积分收入,该数字将降至1%以下。

利好的财报发布后,巴克莱汽车分析师Brian Johnson更是“逆流而上”,警告称特斯拉不太可能在2020年实现50万辆车的交付目标,股价可能在第四季度开始出现逆转,目标价为300美元,较周三特斯拉收盘价下跌超80%。

此外,一些分析师批评特斯拉的股价飙升与现实脱节。摩根大通证券在特斯拉财报发布前下调其股票评级,认为“无法得出合理的理由来论证股票估值应高于当前水平”。上文提到看空的大摩分析师Adam Jonas也称,“希望的力量”在特斯拉股价飙升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因特斯拉CEO马斯克“大嘴巴”乱说公司私有化事件与其“结下梁子”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也在警告,个别热门股票的短线交易行为存在风险。

SEC主席Jay Clayton在7月23日周四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担心散户投资者正在分配资金到高风险的短线交易中,这导致了一些个股的价格飙升。SEC已向经纪商和投资顾问发布指导意见,建议向散户提供投资面临风险的适当警告:

 “短线交易并非长线投资,前者比后者的风险大得多,我确实担心,希望人们注意这一点。”

分析指出,尽管SEC主席没有点出具体的个股名字,但这一回答紧接在“特斯拉等股票近期惊人反弹是否应引起警觉”这一问题的后面。

截至周三收盘,特斯拉今年迄今累涨逾280%,过去12个月累涨近523%,并从3月中旬低位反弹340%。公司市值近3000亿美元,超过美国传统汽车三大巨头的市值总和。

周四美股午盘前,特斯拉高开低走,盘中一度涨逾6%,日高股价接近1690美元,随后波动转跌,开盘45分钟触及日低并下逼1550美元关口,日内最大跌幅2.5%。

美股午盘后,特斯拉股价跌幅不断扩大,日内最大跌幅7%,下逼1480美元整数位,最终收跌4.98%,报收1513.07美元,创本周最低,盘后继续微跌0.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