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兴手机CEO曾学忠加盟 小米的“复仇者联盟”何时能复仇?

最新加盟的曾学忠,是小米近三个月“收割”的第三名高管。在频繁吸纳新人的同时,曾经的小米创始团队正在淡出。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见闻VIP" APP。

作者 | 吴健伟 编辑 |罗丽娟

小米的“复仇者联盟”再添一员。

7月29日,小米集团公布了最新高管任命:任命曾学忠出任集团副总裁、手机部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向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汇报。

曾学忠(左)、雷军(中)、林斌(右)合影

加入小米前,曾学忠担任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汇芯通信是一家专注于5G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高科技公司,也是小米集团战略投资的公司。曾学忠的加入,或为小米在5G核心技术领域带来更好的协同效应。

小米称,曾学忠加入小米后,仍将继续担任汇芯通信董事长,而小米将与汇芯通信继续展开战略合作。

对于曾学忠的加盟,小米表示,“表明小米已完成了手机业务的核心拼图,以顶级团队阵容决战5G时代。 ”

密集招揽外部高管

不止5G技术领域,实际上,曾学忠拥有20余年的通信行业从业经验,曾任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手机CEO,和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

中兴出身的曾学忠,既是营销、管理专家,也是手机产业链的一员老兵。

2014年,年仅40岁的曾学忠出任中兴终端掌门人。在此之前,他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上坐了了八年,分管中国区。

当时作为中兴历史上最年轻的执行副总裁,曾学忠创造了不少销售神话,包括在多个片区创造了营收近10亿的销售奇迹,被中兴内部称作“曾十亿”。

曾学忠的加盟,是小米近三个月“收割”的第三位高管。近两年,小米已经从外部引入多名高管,其中多为4G手机时代市场竞争的“失意者”。外界更是戏称小米此举为组建“复仇者联盟”。

2020年6月2日,小米公司官方微博发出人事信息显示:公司任命杨柘为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杨柘此前曾在魅族、TCL、华为等有过任职经历。

今年伊始,原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加入小米,任集团副总裁,负责收集产品规划等工作。

不久前,还有前暴风TV CEO刘耀平入职小米,接替李肖爽成为小米电视部的总经理。

而在此之前,还有原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原小辣椒手机创始人王晓雁、原中兴手机副总裁苗雷等人加入。

雷军曾在微博透露小米的干部选拔原则是,内部提拔为主,至少占80%。同时,他还强调,要强化外部引进,“只有源源不断引进外部人才,才能使我们团队充满活力”。

雷军称,小米将坚持“海纳百川”人才政策,持续引进更多牛人。

林斌淡出小米一线

曾学忠的加盟,也意味着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卸任手机部总裁一职。这名曾经被称为“雷军背后的男人”的小米联合创始人,与小米一线渐行渐远。

作为小米集团的第一任总裁,林斌是七大创始人中唯二持有超级投票权的创始人,另一位是雷军。在小米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林斌持股13.33%,仅次于雷军。

早在去年11月的人事调整中,林斌便已经卸任小米集团总裁,出任小米集团副董事长,继续兼任手机部总裁,这次“明升暗降”后,林斌逐渐退出小米一线。

此前,林斌曾经因为一次股票减持行为引发了轩然大波。

2019年8月21日到23日,林斌在二级市场出售小米集团股票4131.34万股,价值约3.7亿元。有股民认为林斌减持的时机正好是小米股价低迷的时候,很多散户被套牢,小米集团也正在回购股票。

事件最终以林斌自愿承诺未来12个月不再减持告终。这次事件也被外界认为是林斌后来卸任小米集团总裁的导火索。

从2020年3月起,林斌开始卸任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小米关联公司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小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小米关联公司的职务。

到5月中旬,林斌卸任小米法人代表、经理等职务,同时退出公司经理、董事。

除了林斌外,随着小米组织架构调整、频繁收归新大将,当年的小米创始团队也在逐渐淡出。

2018年小米IPO前夕,雷军在小米内部信中宣布周光平与黄双吉双双离职。

同年,洪峰担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刘德改任组织部部长,从业务一线退居二线;一年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

王川曾是小米的八位创始人中最后一位奋战在业务线上的高管,2019年,他曾先后担任中国区总裁和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

在今年年初的人事调整中,随着王川转任首席战略官,这两个职位分别由卢伟冰和李肖爽接替,而李肖爽此前曾负责的电视业务,则交由5月份空降的暴风TV前CEO刘耀平。

至此,除雷军外,小米当年的创始团队均已离开小米或退居二线。对于成立十年、刚刚走过上市两周年节点的小米来说,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