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第一,CPI环比由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变为正增长0.6%;PPI连续第二个月环比正增且幅度继续在0.4%的高位。价格弹性整体在明显恢复。
第二,但通胀暂时不形成约束,一则猪肉价格的基数后续将进一步抬升;二则非食品部分去年7-10月亦连续环比上行。
第三,在通胀没有威胁的时段,关注价格带给企业盈利的正向影响,以及它所对应的机会。原材料和采掘类PPI、食品类PPI和CPI均有环比加速上行特征,是整个价格上行的集中领域;交通工具和酒店价格环比也有小幅上行。
第四,在前期报告《通缩期结束后的价格弹性修复》中,我们梳理了从上游至下游的8种价格在年内的表现。我们指出价格弹性回升背后有供给调整、需求好转、货币扩张三种力量,上一轮宏观周期位置相似的2016年也有类似现象。
第五,依旧明显偏弱的一是服装类价格,包括PPI和CPI口径;二是水果价格;三是医疗服务类价格;四是旅游类价格。
第六,PPI回升的周期中企业盈利增速一般是上升的,本轮工业企业盈利在PPI底的5月已经由降转升。国资委提出下半年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
正文
CPI环比由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变为正增长0.6%;PPI连续第二个月环比正增且幅度继续在0.4%的高位。价格弹性整体在明显恢复。
CPI由上月的2.5%回升至2.7%;环比由上月的-0.1%变为0.6%,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环比负增长。
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由-3.0%大幅上行至于-2.4%;环比持平于上月的0.4%,属于连续第二个月环比正增。
价格弹性在明显修复。
但通胀暂时不形成约束,一则猪肉价格的基数后续将进一步抬升;二则非食品部分去年7-10月亦连续环比上行。
首先是非食品,以本月为例,环比从-0.1%上升为0增长;但同比由0.3%下降为0增长,因为去年7月环比增长达0.3%。8-10月非食品部分环比也分别为0.1%、0.2%、0.2%,就年内来说算是一个环比上行密集区。
其次是猪肉,22省市均价6-11月基数分别为24、26、31、38、48、51元/千克,基数抬高过程比较迅猛,这意味着后续几个月同比大概率回落。
从这两个线索来看,通胀暂时不会形成约束,后续CPI可能会缓和往下。
政策暂时也不担心通胀风险。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于通胀判断比较中性,整体认为“物价涨幅总体下行,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即并不担心通胀。但同时也指出有一个风险是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快速攀升未来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在通胀没有威胁的时段,关注价格带给企业盈利的正向影响,以及它所对应的机会。原材料和采掘类PPI、食品类PPI和CPI均有环比加速上行特征,是整个价格上行的集中领域;交通工具和酒店价格环比也有小幅上行。
其一是原材料和采掘类。原材料工业过去四个月的环比分别为-3.3%、-1.1%、0.7%、0.9%。从PPI来看,它略滞后于大宗商品1个月左右。4月原材料类价格仍在大幅下行,环比为-3.3%,但5-7月环比连续上行,7月为0.9%。采掘工业虽然7月环比低于6月,但这两个月环比幅度较大,分别为4.9%和3.1%。
具体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均由降转涨,上涨0.6%。
其二是食品类。食品类PPI在过去三个月的环比分别为-0.5%、0.3%、0.6%,逐步加速;作为下游,CPI食品在过去三个月环比也分别为-3.5%、0.2%、2.8%。
7月农副食品加工业PPI环比上涨1.0%,涨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CPI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6.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6.3%,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鸡蛋价格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上涨4.0%。
其三是交通工具和酒店。7月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CPI环比上行0.1%,高于上月零增长。7月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9%和1.7%。服务类消费回升应是未来几个季度的趋势,相关价格特征值得进一步观察。
在前期报告《通缩期结束后的价格弹性修复》中,我们指出价格弹性回升背后有供给调整、需求好转、货币扩张三种力量,上一轮宏观周期位置相似的2016年也有类似现象。
有一种理解是把价格现象主要理解为雨季和洪涝扰动,其实并非如此。
在前期报告《通缩期结束后的价格弹性修复》中,我们梳理了从上游至下游的8种价格在年内的表现。那个梳理也可以作为我们高频观测价格的大致框架:原油价格、铜铝和小金属价格、钢材价格、建材价格、其他工业品价格、粮食价格、副食品价格、房地产价格。
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价格弹性修复确实是一个确定性的宏观现象,它和上一轮宏观周期位置相似的2016年也比较像。我们理解这是在通缩周期触底(以CRB指数作为坐标)后的正常特征,它背后有通缩期间的供给调整、通缩后期的货币扩张、以及需求逐步好转等三种力量。
需求端主要有三条线索:广义财政落地带动的基建、海外经济修复带动的出口、随防控常态化缓步恢复经营的服务业。未来若疫苗落地,则届时可能会进一步带动复苏交易及商品价格弹性回升的过程。
依旧明显偏弱的一是服装类价格,包括PPI和CPI口径;二是水果价格;三是医疗服务类价格;四是旅游类价格。
其一是服装类价格。PPI衣着类价格环比为-0.3%,降幅较前几个月有所扩大;CPI服装和鞋类环比分别为-0.5%和-0.5%。
其二是水果类价格。CPI鲜果类7月环比为-4.4%,降幅较6月有所好转,但仍明显偏弱。7月农业部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价格环比为-6.4%,同比为-29.9%;高频数据下8月第一周仍继续下行。
其三是医疗服务类价格。7月医疗服务类价格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为0增长,这就医疗类价格特征(几乎没有环比负增)来说,算是比较偏弱的状态。
其四是旅游类价格。旅游类CPI价格6月和7月环比分别为-1.8%和-1.5%,弱于季节性。
PPI回升的周期中企业盈利增速一般是上升的,本轮工业企业盈利在PPI底的5月已经由降转升。国资委提出下半年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
从历史规律看,企业盈利和PPI同周期。因此,在PPI回升的周期中,企业盈利增速一般是上升的。
本轮PPI于5月触底,工业企业利润在5月和6月已连续正增长。
8月10日,国资委指出下半年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要决心做到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本文作者:广发宏观郭磊,文章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在加速上行,哪些价格偏弱》